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初16中18坚持分享第483天 2021.12,1周三 七期约练第10次,来访者7次,观1次,咨2次
需要和动机:
我们做事的动机都受需要影响。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现在的孩子,给得太多了。不缺,大多是厌烦的状态。
孩子越用越有用,参与,比如孩子小时候吃饭,大人追着、撵着,反而吃的也不是太多。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越低,动力越强。以前的生理需要
先实现最低层次的,先活下来,再追求更高层次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不一定很多人更多的去思考。能自我实现的人很少。
系统观:我们会影响外界,需要提升自己,进而扰动整个系统.。要更好的成长自己,更好的影响到身边的人、家庭、单位等系统。
听课、看书、写分享、实操、被咨询,更重要的还有不断的自我觉察。有情绪的地方,触动了你的需求,也是有需要的地方。所有需要的地方都是看重的地方。
需要,情绪、看重都是连在一起的。又跟认知连在一起。
他自己怎么看啊,怎么想啊,(探讨认知的)什么感受(探讨情绪的),在乎的是什么(探讨需要的)
如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更有方向好动力。
很容易迷茫。浮躁的社会,浮躁的时代。心神容易被扰动
需要时刻的提醒自己。思考和觉察,经常去内省。忙的不是需要的,就容易有情绪。
求而不得,会有情绪。关注已经得到的、做到的、优势、资源等,与问题共存。看看做些什么,会好一些。
没有良好的状态,什么也做不好。
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厌恶疗法:经常有糟糕的情绪,
内驱力、诱因(外部环境、外界的因素)
探讨,会有更多清晰的认识。看法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具体化聊:实际生活中,太容易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生活中经常有的模式。
心理学绝对不是劝他,给他讲没那么难、建议。而是陪着他,逐一的梳理,顺势而为。不要比孩子跑得快。
云手三步法:接住,顺势后退
要想让一个人有动力,得让他缺,心情好,有成就感,能实现、具体多探讨,怎么做,动力就出来了。
能力和人格:必须具备的。
随着年龄变大,智力会下降但经验一直是上升的。
万一有大的变化,需要谨慎,是否是躁狂?
气质:先天的脾气,没好坏之分
性格:后天的态度,有优势之别。受遗传影响很大。遗传非常非常的重要。
不否定后天的努力,达到遗传的最高度。达到智商的最高度。
接受生命的限制,但不放弃努力。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可不好,不要怪他,可能你上学的时候学习也不好。
态度决定命运。我们的人生都是我们自己得到的。
找爱人最好的: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
绝对不要找,价值观不同的。
气质的类型,大多都是混合的,不是单一的:胆汁质(孙悟空、张飞、李逵),黏液质(沙僧),多血质(照顾到各个方面,王熙凤 、猪八戒),抑郁质(林黛玉)。
可以通过后天完善自己。
社会心理学与生活
研究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的心理与行为。
社会功能: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
人如果有症状,但社会功能尚好,可以不用管它,带着症状去生活。
你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努力,会更导致问题的留存。不要把它当成问题。
改变认知,改变看法,重新理解,重新认知。
举例:在低处,周围都是树,很多很多分叉,但越往上走,看似就聚一起了。道上的东西。很多都是通的。越往上走,殊途同归。持续走下去,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更多的风景。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要考虑人和其所处的环境。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未知的态度,非常重要!
好奇、具体化、未知、脉络。
很多的沟通不畅,都是我们站在自己以为的立场。
社会化:
出生之后,就开始了社会化。
学习安身立命之本,终身都在社会化。
老的是心,心不老,永远都不老
最帅东边大爷。不停再突破自己。
不要自证预言,自我暗示。
社会化: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更多的去注意、品德、为人)、树立目标,理想、完成社会角色。
父母给得太多了,管住嘴,管住手,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空心病,没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长远的目标来支撑他的理想。
当人没有太多的意义时候,是很危险的事情。
自我的实现、自我的价值,活着会更有力量,会更有价值。
活出自己的很好的状态!
没有更好的完成社会角色,很正常,不用拓展太远,现在有一些并不代表他以后就不行。
陪伴加等待才会带来成长和改变!家长的联想能力都太强了。
自我实现
高峰体验,兴趣,热爱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罗杰斯提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也就是: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你是谁,你认为你是谁将直接决定你的状态。
举例:戴花的姑娘。她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变了,她呈现出来的状态就特别好的,不一样了,人们喜欢的是她自己本人呈现出的生命状态。
别人喜欢的是你喜欢不喜欢自己。而不是你觉得我现在很有能力,长得很漂亮,我很怎么怎么样……
通过学习,我们是否比以前更多的改变了、修正了自我概念。
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不喜欢你自己,正是因为你不喜欢你自己,你才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你。
过好我们自己,让我们保持一个不错的状态。呈现出的就是很有魅力的生命状态。
我们的自我概念往往源自于我们身边人的评价,如父母、老师、生命中的其他重要他人。我们内化了!说多了,慢慢的就内化了,就会受影响。
没关系的,与问题共存。事情不是绝对的,可能这些我们认为的不好恰恰又成就了我们。
自尊: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我们尊重自己,我们也希望别人尊重我们自己。
未来想要啥,现在要做啥。
低自尊者特征:贬低自己,不自信,无价值感,人际敏感,不愿意敞开心扉,抵制变化。
别往自己身上套,也别往孩子身上套。很容易把片面的、不好的
高自尊者特征:自信,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接纳自己及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对手也能客观看待,愿意敞开心扉,适应能力强。
低自尊可以促使我们更努力。
所有呈现出的不好的点甚至好多的症状,其实都有好的一面,甚至有的症状在当时来说,或者从人生更长久来看,症状往往是当时的一种适应,是为了让你适应当时的一种环境,或者说是你与生命相抗争的勋章。
与症状更好的去共存。会看到背后更多的力量,想更好的心,就能看到了,更多的变化也就出来了。症状反而可能转化为接下来更多的力量。
重新去建构。
哪些会影响自尊:亲子关系 ,正向反馈(受正向反馈的影响),选择参与(选择能完成的,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合理比较(学会恰当比较,跑自己的。)
很多的状况其实都是关系出问题了。去修复跟他人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不接纳、不信任、怀疑自己、贬低自己。感觉父母偏心,不爱自己,一直否定自己,从来都没有欣赏过自己、理解自己等等。
他看重的事,他看重的人。
等等,一系列的关系出问题了,可能会衍生出很多的问题。
孩子被父母打压,很难有高自尊。
多一些正向的欣赏,接纳。
自尊等于成功除以抱负。越成功自尊越高,抱负越大自尊越低。
目标不要定太高,需要小步的去完成,
自己跑自己的,跟自己比较。就像开车一样,没办法一直走直线,但是,我们可以随时去调整。高速上,开着开着就偏了,要时刻去微调啊,生命在随时微调啊。保持觉察,经常约练。觉察就是微调。及时保持觉察,作为心理学人。
选择性的去参与一些事情,不要挑难度大的,挑战性高的,远超出我们的能力的、现状的。因为,抱负太大,成功太低,自尊就低。
选择我们基本OK的,能做到的,自尊就会变得很高。
学习也是的,酌量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