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在家无事,整理房间,翻出许多读书时的笔记本来,没想到还保存至今。这些本子一部分是当年读书时写的笔记,另外一部分就是古诗词和美文摘录。
翻开本子,看到当年的自己写下的稚嫩笔记,才发现,原来对诗词和文学的爱好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种下了种子。所以后来我才会读了七年中文系,即使在离开校园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喜欢吟诵那些美丽的诗词。
年少时,抄录诗词,仅仅是处于喜欢美丽事物的本能。古诗词中的用词极美,再配合上抑扬顿挫的声调和押韵,短短几句余韵悠长,自然而然让人心生欢喜。
那时的我,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节,虽然抄录了也背下了许多首名家诗词,却也仅仅“为赋新词强说愁”,并不一定懂得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深意。长大后,才逐渐懂得,为何辛弃疾在“识尽愁滋味”之后,却也仅仅是说了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
其实,一首诗词之所以经典并长久流传下来,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用词和韵律,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以及诗人倾注在诗歌上的情感。
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流传甚广的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这首诗非常平淡,大概说的是,作者杜甫和李龟年经常在岐王家里遇见,也曾多次在崔久那里听到李龟年的歌声。如今江南风光正好,落英缤纷之时,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
开头两句提到了两个人,分别是岐王和崔九。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崔久是当时中书令崔湜的弟弟。两人都备受唐玄宗宠爱。李龟年和杜甫为什么会在这两个人的家里相遇呢?这是发生在杜甫年少时的事,也是唐玄宗初年的“开元全盛日”。
李龟年是当时的著名乐师,因受唐玄宗宠爱而红极一时,经常初入贵族豪门歌唱。而当时的杜甫虽然年少,但才华卓著,也经常出入权贵府邸,因此得以欣赏到李龟年的歌声。
“忆昔”过后,就是“抚今”。诗的后两句,就写的是诗人和李龟年此刻相遇的情形。落英缤纷的江南时节,故人重逢,该是一件令人多么兴奋的事情!可是,此刻的他们,一个是体弱多病、四处漂泊的老诗人,另一个则是流落江南、辗转卖唱的老艺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们都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了。
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可能会觉得,这么平平无奇的句子,凭什么被人传唱了千年?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表达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寄托了杜甫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更表达了时事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当我们把诗词放到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时,不仅能更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也更容易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产生共鸣,同时还能了解和学习很多历史常识,增加对人文历史的兴趣。
如果你家有孩子,那他必定也有学习古诗词的需求,这本《古诗词中的极简中国史》不可错过。它是百万粉丝头条大号“脑洞历史观”特别创作的一本用古诗词串联中国通史的小书,深受中小学生朋友们的喜爱。
“脑洞历史观”,真名蒋柳,资深阅读推广人,同时还担任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史演义》栏目主讲人。他创办的自媒体号“脑洞老爸”拥有300余万粉丝,在青少年知识和教育领域具备广泛的影响力,著有多部高品质人文、历史、社科类作品。
蒋柳先生在给自己的儿子讲述中国通史和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现,单纯地背诵古诗词,孩子不仅觉得吃力,更是难以理解;而单纯地学历史,更是觉得枯燥无味。可是,如果把诗词和历史联系起来,孩子的学习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于是他开始创作一系列的文章,最终形成了这本《古诗词中的极简中国史》。
《古诗词中的极简中国史》的内容主体仍然是中国史,虽然是极简版,但也囊括了上自先秦时代、下至清朝灭亡的整个古代史。而点缀在这漫长历史中的,则是69首古诗词,他们来自不同的朝代,出自不同诗人之手,每一首都是作者的传世名作,同时也是如今中小学的必备古诗词。
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名词,书中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比如,我们常说,在远古时代,曾出现过“三皇五帝”。那“三皇五帝”究竟指的是谁呢?还有历史书上总是会提起的“禅让制”、“分封制”、“郡县制”,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想必很多父母都不太清楚,正好借此机会和孩子一起涨知识。
书中所引用的每一首诗,给出了白话文翻译,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词原文的魅力,也能通过翻译来更深入地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再结合历史背景,就能轻松掌握这些优美的经典诗词。
更为别致的是,随书还附赠了一张超长折页,以时间轴的方式标注了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和每一朝代所选录的诗词,从“先秦时代”到“秦汉一统”,历经“三国风云”、“隋唐盛世”和“宋元更迭”,最终来到“明清转折”,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无论是诗词的选取还是历史的叙述都不能做到全面,毕竟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但可以把它当做一把钥匙,帮助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