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牺牲不是爱!| 不要过分付出和破坏性滋养!

今天不想日更~周末想要放松一下下!

当然这只是想了想,还是要坚持日更,因为自己说过要日更100天,说到就要做到。还因为在日更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思路更清晰了,很多东西想明白了,自己很有收获。坚持日更,是为了自我成长,在这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值得了。

今天腊八节祝大家节日快乐,粥全粥到!

今天对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之前对孩子过分的付出、总想奉献自己、牺牲自己,还把自己感动的不得了,一直认为自己是特别爱孩子的,认为自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会觉得用自己过多的时间、精力、机会、金钱等为孩子多做是更加爱。今天才明白,我一直是打着“爱”的幌子,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来对待我的孩子。

小时候,我的宝贝特别内向腼腆,不会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不敢参加幼儿园的表演活动,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跟别人在一起时特别懂事特别有规则感,跟妈妈一起时会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乱发脾气。我还一度浅薄地认为是自己很包容很伟大,她才在我面前展露真性情。

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我知道肯定是我爱她的方式出了问题。尹建莉老师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我就尽最大的力量给她爱和自由。尹建莉老师说的没错,只是我理解错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自由。

我的爱是一个焦虑的妈妈一骨脑儿的给予,是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妈妈无原则的纵容。不合理的给予让该学着走路的宝贝偎在妈妈的怀里得不到合理的锻练;把该和别人建立链接的宝贝圈在自己身边,让她在台上、在班里只能手足无措地观望甚至逃离。以为替她出头是为她遮风挡雨,实际却让她学不会和人交往,孩子的拘促和无助多么令人心疼。而这一切是我这个打着爱的名义的妈妈施加给她的。我潜意识里的真实目的只是满足自己一个好妈妈的良好形象,同时用过分的付出来弥补自己小时候得不到爱的缺陷。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与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做一些事情,会让对方产生依赖,不会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对爱的滥用。

一个妈妈担心自己的儿子,从小学开始天天开车接送,一直到高三还不肯放手,儿子苦苦哀求她也不改初衷。儿子非常愧疚,觉得妈妈为自己付出太多,其实这个妈妈把个人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却不重视孩子心智的成熟,对孩子来说是不利的。

自我牺牲不是爱,是以爱的名义只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却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的伪爱。

不会爱自己的人不会爱任何人~

所幸我不断反思自己,慢慢地学着爱自己爱家人,我的宝贝现在也越来越好,今年元旦晚会主动要求上台表演。这对我来说是特别棒的改变,心中充满感恩!今天对爱有更深的认识,感谢我的宝贝!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牺牲不是爱!| 不要过分付出和破坏性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