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再谈刘封之死,不知韬光养晦之计,锋芒太露,精锐太盛

王俊杰猛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有: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陈寿所著《三国志》对刘封最后结局的记载,其中列举出了刘封之死的三个原因:

一、欺凌孟达;

二、不救关羽;

三、诸葛亮进言。


历史 三国演义

第一:欺孟达

孟达,扶风人,与法正一起入蜀后,就成了刘璋的手下,在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法为主他为副,各带着二千多兵马去迎接,刘备便命他统领着这支四千多人的部队留屯在江陵,蜀平定以后,就做了宜都太守。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时候,孟达又受了刘备之命攻上庸诸郡,但又唯恐他一个人难以独当此任【也或许是对孟达的不信任】,便派了刘封去协助他。

按此来说,刘封孟达两人既是同事,又是亲密战友,那关系应该是很铁的了,其实不然,“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鼓吹”的意思指的是军乐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剥夺别人的鼓吹,在当时是一种侮辱,就像射雕英雄传中桑昆阻止哲别饮酒一样是极大的侮辱。)

两人不和的起因,根子在刘备,表面上说是“阴恐达难独任”,实际上是对孟达等蜀中降将的不信任,派着刘封去是有其监视并钳制孟达权力的意思,可是刘封的表现也太“强势”了一点。

刘封又是什么人?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那时候,阿斗还未出生,刘备却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见着这寇氏子还算机灵,于是,便将他收为养子,改名为刘封。从此之后,他就一直跟随着刘备南征北战,特别是入蜀之时,“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还颇有建树。

刘封,这就是有身份、有地位,又有功劳。

对于刘备的这种任命刘封心领神会,从“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这也就是夺了孟达的军权了。

在在这之前的孟达已经攻下了房陵,也是有了军功,不赏反降,这之后的事,更让人不平了,投降过来的上庸两兄弟申耽、申仪,一个“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另一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惟独的就剩下孟达被晾在了那,没有封赏不说,处在刘封之下,地位很是尴尬。

孟达此时心里当然会是不平衡了,外加上刘封为人刚猛自用,自恃其功,难免就会磕磕碰碰,矛盾不可避免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怨恨也就会越来越深,但刘封上面有人,官位又比自己高,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也只得是投降了曹魏吧。于是,孟达便“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所以说,刘封“欺凌孟达”是有的,便“事出有因”,绝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两个部将的权/力之争,这是有上层的政/治因素在的,刘封有一部分的原因,刘备也有一部分的原因,至少他的任人不明、赏罚不清是矛盾激化的导火索,这些不能全部算在刘封的头上。

最严重的,还是在孟达的出降以后,所引起的连琐反应。

由孟达这个导游的带领,魏军对蜀国发起了凌厉的攻势,先前被封的那上庸两兄弟再次反水,刘备借来的那“三分之一”荆州之地,也就全都给葬送掉了。

可以认为,因刘封欺凌孟达,使得孟达率部出降,从而导致上庸诸郡的丢失,这也是刘封被杀的原因之一。


刘封 三国演义

第二条:不救关羽

据《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上载:“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要分清的是,是“不救”,还是“不助”。

显然是“不助”。

当时关公攻樊城、襄阳正是春风得意时,让刘封、孟达出兵,只是相助,也就是说帮忙,也没有相救的说法。

刘封不出兵,也是有多种原因的:

1、关公攻樊城、襄阳,根本是没有得到了刘备的许可,要不然在他的攻伐期间,成都方面怎么会不闻不问,刘封、孟达之兵,又不统属于关公,没有君王之命是可以不调动的。

2、正如刘封、孟达所说的,上庸诸郡攻下也就几个月,人心还没有稳定,此时发兵也不是很合适,万一哪个郡县中有个动静,这失城之罪,也不是闹着玩的。

3、还有一条,刘封、孟达的兵少,即使真是出兵了,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倒还不如留屯下来,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后来关公失败,刘封坐守发兵不救,是有一定的责任,刘封虽是失职,但也罪不当诛,刘备也没有杀他的意思,《三国志》的记载是说:“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也就是说,这一条,也不是刘封被杀的真实原因,刘备只是“”恨刘封。


孟达 三国演义

第三条:诸葛亮进言

《三国志》有,诸葛亮提醒了刘备,其意思是说,刘封这个人的性格,过于刚猛,留着总是个祸害,如果你一离世,就再也没有人能制得住他了,还不如早点除掉就算了。

这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将来当皇帝的是刘禅,而不是刘封,以刘禅的平庸,刘封的刚猛,必会引起内讧,这对于未来的储君是不利的,是一个潜在的最大的危险。万一有那么一天,刘封起来反对刘禅的帝位,这蜀国就真的不安定了。

诸葛亮没有进一步点明,刘备也没有继续追问,但是两人心照不宣。

这就涉及到了刘封是否有颠覆刘禅政/权的能力?

刘备两个儿子,名字起得还挺有意思,一个是“封”,一个是“禅”,联起来就是“封禅”,可见刘备这人的野心。

这又似乎是将刘封、刘禅并列来看待了,一个祭天,一个祭地,这也在刘封的心里,在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心里,起了其他的心思。

刘封长于刘禅,又是养子,同是姓刘,积累起来的威信又高,也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孟达在与他的书信中说:“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可见还是有一部人很是在意刘封的,这虽说是孟达想要拉拢刘封的巧言之词,便也并非是捕风捉影之说,即使是捕风捉影,也还是有些影子在的。

刘封有能力,史书说其“有武艺,气力过人”,这种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样的人,很难长久的臣服于人。

蜀国内部本就不是很稳定,刘备集团是外来政/权,其基础不固,身边用的也都是外地人,利益如何分配,当然会引起本地土著集团的不满,当有强势人物压着,这波势力,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一旦刘备一死,这些潜在势力的走向就难以掌控了,这从后来刘禅在位时的屡次反水事件便能看出来,若是留下了刘封,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蜀国这基业可真有的危险了。

为刘禅扫除一切障碍,这才是刘封被杀的真实原因,因而陈寿作《三国志》在为刘封作传时说的:“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刘封,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个让人怀疑的境地,自己却又不知韬光养晦之计,锋芒太露,精锐太盛。刘封被杀,是在法理之外、情理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再谈刘封之死,不知韬光养晦之计,锋芒太露,精锐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