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富足》读书笔记——做减法

《富足》是吴军老师继《见识》《态度》《格局》这一些列书的收官之作。一月份在刘润直播间,主持人在线连线吴军老师做直播,我半价购买了这本书的签名版并阅读完了。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了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做减法。

做减法的理论

作者从对个人和对企业分别进行了说明。

(一)个人做减法

同样是手袋(包包),蔻驰只要一两百美元,爱马仕则要一两百万美元,很显然,这两个产品的成本不会差出几百倍,但售价却是天壤之别。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品质、艺术水准差百分之几,价格就差出好几倍。

不仅东西如此,人也是如此。俄罗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朗道把物理学家分为五个等级,每差一级,贡献和影响力就差一个数据量级。在朗道的名单中,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少数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科学家是第一级,勉强称得上是物理学家的刚入职的大学老师是第五级。第一级物理学家的贡献是第二级的10倍,第二级的又是第三极的10倍,以此类推,这样第一级物理学家就是第五级的10000倍。

在几乎所有的专业领域,朗道的等级理论都成立。在信息技术领域,能够开创一个新产业的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当属第一级,比如提出计算机算法标准,开创了算法这个研究领域的高德纳当属第一级,而一个普通的合格工程师最多算是第五级。今天世界上一些顶级的工程师,比如打造出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的莱万多夫斯基,以及发明了谷歌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工具的谷歌大脑的杰夫·迪安都接近第一等级。他们的贡献和我们戏称“码农”的普通软件工程师相比,相差甚至不止千万倍。当然,贡献大也会伴随着收入高。莱万多夫斯基在谷歌工作了6年,赚了1.2亿美元,平均一年2000万美元,和普通“码农”相比,也差出上百倍。

因此,如果一个人从事两份工作,花两倍的时间,即便能够做到互不干扰,最多收入增加一倍。如果他之作一份工作,但属于高水平的,可能收入会增加好几倍。

今天很多人想成为“斜杠青年”,醉心于跨界,其实如果只是在低水平上做事情,哪怕做了好几件事情,哪怕那些事情属于不同的领域,对社会的贡献也依然非常有限,因为几个很小的数值加在一起也不会太大。因此,与其整天想着在名片上多加几个名词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不如在自己的身份标签之前加上“资深”或者“著名”这样的形容词。今天,绝大部分人需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不是在低水平上复制,而是把力量集中到一点,实现等级的跃迁。

(二)企业做减法

1996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时,看到白板上会了14条产品线,他拿起笔,划掉了其中的大部分,最后只剩下4条。之前虽然产品线是一堆,但是几乎没有哪个产品是盈利的,因此乔布斯才要砍掉其中的大部分,集中资源做出几个能盈利的产品。正是靠做减法,乔布斯从死亡线上救回了苹果公司。

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一家全球视频会议公司Zoom特别受关注,并且还在2020年成功上市。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因为这家公司长期坚持只做好一件事。视频会议这个市场很很多实力非常强的竞争对手,比如谷歌、微软和思科,其中谷歌做视频会议的历史已经将近20年了,因此这些企业有更强大的全球基础架构,更多的资金和工程师,而且它们于计算服务的客户就是现成的市场。但是Zoom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受欢迎,而且发展得更快。

为什么谷歌和微软这样的企业做不过小得多的Zoom呢?有人专门一项一项地对比了微软的视频会议产品Teams和Zoom。微软的产品是所谓的一站式服务,即把所有的在线功能都集成到视频会议系统中,而且能够调动非常多的应用程序,而Zoom只是一个视频会议系统,没有其他功能。但是,在涉及视频会议的各项指标上,如使用的方便性、用户定制化选项、视频的质量特别是低速网络的视频质量,以及会议规模等方面,Zoom都超过微软的同类服务。作为控制了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企业,微软有太多个人计算机级别的软件需要集成到它的视频会议系统中。Zoom也可以选择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它选择了做减法,宁可少一些功能,也要把核心功能做好。

那么一家企业做大之后是否可以再多做一些事情呢?通常,在自己不擅长领域的扩张是大企业由盛而衰的开始。假如有这样两家企业,一家企业在某个领域的市场占用率做到了绝对第一,另一家企业在10个领域做到了市场占用率第二或者第三,哪家企业会发展得更好呢?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第一家。这就如同在每一届奥运会之后,人们能记住的只有得金牌的人,而不是得了10快银牌的人。

今天全世界市值最大的5加公司分别是沙特阿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苹果、微软、字母表(谷歌的母公司)和亚马逊。它们的市值都超过万亿美元,年收入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但是这5家公司的对产品线都非常短,几乎一个巴掌就能数出来。

做减法是痛苦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从心理感受上讲,做减法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特别是已经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和其他成本之后。最有智慧的人会慎重地开始每一件事,以免耽误自己做最重要的事情,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次之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被分散后,会理智地做减法。世界上那些百年老店,在历史上都经历过做减法的痛苦,但是正是因为他们做了减法,因此可以生存到今天,而与他们同时代的大部分企业都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个人如何做减法

对个人来讲,做减法时该舍弃什么。日本畅销书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给了一个很清晰的原则: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保留相应的东西,放弃那些和你心目中的生活无关的东西,因为你实际上不需要它们。做事情也同样,问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不可能东西南北所有方位都是目标,那样的话只会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有任何进步。和目标没有关系的事情,就应该通过做减法删掉。

个人感悟

我的前东家猎豹移动(原金山网络)之前也是和苹果公司有过类似的经历,产品线很多很杂,基本上都不赚钱,公司的未来也很迷茫。后来在傅盛接手后开始“砸锅卖铁做毒霸”,也就是只专注金山毒霸这一个产品线,all in 金山毒霸。后来让公司起死回生,再后来也成功上市了。这是个我离我很近的一个做减法的例子。

在工作中,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有时候每个月在软件上开发了很多功能,实际上把技术原理搞透彻的很少,大部分的东西就是搞得差不多,功能能用,原理大概知道,但是不够深入。这也是目前我需要改正的地方,正如吴军老师所说:在自己的身份标签之前加上“资深”或者“著名”这样的形容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军《富足》读书笔记——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