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列传》的读书笔记

      商鞅原名公孙鞅,本姓姬,因为出生于卫国,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公子,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最开始投身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做中庶子这么一个职位,公叔痤还未来得及举荐给魏王,就病倒了。在魏惠王去探望时,就举荐了卫鞅担任自己的职务。然而魏王没有同意,于是公叔痤说不用的话就杀掉他。公叔痤先君后臣,又将此事告知卫鞅,让他赶快逃出魏国。卫鞅认为魏王既然不任用自己,自然也不会杀自己,也就没有逃走。 (公叔痤做事有条有理,先君后臣值得赞赏;卫鞅能够通过魏王不任用自己洞悉其也不会杀自己,可谓聪明,也体现了他的才干。)

        公叔痤死后,卫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就去了秦国。通过孝公宠臣景监求见孝公,通过了三次谈话了解到了孝公的心理,最终选择“霸道”说服秦孝公任用自己。秦孝公在任用卫鞅变法前,卫鞅和秦国的大臣就是否变法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这里不一一摘录,就写两句比较经典的句子:.1疑行无名,疑事无功。.2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在经过辩论后,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左庶长,敲定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在于“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 为了让百姓相信真的变法,卫鞅采取了经典的广告技巧,也就是名的徙木立信。在取得百姓信任后,开始推行变法。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贵族的阻碍,于是就选择了拿太子老师开刀,这也为卫鞅的结局埋下了种子。在此以后变法成功推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变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大事儿,就是迁都咸阳,这也是秦最后一次迁都。迁都之后制定了郡县制,全国设置了三十一个县(这里在秦本纪里记载的是四十一个县)。

      魏国被齐国大败后,失了元气。在这个时候卫鞅建议孝公伐魏。正所谓“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卫鞅在攻打魏国的时候,采用欺骗的手段俘虏了魏公子卬。虽说,兵者诡道,但是卫鞅的做法着实让人鄙视,同时公子卬身为主帅的迂腐也让人可恨。于是秦国尽得河西之地。秦将商、於之地封给卫鞅,从其封姓,卫鞅也叫商鞅。

      商鞅变法得罪不少宗室贵戚。文中记述了一段经典的对话,和变法前商鞅就变法发表的言论一样精彩,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光环似乎落到另一个人身上了,他就是赵良。关于他的事迹没有记述,而这段劝商鞅归隐的对话却堪称经典。引经据典,且就事论事,发表了对变法的不同看法,表明商鞅应该为自己想好退路。这里摘录两句经典句式:1.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然而,终究商鞅没有听取赵良的建议。不久后,孝公去世。惠文王继位,第一件事就除掉商鞅。这里面或许有惠文王的私怨,但我想更多可能是政治目的:安抚宗室贵戚。在这里太史公记录了一个故事,足以说明商鞅变法的效果。商鞅逃亡的路上,要住宿,客店的主任因为没有证件不敢让商鞅住宿,这就是作法自毙。后来逃到魏国,魏国一方面恨商鞅,一方面畏惧秦国就将商鞅送回秦国。最后商鞅在封地举兵失败被车裂。

太史公对商鞅的评价是:“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以上是对全文的一个梳理。现在我个人对商鞅做一个评价。我一直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关键转折点,他从根本上让秦国强大起来了。正如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商鞅对强国范式分析一样,“魏国之强,甲兵财货之强;齐国之强,明君吏治之强;楚国之强,山河广袤之强。” 三者之强,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皆非根本之强。”虽然是为了剧情设计的,不过确实一语中的。我一直纳闷,战国各国都相继出现厉害的君主,如魏文侯,齐威王,赵武灵王等,却在他们之后国家就逐渐变弱了。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商鞅变法采取郡县制,赏罚分明,鼓励农耕,建立军功制。加强中央集权,使秦国能够长期聚集国力,这样秦国在战国中后期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个人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关键转折点之一,在他之后便是秦王扫六合了。

关于商鞅变法留下了一本《商君书》的书,对于商鞅变法做了系统的梳理。感兴趣可以读一读。当然对商鞅变法诟病的也不少,很多在现代人看来确实不人道,但是就当时当地的商鞅自己他所推动的变法是很大的一个举措。正如商鞅所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对于商鞅本人,并没有得到善终,或许归结于太史公所说的“天资刻薄”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君列传》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