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车就是坐车,一点都不想社交!

关于前一阵发生的滴滴恶性的事情,我一直都没有写。

特别是看了很多别的公号写的关于这个事情的评论,也看了一些司机肆无忌惮讨论的截屏。就是觉得很恶心。



有一次叫滴滴快车,一路上司机都在拿着手机跟人发语音聊天。然后我就听到他在向一位刚刚开始做滴滴司机的后辈传授经验,主要内容如下:

1.如果乘客不满意你,你觉得他有可能要投诉你,那就在他行程结束以后立马先投诉乘客,这样乘客的投诉就会无效;

2.滴滴后台每个月会帮他们清除掉大部分的差评和投诉,所以根本不用怕评分会太低之类的事;

司机还特别嚣张的跟那位后辈说,不用怕人家投诉的,那些投诉根本没用。

所以我们遇到事情急吼吼地想找滴滴客服投诉解决,是不是很搞笑?



曾经上海的出租车还是很不错的,魔都的出租车曾经是全中国最好的出租车。

上海的五大出租车公司,大众强生,农工商,锦江,巴士。

如果说运气好的话,还能叫到全上海只有50辆的奔驰出租车。那个时候,如果说拒载的话,是会被投诉的。


但在大魔都很难做到打车的时候打得很优雅。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每次几乎是在抢车。


后来便是非常有名的滴滴快的火拼时代,这是网约车最疯狂的时间,平台为了培养消费习惯都在贴钱打车。突然一下子,大家都通通都接受了网约车这个概念,都没有人在路上打车了。


后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专车。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专车?是因为感觉专车要比出租车看上去更干净。

最早一批的专车,基本后座都会有水,有纸巾。专车态度都很好。帮忙搬行李,开车门。且专车的车型选择比出租车要多,如果有五六个人出行,专车特有的商务车车型很实用。



我一直用的一家专车公司,因为全都是自营签合同有保底工资的司机,他家一直打的是安全牌的市场定位。

大小姐还在国内上国际学校的时候,因为学校离的很远,有时候来不及送他,就打个专车。我也很放心。

后来他家因为成本太高,逐步减少了自营的司机和车辆,也开始引进和招募社会车辆。

他家自营的司机抱怨说,他们是看不到客人的目的地的,而招募的社会车辆却是可以看到客人的目的地。这就造成了他们两边的司机的资源是分配不均匀的。且招募车取消订单非常的随心所欲,也造成了他们一个很不好的心态:自营车经常用来给招募车擦屁股~~



上周某天打了辆强生,强生的司机说:去年2017年,他们强生公司是亏本的。亏了6000万。

按理说出租车公司是不会亏本的,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但为什么会亏本呢?亏就亏在他们有一个极其庞大的运营成本。全在处理售后。强生的出事故率非常高。


以我有限的出租车经历里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比如说,车牌和下单的车并不是同一辆车。的确,如果说来的不是你约的那个车牌的话,你可以投诉,但有没有人会去投诉呢?

我觉得很少。

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跟你打个招呼,说:“啊,我这个是代班。”或者是说“正好那个人没有空,我来帮个忙!”还有司机甚至会说这是他的另一辆车?

大多数人就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肯定还会坐上去的,对不对?


还有就是很多网约专车,他其实是可以选客人的。

已经离开中国市场的UBER有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模式,就是在你接到客人之前,你是不知道这个客人要去哪里的,是个什么信息状况都不知道,完全是个盲接的状态,只知道这个客人是离你最近的,但是你不知道他去哪里?

而其他的网约车,大多数都是知道的,那么他们就会选客人。所以也难怪滴滴会频频出事,可能有些司机会专门挑单身的女客来接?



大妞啰里八嗦的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不管我们坐什么车?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收费?什么样的公司?其实安全最重要,用户体验最重要。


一个颇为戏剧化的细节是就在强奸杀人案曝光的前一天,8月24日,滴滴成立了用户体验服务发展平台。然后就在这个,平台成立后的24小时后,就曝光了这个杀人案。


我相信,滴滴成立这个发展平台,是因为5月5号空姐遇害案,因为滴滴那个时候疲于应对外界层出不穷的质疑,所以,他才开了这样子一个平台,想为自己做出洗白的动作,而且他一直在反复的强调是说顺风车的并不算是滴滴生意当中的一个大的部分,但是,从数据上面看,又偏偏是,为数不多的赚钱的业务,这就是造成了为什么滴滴失踪,不肯放弃这一个赚钱的业务。



顺风车这个模式其实是非常聪明且有效的三赢,对客户,平台,司机都好,客户少付钱,平台和司机多赚钱。从环保角度来讲也是有效资源的最大共享。

但现在这个模式可能会因为新一轮的恶性事件曝光而被迫中止。


最讽刺的是在内部滴滴的内部员工守则上,滴滴的价值观是这样子的:

安全第一,用户体验第二,下午第三。

但是事实上落到执行,就变成了效率低,kpi导向。

因为他们把自己视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个出租车公司,更不是一个服务行业。

所以他们的逻辑就是利润至上。



如同海恩斯法则所说的

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至少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一千起事故隐患。

一个无视用户需求,无视,客人投诉,不懂得改正,只懂得利益最大化的公司。

是走不长远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坐车就是坐车,一点都不想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