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阅读随笔|如何选书?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去书店逛了大半天,却淘回来一堆没有价值的书。今天阅读了《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的第三部分,“一年只选52本书,标准是什么?”才知道,原来问题在于自己不会选书,原来选书也是有方法和标准的。

樊登在书中介绍的选书标准,主要是针对讲书而言的,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如果我们想要讲书,可以按照TIPS原则来选书,T(Tools)是工具。 I(Ideas)是新的理念。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这个标准是“樊登读书”的主编穆云五老师总结的,樊登个人认为,选书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建设性”。

如何甄别具有建设性的图书呢?樊登给我们提供了三点标准:

1.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

2.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3.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具备以上三点之一的书就说明具有建设性。

此外樊登还告诉了我们一些选书的秘诀,比如要看出版机构,作者背景,推荐人,推荐书单,书后参考书目,内容,以及翻译和图书印制质量

如果我们参考这些标准去选书,应该选到的都是好书吧。回想以前我去书店,要么被漂亮的装帧所吸引,要么被所谓的“畅销书”迷惑了双眼,把书带回家才发现,要么没有想象中的好,要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毫无实际意义。

此外樊登还在书中提出,真正的读书学习,是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区。我们不能只读那些我们看得懂、愿意读的书,这样对我们的成长毫无助益。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一年看的书也不少,为什么没啥长进呢?我问她都看了些啥书?她给我列举了一大堆网络小说的名字。我突然想起土豆老师给我们讲过阅读的作用,于是告诉她,这些都属于消遣阅读,充其量只能娱乐自己。她想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就得去阅读那方面的相关书籍。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希望获得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却整天看言情小说,那到最后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而已。

听完我的解释,朋友恍然大悟,可是想了想,她又摇了摇头。她说自己也曾试图阅读那些比较专业的书籍或者世界名著什么的,但是根本看不下去或者直接读不懂。

这个问题樊登在书中也有讲到,但是他说读不懂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固态,比如樊登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读《瓦尔登湖》,发现根本读不下去,直到三十八岁那一年又想起它,重新读了一遍才感觉收获颇丰。读不懂的时候可以暂时先放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读。

樊登还说,即使读不懂的书籍也是有收获的,他还举了邓晓芒教授读黑格尔的《小逻辑》的例子,刚开始也是读不懂,后来读了很多书之后,突然就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

对于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比如我最开始接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里面好多专有名词我都不能理解,但是阅读了一段时间同类型的书籍以后,突然就会在某个时间点上理解了之前看到的那本书上的某个概念。

总之我们选书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些优质的书籍,有建设性的书籍,经过时间的沉淀筛选出来的经典书籍。一时读不懂也没有关系,随着我们的阅历越来越丰富,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这个读不懂的状态就会慢慢发生改变。那些优质的书籍一定会给我们的人生增加很多的助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阅读随笔|如何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