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从食肉动物变成了竹子专业户

大熊猫在19世纪被西方人“发现”。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耶稣会传教士大维德于1869年发现了大熊猫。

20世纪末中国再次对外开放,当时大熊猫曾荣任赴美国的“亲善大使”。

高成鸢曾在《味即道》一书中提到,他立足于饮食文化中突发奇想:大熊猫跟华人是一对儿难兄难弟。

熊猫在动物世界里,就像华人在人类世界里一样古老。这一对“历劫犹存”的活宝,在食物上都有着为适应环境而转变的悲惨经历。

美国动物学家、作家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一书中说,熊猫是肉食动物“食性变化”的唯一实例。可怜的熊猫,”每天要花13个钟头嚼竹子的枝叶,但得到的营养却很少”。竹子本来营养就不多,而熊猫能够吸收的只有13%。鹿能吸收草类营养的80%。

熊猫本是肉食动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它“属于食肉目动物”。

因为肉的营养容易吸收,所以,它的胃没有吃草的牛那么复杂,牛胃结构特殊,由四个胃囊组成,可以“反刍”。即重嚼咽下的草。肠子也短得多。

人类虽然爱吃肉,还是属于杂食动物,能跟熊猫相提并论吗?但夏勒是不会反对这种并提的,他说“肉食类和杂食类动物都吃肉类、水果和种子”。

熊猫没有肉吃,可以印证古代中国自然环境的特殊:缺少森林、缺少野兽。

熊猫活过了几百万年以前的冰川时期,在那前后,中土的生态完全不同。连动物顽固的“食性”都被改造了,先民能在这样严酷的食物危机中存活下来,要经历多么了不得的转变。

华人的理想食物一直是肉食,所以古书中管贵族叫“肉食者”。

华人的命运跟熊猫当然也有不同,最明显的是,熊猫成了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之一,据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估计,现存野外种群的个体总量只剩一千多只。相反,中国却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

这又怎么解释?

其实也很简单:既然作为“万物之灵”,人对环境的挑战会有意识地反应。

人是社会动物,对环境的反应也是社会的,那就是形成多多生育的文化观念。华人人口反而过剩,是高级智慧“矫枉过正”的表现,是适应力发动过度的结果。

中国人、大熊猫命运的相同,更神奇地表现在性格上。

如果我们把这归因于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熊猫不懂生产,它变得温驯无比可能就归因于食物的改变。中国经典里早就断言,吃肉的凶悍比如老虎猛兽,吃谷子的有智慧灵巧,比如人。

这样的判断虽然逻辑上不严密,却是东方智慧的充分显示。食物对生物性情的影响人兽皆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味即道》中华饮食与文化十一讲

·高成鸢:

1936年生,山东威海人,天津文史馆资深馆员。退休前任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时,已开始从事文化史研究,完成的国家史学课题《“尚齿”(尊老):中华文化的精神本原》被庞朴先生评为有“存亡继绝”之功,季羡林先生曾作手书推荐。

受兴趣驱使,转而探究中华文化的物质本原,埋头于破解没有学科地位的“中餐由来”问题,由此成为“饮食文化”开拓者之一,获得中国烹饪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饮食文化专家委员会顾问等头衔。

学术视野较广,又深入“水火”关系等新探索。曾在《中国哲学史》《社会科学论坛》等学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近年多次参加中央文史馆“国学论坛”。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熊猫为什么从食肉动物变成了竹子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