5,6课教学反思

        首先是第五课,5课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在上这一课时,我是采用演示+学生操作的方式。因为学校实验室里面的小苏打很少,所以我是给学生做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如何用量勺取一平勺的量,以及如何搅拌,怎样判断何时加下一份小苏打,何时停止加量。通过实验前的讨论以及教师的实验过程操作,学生在小组实验加盐时操作就会更规范,不会出现搅拌太过,把水撒出来等小问题了。对于“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这个问题,我是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追问,让学生明白我们是在相同水量的水中得出的这个结论,如果水量不一致那么两者的溶解量也是不一样的。

        紧接着下一节课是《加快溶解》,这两节课关系很紧密,才讲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马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想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办法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答出加热搅拌,这时就可以自然过度到本节课要做的两个对比实验上了。这一节课,学生容易把“水量相同”说成是”两个形状大小一致的杯子”,这里注意强调是水的量一致即可,杯子外观不做要求 ,我们为了方便观察选择两个规格一样的烧杯,但不管用什么杯子,两杯水的量要一致。本课我是先让学生小组实验搅拌的这组对比实验,温度的我是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的现象。这样做是因为,搅拌的现象更明显,而温度的那组变化要缓慢一些,学生小组实验可能缺乏耐心,会要去摇晃杯子,故而我选择的是全班一起观察。

      这个地方我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我是选择的温度差比较大的两杯水,课堂是2分钟左右观察一次,观察了10分钟,如果两杯水的水温差别不大,可能课堂上会花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有差异的实验现象。

        总体来说,这两节课的材料比较好准备,不用像前面几节课一样,老是担心冰融化了做不成实验,这两课相较而言操作性也更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5,6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