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因与内驱力(笔记摘录)

本节课逯老师先带领我们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孩子的内在需要,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诱因:拉动内驱力的外部因素。

诱因分为正向诱因和负向诱因,是满足内在需求的物质、情境或者活动,与人们从小到大形成的经历和经验有关。

比如人们对自尊的需求,有的人是内在上进,不断的成为更好的自己,来达到满足自尊的目的。有的人是通过穿名牌,来吸引别人的目光,以此达到满足自尊的需要。

诱因可以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的方式等,家长需要通过诱因将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举个例子:考试,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

有的家长使用物质诱因,分数与物质挂钩,取得了一定的分数,给予孩子相应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拉动孩子取得好分数。

有的家长使用精神诱因,把孩子取得的成绩与孩子的自我成就、自我价值联系起来,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份和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和认可,让孩子有信心和信念可以做的更好,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一般情况下物质诱因都是可见的、有限的,一旦得到,动力就会下降。有些物质诱因是不可取的,有些则是可以和精神诱因并用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什么方式的诱因。

设置诱因的时候要思考:这个诱因可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埋下什么样的隐患。智慧的家长不仅仅可以解决当下的需求,又可以避免对孩子将来的影响。

针对7个需求层次理论,家长除了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孩子的自我需求,还可以通过外在诱因,拉动孩子。

生理需求

正诱因:健康饮食,合理睡眠。看看孩子最在意什么,以此作为激发孩子的动力。

安全感需求

家庭氛围和家庭环境的营造,保持家庭的稳定性和和谐的家庭关系很重要,每周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全家人参与的活动。

爱与归属需求

通过诱因拉动,让孩子在家庭中有成就感,归属感,提升勇气。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可以在家庭中给孩子相应的“职务”,比如安全检查员等,提升孩子的责任感,主动性。

尊重的需要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让孩子通过行动,一点点的形成通过自我努力,形成自尊感的能力。

认知需求

探索每天提一个好问题的模式,让孩子多动脑筋思考,主动探索。让孩子把难题当成机遇和挑战。

自我实现需求

这里的诱因可以是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很多实验都可以证明社会价值可以驱动一个人做的更好,甚至突破自己的潜能。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找到孩子的需求点,并且用对孩子有效的方式作为诱因。


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感谢成长中的自己,成长自己是成就孩子最好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诱因与内驱力(笔记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