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 活用哲学笔记 4 经验主义

4.1 英国经验主义

知识论的讨论,就是凸显人性的弱点,认为你的心灵是无所不能的。人本身并不真的了解自己

求知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受教育可以获得100%的知识吗?

100% sure:决定是谎言。

真正的哲学活用,一定要突破道德的限制

 任何debug的过程,就是追求100%确定性的过程

教育的浩劫:父母的经验不足以教育下一代

变形虫都知道归纳法。

经验是可以修正的,经验有普遍法则。

经验展现的最好的方式是法律。

英国的经验世界,就是他的法律制度。

学会经验主义是生活在最重要的

我思故我在,是普遍的理解

人就像一块白板,先装硬体,后装软体。

人是一个道德主体。言谈表达上,不能让人感觉不舒服。不可谈论外表,只可谈内心世界。to be respected,受尊重的感觉。

道德本身是演化的衍生物。我尊重你,你才尊重我,基于互利建立起一套道德准则。

道德基于效益。如果效益不存在的时候,道德就可能会出现危机。

utility的问题,紧要关头,你会为了保命伤害同胞吗?

尊重是存在的理由,是人的基本价值,不需要论证。

我们的社会是唯心的社会,讲究的是道德的认知。

唯物的社会,一切都是相互碰撞的结果。

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造上帝。每个人都都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上帝。

天地人。上帝存在,灵魂不灭,自由意志。

4.2 承袭洛克的休谟

洛克的观点:我们的心灵完全像一块白板,承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在我们内心形成理念。

 动物永远是简单的理念, 拔掉一颗玉米,就漏电上一颗玉米。人搞不好会同时拔掉2颗玉米,并用袋子装起来。。。

人的心灵有一层复杂的概念,也是透过归纳,这个复杂概念出现,在我们心灵当中有另外一种整理方式,由于是认知的结果,所以这些理念有可能经过心灵的切割产生新的理念。imagination

把经验中的内容放在头脑中形成想象空间。

知识的力量来自想象力的发挥

如果有一件事情一直不断的影响你,而且变成金科玉律,变成教条,变成你必须奉行不愈的原则,这个教条变成你生活中依循的标准的同时,也限制了你的想象空间,从此因为你受这个教育变笨是必然的。

如果有一个教育定义的规范很清晰,让你能够follow,你得到的好处是生活在有一个依循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价值,还可以检举、批评别人,但你自己以为接受这套规则,一定会变笨。

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主要是想象力的发挥

你只活一次

人没有想象力就不会进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进步

我只看到一系列的动作,看我看不到后面的因果。 

比如打撞球,我只看到白球走到红球附近,然后红球开始运动...,我只看到这一系列的动作,我看不到背后的因果

相信因果,相信上帝存在,相信灵魂不灭,相信灵魂不灭,但无法证实为真。

理性的力量无法让我们获得百分百的真实。

你不能够排除某人过来打你,打完之后说你知道为什么打你...,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无法证实。

忙,好啊,把你想象成taxi driver,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生意...

阿米巴变形虫都知道归纳法。

相信因果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撞球的例子,我们的尝试是,没有力量他怎么会动呢? 可是你作为旁观者,你看到的是球在动还是球里面的力量? 你看不到的东西会存在吗?一切看不到的东西都是我们怀疑的对象。

你看到的武打,看起来为真,可能完全是骗局。 你无法摆脱经验中造假。

知识论,讲求百分百确定的知识。

人是一个追求适当的动物,而不是追求百分百确定性的动物。

科学也不是万能的,科学也无法提供百分百的确定性。它永远都是基于概率。

科学讲求的是经验主义。而不是纯理论的。

日常生活中,经验很重要。

统统是假的,只有我的心是真的。笛卡尔的怀疑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理性主义的怀疑。

经验中有客观性可言,可言展现在你面前。

警报器是因为有电流。你看不到电流,所以你不能认为它为真。包不好是有人冒充在发音,造成这个效果。你看不到真实。

4.3 康德的反击

理性主义:来自于心理,只有主观,无法提供客观的证明

经验主义:我们无法证明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笛卡尔是神学,前科学时代的产物。

康德面对的是后科学时代的产物。

怀疑论:休谟的问题。 唯我论:笛卡尔的问题

康德发明了一个名词:conscious,意识

康德:为了答案而答案,是所有不让我们满意的答案中,最让我们满意的一个

不是我思故我在,强掉我思考

我意故我在,强调意识,我的意识里面我存在。

我们很明显的知道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都不对,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人会有知识。

某大师对教育提出不少批判,但是他可以否认过去几百年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吗?

不管怎么样,这个世界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后科学时代的哲学

笛卡尔:前科学时代,神学。只有上帝才会有100%确定的知识

休谟:人本来就是心灵上有残缺的动物

意识本身是存在的,但是人体解刨无法周到意识。

意识是我们对外在判断的基础。

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是因为它客观,我思故我在,无法排除唯我论。

客观的知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知识最可贵的就是客观。

主观的知识无用。人人都有自己主观的知识,这样就无法讨论。

要先学会客观知识,才可掌握主观知识。学习是层次化的过程

演绎法、归纳法、逻辑推理等先于经验的知识,是客观的。

怀疑知识的目的是建立知识,而不是否定知识。经过怀疑的知识要牢靠的多。

个人的感觉形成概念的过程,包含两部分,主观的部分是我对于客观世界的察觉,客观的部分是我的心灵力量形塑成概念,归纳演绎、关系等的应用。

4.4 概念化的应用

如果你要讨论一件事情,如果你做管理学,做财经新闻分析,概念化的应用非常重要。

比如:衍生性金融商品:不做实际上的交易,而交易别人交易的结果。概念化的过程中用数学进行包装。

我们并不是讨论我们的世界有什么,我们的世界被我们概念化了。

我们论述,都是在论述一个概念。

人就是一个自我麻醉的动物。 这是一个表征的世界。

假的,但很有趣。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真的,但很无趣。

外界世界进入我的感官世界形成概念,概念可以说出来。

意识形态就是这样形成的。比如 三民主义是最优秀的主义,社会责任,帮助别人...

反对将意识形态当作固定的教条。

哲学:先承认没用,后通过充分的论证证明没用

医学:先承认有用,后通过充分的论证证明没用

人,概念化的能力。

好学生与坏学生。道德?考试能力?

表面才是一切。

内在是看不出来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内在价值,更别说别人看出你的内在价值。

哲学就是教别人可以概念化的东西。 让我想一想,你想什么?找概念

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差别:我们的意识就是我们用概念来表针这个世界的结果

你空想,胡思乱想,不能叫意识,因为它不能用句子表达出来。思想其实就是语言,要用语言表达你需要的是概念。概念化的过程使得概念出现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习别人概念化的过程。

说出来后,如果你把意识内容的表达固定化,你就会认为你行为本身的自主意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按照你概念表达的做事。这个概念决定了你的自主意识。就变成了意识形态。

自主意识涉及到自由意志。

用规则来取代人的自由思考:意识形态

不要有意识形态,但一定有意识

康德针对休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用我们的概念表征世界去取代,取代我们之前用自然本性中就可以拥有真实的的那个世界。康德说我们不可能拥有真实,我们不需要知道真正的真实,我们只需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表征世界,然后宣称这个世界为真实来解决休谟的问题,解决了笛卡尔问题。

我们的世界本身就是表征后的结果。

人活着为了快乐就好,而快乐不是真实的绝对的快乐,而是活在一个约定俗成的世界里面的快乐

追求真实的过程是无止境的,打破约定俗成的世界比较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苑举正 活用哲学笔记 4 经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