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人民共和国——一切都是为了你我:

图片来自互联网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与民生有关的事,总有几条感动你

每年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商讨这一年国家和政府要做的大事,决定了这一年国家的发展方向。这些年来,两会越来越向民生倾斜,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人民越来越觉得幸福满满、干劲满满。集中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讲了今年七个方面工作,有六个方面与老百姓有密切关系。它们是:经济保持恢复发展、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其中的亮点,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

1.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022年贯彻全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4.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5.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6.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7.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8.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

9.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10.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11.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12.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13.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14.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

15.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16.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

17.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18.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19.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20.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21.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22.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3.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24.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25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26.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27.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28.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9.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30.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31.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32.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33.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

34.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35.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

36.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37.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38.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39.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40.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41.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42.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43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44.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45.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46.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4.7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48.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49.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50.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51.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

52.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53.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54.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55.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56.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

5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58.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59.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

60.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61.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62.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63.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64.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65.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66.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67.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68.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69.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70.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71.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7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73.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74.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