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输出和每日输出

今天用了一个小时40分钟的时间才将《中国教育史》的第四章只字不差的看完,看的过程中开始的大声朗读,渐渐的变成了小声朗读,再到后面的轻声阅读,最后成了动嘴皮子读。

即便是这样,一个多小时下来,也有种嗓子冒烟的感觉,但是收获就是整个过程我没有睡觉或者打盹。

这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以往别说是看书这么久,即便是十来分钟我可能也会由暂时的打盹演变成那个最后一定要躺到床上大睡一场的结局。这样长时间下来的结果是,导致我看书越发的没有兴趣,甚至是提到看书就会不自觉的打哈欠的地步。

对此真的是颇为烦恼,但是又无可奈何。

想到在《得到》上面脱不花的学习课上说了,学习看书的方法有很多,诸如指读,带着问题读等,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上有说,学习要带动各种不同的感官。

之前,一直觉得读出声来是对自己的一种打扰,因而弃之不用,有的方法也说指读默读是最好的,但是,个人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我来说,前提是要读的过程不瞌睡,其他的才能相继发展。

做到读书的时候不走神,不瞌睡之后,才能更好的去领悟书中的内容,畅游书中的世界,才能有自己的输出,这是一个带有关联性的闭环。输出之后,为了更多更好的输出,又会继续持续的输入。

当然,这样的读书可能会读过即了,要想让自己在看的时候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定不能放过的就是,问题。有的书在章节前面就明确的罗列出,本章讲述的是那些方面的内容,将之转变为问题和看书的目的,就做到了有目的的去读书。也就不会思想走偏了。

看完书后,最后的题目也是要跟着在脑海里面过一遍的的这样看过的内容很长时间都能记忆深刻,如果没有前面和后面可提供的读书目的,那就只能自己来带着问题读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读:

这章讲了什么内容?具体内容是如何展开的?展开的过程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看完之后,前后章节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如果遇见什么样的问题该怎么去回答?

有哪些易混淆的地方?如果转述需要注意哪些点?

整本书看完,再回顾这本书讲了几个重点内容?相互间怎样进行比较表达的?

这样下来,整本书的重点脉络就进行了三遍的梳理了,如果是面对考试,就不愁逻辑框架不够清晰了。

这样下来,即便每天看一章书,总结下来的思考和看书时的感悟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读书随笔了,也就更用不着为每天写啥犯愁了。

当然,每日的输出,并不局限与读书的感悟内容,可以是生活里的感悟,也可以是发生事情自己的情绪梳理,也可以是听到的故事,看到的真实事情,吃到的美味佳肴,说过的话等等。

只要有足够的愿力想去写,生活处处可写。

再者,将想做的事情,把想做变成“做”,基本上问题就能解决大半了。毕竟: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是比问题多的不是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做到输出和每日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