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苏学做班主任》

                怎样表扬学生

对教师来说,惩罚学生,批评学生需要非常慎重,这个道理是比较容易明白的,但可能许多教师并没有想过表扬学生,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在很多时候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并不亚于惩罚,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叫沃洛五家的男孩的故事,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沃洛佳是个模范优秀生,还是少先队的小队长,她常常帮助孤身的老婆婆挑水劈柴,他的先进事迹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和区里的报纸上,但就是这样一个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无可挑剔的优秀生,在他奶奶奶奶奶奶眼里却是个没有心肝的人,他把自己的脏衣服扔给奶奶洗,却丝毫不顾及奶奶的手指,因为患上严重的风湿病,已经不能动了,他的父亲病重时,她整晚整晚的听广播,毫不考虑病重的父亲,需要安静,父亲不幸去世后,他却没有丝毫悲伤,若无其事的来上学,照样在课堂里跟同学打闹,说笑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悲愤地说道,如果不是没完没了的表扬堕落家,如果不是给他颁发荣誉证书,若要威尔佳帮助别人,也许他俩一根手指都不愿动,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沃洛佳的事情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表扬是一门艺术,不能让学生只是希望得到表扬,才做好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儿童带来欢乐,那就潜伏着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引发学生的虚荣心,让他只是为了受到表扬才去做好事。它做好事不是其,一于内心深处向善向善的自觉意识,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从而博得虚名,而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他就会完全表现出另外一种面貌,自私自利,虚伪,浮夸,甚至不惜为了虚名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教师来说,真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们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扬应该教育学生把做美好的事情看做应该的夸奖父爱非常必要,但必须非常恰当的去运用,做了好事就大肆宣扬,把这种事当做不寻常,非常特殊的事,来声张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应该感到不舒畅,而不应该沾沾自喜,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对孩子进行激励,而是要使孩子明白,不应该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更不是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当成一种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否则表扬就成了自生虚伪与欺骗的温床,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那就潜伏着这种危险,但如何教育孩子把做好事当中一种良心的呼唤,而不是为了追求表扬呢?这样我想起了去年我经历的一件事,那天我和女儿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对衣衫褴褛的老夫妇,两位老人看上去都快80岁了,都住着拐杖,老婆婆看上去已经双目失明了,手里拿着一个碗,碗里挤没硬币,这时两位老人已经来到我们面前行行好吧,老爷爷说我掏出钱包,却发现里面只有几张百元钞票,还有四枚一角钱的硬币,向往常一样,我没有直接把钱给两位老人,20把四枚硬币交给女儿,让他再放到老人的碗里,当女儿把四角钱放入老人的碗里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老爷爷看了看硬币,多囊了一句真小气,连一块钱都舍不得给一刹那,我和女儿都呆住了,虽然老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女孩诧异的扭头看了看我什么话都没说,女儿只有十岁,与他的年龄很难判断刚才发生的,事情在他的经验中,以往每次给乞讨的人一点点钱,是他应该做的,而且每次都听到被帮助者的一声谢谢,或者获得一个鞠躬,可今天这一切完全超出了他的经验,说实话,这一幕也超出了我的经验,此时两位老人已经相携着走开了,我牵着女儿的手,接着往前走,女儿默默地跟着我,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我知道今天这一幕对他来说是一次小小的打击,因为他第一次体验到禅意,不一定可以收获善意,做好事获得的不一定都是赞扬和感激,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必须跟,跟女儿探讨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无论是从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师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一次都是一次教育机会,对女人来说,这是一次成长的体验,刚才老爷爷的话,真让人想不到啊,我装作自言自语的说,妈妈,老爷爷为什么没有感谢我们,还说我们小气,女儿的眼泪终于流下来了,我把话头挑起来,就是希望解开他心头的疙瘩,我们给姥爷的钱是很少,让我们给她钱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为了让他感谢呢?女儿想了想,不是这就对了,我们根本不是为了让她感谢我们才这么做的,所以他没有感谢我们,我们也不要计较,可是他刚才笑话我们小气女儿对这句话耿耿于怀是啊,他刚才是说我们小气,这当然是他的不对,但我们给他钱就是为了向他表示我们心灵的善意,虽然钱很少,但我们心里的善意没有少,至于他怎么想?我们没办法决定,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做到,那就是不要为了别人的误解而伤害自己,妈妈,我知道了,我们做我们的老爷爷,说他的女儿的话语和神情都放松了,那以后还会帮助这些人吗?我有点不放心,哎呀,妈妈当然会啦,女儿说完蹦蹦跳跳的,跑到前面去了,这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我希望女儿懂得做好事,是心中那份善良的自然流露,做了好事,内心会体验到一种愉悦和满足满足,而不是出于对赞扬和感谢的需求,应该说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意义并不是十分了解,哪怕我现在已经给他讲了这些道理,她也不一定完全听得明白,但一个孩子在童年阶段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育,那就是在心里埋下一颗善的种子,并且这种善意不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也不是一种渴望别人赞扬的需要,而是一种良心的召唤,是一个人基本的做人原则,苏霍姆林斯基从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真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慷慨与无私无论,无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都不应该去奖赏慷慨,不应该作为某种特殊的东西来体验和理解,他希望获得帮助的人是由于人的无私而感到一种喜悦,然而不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是谁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我看来,这个道理是十分深刻的,非常遗憾的是,当下我们还有很多人,还有还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一点,比如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事,出生贫寒的大学生落后山区的孩子接受某人的捐助,这些孩子要定期给捐助着穴心打电话,汇报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甚至要求这些孩子把每月的开支告知捐助者,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受捐者和捐助者之间闹矛盾的情况,因为种种原因。受捐的孩子没有积极,积极的与捐助者进行联系,捐助者心理往往就有了想法,当然也有少数受捐的孩子,没有很好的珍惜捐助者提供的学习机会,而出现了别的问题,其实让受捐的孩子知道是谁给他提供了捐助,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对此,我们可以细细做一个分析,被帮助的人,由于知道了,是具体的某一个人给了了他帮助,他就会对这个具体的人心存感激,当然,这种感激对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道德与价值观的形成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要求他通过定期通信会,与提供帮助的人联系,对他来说几乎是一种道德的负担,他会时刻意识到自己欠别人的,自己就是一个负债者,他有义务事事提醒自己,欠了别人的债,虽然这个债不用归还,但恰恰因为不用归还,而使她终身都充满了负负债感,如果被帮助的人不知道是具体的哪一个人,给了给了他提供了帮助,而是以社会公益团体的名义给他提供帮助,被帮助的人就不需要面对具体的某个人,他心中的感激就是针对这个社会公益团体,也就是针对整个社会的,这可以使他既不用终身背负对某一个人的债,又会使他对整个社会充满了感恩之情,这为他以后健康积极的神探心态走向生活,汇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实对那些给别人提供帮助的人来说,不知道具体的受助者的名字,也同样是有好处的,毕竟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应该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善念,而不是希望受助者那里得到感激,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捐助的钱,真正用应该帮助的人身上就足够了,因此我反对与帮助者之间建立个人联系的班级中,这里同样适用,班主任应该,应该明白,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建立起做好事,不求表扬的信念,在班里营造做好事,不求表扬的氛围,这就要求在平时使用表扬这一手段是要慎重,比如杰同学一块橡皮是应该的,不拖欠作业是应该的按,按时做,值日是应该的,把地上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是应该的,给口干舌燥的,老师,第一杯水是应该的,这些都不应该受到大张旗鼓的表扬,这并不是说不要对学生进行表扬,还要注意表扬的方式和时机,有时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拜拜肩膀的动作也是表扬,在表扬具体的人时,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受到表扬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个人,至少主要不是个人教师,绝不能一概而论,用一些动物动听空泛的话,笼统的表扬一番,否则很容易在班里造成负寡妇虚荣之风,不论是对于被表扬的孩子,还是班里的其他孩子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表扬跟惩罚一样,是教育上最细腻,最敏感的领域之一,它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他需要每一个教室恰当地去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跟苏学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