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露折花——读《朝花夕拾》

图片发自App


休眠的夜,点亮了一盏长鸣的灯,泱泱中华的名族魂,就是这一人——周树人!他放下了手握多年的手术刀,执起笔,揭开了曾经的中国。不论是充斥人民内心的刽子手,还是滴淌人血的馒头……他啊,好久没有如此了,像长辈坐在火炉旁,静静为我们讲述着他别样的过往;好久了,没有鲜血没有疯狂,却是平常中透着他的盼望,盼望划开时代的黑夜,看到绚烂与曙光。

带露折花,这时,你只是迅哥儿。喜欢拿着棍棒打猫,被隔壁衍太太哄的团团转,喜欢玩耍,又爱好鬼怪,被长辈的种种要求所困扰,为学习所烦恼——这,不正是那时代下,一个普通的、大众的中国男孩吗?还是说在那样的教育,那样的时代,只会出现这样的男孩?

那时的教育,额,也许根本不算合格的教育,从小时候开始,就是完全脱离正轨的。所谓主见,怎能够是对任何人都一昧的随声附和?一个孩子,怎能够像《朝花夕拾》中讽刺的那样,没有正确判断简单是非是能力,看不清坏人,以至于让自己的至亲不能安息!悔?若将来仍旧秉持着错误的理念,又怎知悔?怎会悔?若要再等到他人来评价时,所作所为、一切,有何意义?鲁迅先生啊,看似在阐述自己的悔恨与衍太太的可恶,然而,何尝又没有为所有的人们敲起警钟啊!

图片发自App


孝道呢?这本是为规范道德而创的行为,如何能够建立在另方面不仁与不义之上?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收到尊重,不论这个生命是你赐予的,还是萍水相逢的,只要它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不该被藐视、被当做一场戏,更不用说自己的同胞,生在同一片土地上,在异乡时,不就是亲人吗?正是如此的教育,才会出现了一群又一群看客,将他人的生死当做儿戏,同别人一起,对自己同胞生命的凋零而喝彩……《二十四孝图》和《藤野先生》两篇遥相呼应,何尝又没有生命的思考呢?

这些,都是道德与意识层面的,再如何超脱,终究要落回最基本的话题——知识的学习。什么粤自盘古,什么生于太荒,什么四书五经鉴略……古老的文化需要传承,历史需要延续阅读这些自是必要的,但是,所谓传承和文化,究竟是长篇短片的文字,还是这背后,先贤的智慧?小孩总是懵懂的,鲁迅先生曾经也是,为什么要背这些?这是好多人的疑惑,大概让我们背书的家长们也不清楚吧……其实也就是鲁迅先生总结的那六个字:读下去,背住他。

昏暗的的教育背景,孩童本该有的天性却仍在,捕鸟捉虫听故事,怀旧感与画面感扑面而来,这,就是朝花惜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露折花——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