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预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两套教学大纲


问题与思考:

1. 许多校长甚至老师,更关注教学的流程,而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所谓领导,就应当把教学和教育工作中那些无法也没有必要预见和规划的东西排除在外,同时把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找出来,把那些不仅可能而且必须科学地预见的东西规定下来。“请联系后文详细说一说这个“最重要 、最主要的东西”是指什么?

答:我认为这个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是:

① “知识的关键点”。

我们在备课时,从寻找知识的关键点出发周密的考虑教材:向学生揭示那些初看起来并不引人注目的阿“关键点”。因为这些关键点之间交织着各种因果关系和其他有机的联系,它们将会使学生产生各种疑问,而疑问可以激发求知欲。关键点是各种关系相互交错、相互衔接的地方。是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只有牢固地依附在人们的旧知识上,才能被人们牢固地掌握。教师必须善于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这些知识联结地越牢固,学生学习起来效果就越好。

② 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

12.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2.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一个所教学科中的“关键点”的例子吗?

答:关键点是各种关系相互交错、相互衔接的地方。是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比如,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的时候,讲到普罗米修斯宁愿被锁到高加索山上受苦也不肯向宙斯认错,我问孩子们:“普罗米修斯有错吗?他应该向宙斯认错吗?”孩子们开始争论,有的说有错,有的说没错。张梓桐就站出来把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领袖宙斯这个人物做了形象分析,张梓桐阅读量很大,他之前读过希腊神话故事,所以他将宙斯这个神分析的很透彻,大家听得入迷。就这样在辩论中、在故事情节中,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勇、无畏、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在这个案例中,“普罗米修斯有没有错?”这个问题,就是“关键点”。

交集点与认知主体当下的认知水平相关,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困惑的,对于另一个人却是明朗的。因此,对于交集点的发掘,既要深刻理解欲待认知的事物(教学内容),又要深刻理解认知主体(学生情况)。唯有如此,才能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问题。这问题如果正好揭示学生当下的认知困惑,就是交集点。也就是说,交集点就是产生好问题的情境。高品质问题乃是交集点的外显。

3.苏霍姆林斯基规定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实际上,整个教育阶段、某一学年或学期,都会涉及包含技能和知识(现在还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你能借以反思自己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吗?你能列出一个或一些关键的技能或概念,并能清晰地写下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吗?

答:我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在备课时没有深刻地理解知识,没有找到知识的“关键点”,在课堂上没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使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听讲,跟上我的思路。不了解学生的困难,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们。

4.培优是许多学校都在做的一项日常工作,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优生的培养,与我们通常所谓的培优,本质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我们通常的培优就是组织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做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多刷题,以便于在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培优是鼓励学生“超大纲”学习。他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这一点有助于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防止学业落后的现象。要防止差生学业落后,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大纲的界限。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优生是某方面特别有天赋的学生,你班上有这样的学生吗?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启发,你认为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充分发掘这些优生的潜能?

答:在我班上有这样的优生,唱歌、绘画、钢琴、科学、写作、体育等方面都有。我会成立学习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孩子在一起学习、钻研、探究,可以做演讲、报告,出诗集、作文集,办墙报、展示他们的作品,举办音乐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差生也会不甘落后。

6.你怎样理解培优与全体教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协调处理这种关系?

答:培优和全体教学并不冲突,他们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且要防止差生学业落后,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大纲的界限。      能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天赋较好的学生对学习较差的、比较平庸的学生的影响,这是一个经常性的精神交往的十分复杂的过程,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活动,学习较差的学生就会被带动起来,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讲预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两套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