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引领学生爱上古诗词的摆渡人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一次专访

有人说:诗歌是有生命的。诗歌里边不但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而且是生生不已的,值得人们徜徉其中。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 ,加上学生们大多缺乏想象力 ,在古诗词中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联接点 ,这自然让古诗词教学难上加难 。为此我代表课题组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四位老师进行了采访 ,希望通过老师谈自己与古诗词的有关故事或经历 ,从而给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

一、学生们通常对婉约词的理解感受比较浅,而且多是概念式的理解 ,请问黄昕老师您在这方面是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 ?黄昕老师:我在讲李煜的《虞美人 》时 ,问同学哪几句引发了宋太宗对李煜的不满 ,以致让宋太宗决定除之而后快。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 ,但都仅停留在思念故国,思念宫殿等浅层面上 ,而根本没有看到这首词对于南唐旧臣 或其他被灭亡政权的旧臣 动摇 人心的作用。就是这样写亡国之痛之愁的词 ,满篇没有见多少血与泪 ,笔下依然是“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即使写到宫殿也只是“雕栏玉砌 ”,没有多重的字眼 。这种用血写的词竟然如此轻淡安和 。但往事、故国、怨恨之情,借“一江春水向东流”而让他心中的血泪喷涌而出。。这种含蓄之美真是高妙! 还有 我在讲周邦彦的《苏幕遮》时,我让学生明白 ,周邦彦写思乡时,虚写离乡之久,思乡之浓,而且用笔轻柔 。一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就让人读出他想表达哪怕梦回故乡也可聊解思乡之情,同时让人读出词人白天思乡不够,晚上又想做梦回故乡的意思 ,真是情感深浓。思乡之苦已到了极致,但笔下文字却如此轻灵,不见浓浓的愁苦味,让人啧啧称叹。周邦彦咏荷更是神来之笔 ,他由眼前荷的神韵,又想起故乡的风荷,似乎洛阳的荷花也能聊以抚慰思乡之苦。他的名句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更是用文字捕捉到荷花美丽的瞬间 ,即圆圆的荷叶上有无数圆圆的露珠,在初阳下晶莹闪闪;一阵微风吹来,露珠纷纷滑落,荷叶微微上翘,随风轻摆;荷茎在微风中更显有力 ,亭亭玉立的荷花真是风姿无限 。这么美的瞬间 ,现代人只能靠相机去抓拍 ,而周邦彦却能用文字“拍摄”下来 ,真是难得 。从“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荷叶 清丽之美,感受到了荷花品性的清洁 ,闻到了荷花的缕缕清香 ,真是一场视听感的盛宴 。难怪朱自清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他可能受了“一一风荷举”的影响 。词中周邦彦由洛阳的荷叶神韵想到故乡 ,朱自清也由清华园的荷塘月色想到了那个热闹风流的季节 ,两人这种借他乡之荷来抚慰内心的行文思路简直是太相似 了。至此,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钱钟书说的“中国诗词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色 ,同时引导学生向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 ”境界靠近。

二、学生总感觉古诗词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请问黄朝霞老师是如何让古诗词与现代生活中联结在一起的 ?黄朝霞: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 在在古诗词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接点 。例如,有次讲贺铸的《鹧鸪天 》中的“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时,我突然由“梧桐”的意象,想到琼瑶小说《月朦胧,鸟朦胧》中提到的《爱桐日记》 ,那是小说男主人公因妻子死去写的一本怀念日记 ,故事中的“桐”是他先妻的名字,现在看来这个名字本身就有悲伤凄凉之意 。我又联想到《青青河边草》中女主人公何青青的名字,这个名字给人一种青春勃发的感觉 ,尤其是“何青青 ” ,有一种多么青青的意味 ,从名字可以想象,女主人公容貌之美好 ,如果叫王青青或钱青青,似乎少了韵味 。还有一次早读我在读课文 ,读得我内心缠绵似水,满口噙香 ,让我想到黛玉《咏菊花诗》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诗句,这种滋味最是美好 ,一时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当时我又想到湘云在《对菊》里所说的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的诗句,我我想把这句话改为:韶光荏苒休辜负 ,相对原宜多读诗,以此鼓励学生以后要多读诗 。还有一次阳光活动时,我路过学校小竹林 ,看见阳光下细竹清翠芊芊,临风而动 ,忽然想起以前讲过的诗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这露青之所以让我记 住,因为我有观察过冬天翠竹的经验 。可见,读诗需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同时我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揣摩好词好句 ,激发学生的想象 ,当想象与现实一次次相遇,学生们一定会找到古诗词与生活的联接点 ,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会渐渐的深入 。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教师成为引领学生爱上古诗词的摆渡人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一次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