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作家潘爱娅》

潘爱娅,网名“开心”。安徽桐城市人,安徽省作协会员。有五百多篇散文及短篇小说,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诗》,《散文选刊》,《中华活页文选》,《中国电视报》等一百余家纸质媒体。作品曾入选《中国著名作家文学作品选集》等多种选本,被多个网站转载。

十一月七日,我,初心,戴琴三位相约,登门拜访。

见到潘老师,双手相握,一股暖流涌向心头。老师朴素大方,精神气十足。

图片发自App

潘老师爱人热情招呼,大家陆续进入大厅。宽敞,整洁,绿萝、黄菊等绿植点缀,雅致温馨。宽阔的楼梯,木质的扶手,一看便知当年建筑规格不低。

吃各种水果,喝上乘绿茶。老师谦和,低姿态,使我们忽略了她的高度。

图片发自App

潘老师五十八岁才开始动笔写作。

从会计行业退休后,为了打发时间,她学会了电脑。

一次闲聊中朋友提示,可以在电脑里写日记,自己就是这么让日子充实的。

首先学起“拼音”。虽然学历不高,年龄偏大,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写出的日记,不但愉悦自己,还赢得了别人夸奖,填补了无聊乏味的生活,增长了她的自信心。

妹妹有一天说:“姐姐,你古今中外书籍看过无数,文笔又好,可以投投纸质媒体。”

二0 一0年,得到热心朋友推荐的邮箱后,她“胆怯”地发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散文《蒿子粑》。

文章竟在《安庆晚报》刊出。对于初学者,这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发出第二篇,很快被《桐城报》刊出。此后,她的文章散见各个纸媒。

2016年出版《开心集》,今年十月出版《潘爱娅短篇小说集》。

在农村生活二十六个年头,长辈的传说,自己的见与闻,都是她创作的源泉。

“我的文章里面是有东西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故事的。读者看的是故事,不是看华丽的词藻。我的文章被各个媒体接受,主要就是来源于最真实,最朴实的生活。”

“‘唯美’的文章,内容虚实,其实就是个空架子”,老师笑着说,眼神光顾着每一个人。老伴笑盈盈不停地给我们添水。

“写作,不要怕年龄大。年龄大才有阅历,才有东西可写。许多作家都是晚成的。只要心中有目标,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

图片发自App

不觉已到四点多钟。我手捧老师赠送的《潘爱娅短篇小说集》,仿佛“跨入”了她的轨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拜访作家潘爱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