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0一1岁孩子(1)

第二章,从软绵绵到大跨步

我的宝宝需要补钙吗?

强健的骨骼是动作发展的生理基础,骨骼的发育依赖于钙质的吸收。在大部分婴幼儿中,“缺钙”现象非常严重。

有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父母会在宝宝六个月之前就开始为其补钙。而事实上,过量补充钙质反而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减少宝宝对铁和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干扰钠等元素排泄的平衡,对肾功能及其发育不利。

0一6个月的宝宝每天应摄入300毫克钙,而母乳或配方奶粉能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膳食感。既然钙质的获取如此容易,为什么有些宝宝还会有缺钙的情况?实际上,人体钙质的吸收需要一个帮手维生素D。

晒太阳是解决补钙问题的一大手段。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宝宝可以自己生成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制剂也是常用的方法。两岁左右,大部分宝宝可以通过食物和户外活动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2,开心又痛苦的出牙期

出牙时间有早晚

绝大部分宝宝会在四到七个月时冒出第一颗牙。当你发现宝宝上牙龈或下牙龈有发白迹象,或者宝宝吃奶的时候,常常用力咬妈妈的乳头时,这表明宝宝要长牙了。

宝宝牙齿萌出的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来说,宝宝的小乳牙是在六到七个月时开始萌出,通常先长两颗下门牙。

有的宝宝发育快,可能在四个月时就冒出了白色的牙尖。有的宝宝发育慢,要到一岁多才会长出第一颗牙。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宝宝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直到两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萌出。

应对宝宝出牙期的不适

有些宝宝轻轻松松就度过了长牙期,但有些宝宝则可能感到很不舒服,会出现一些长牙期的不时症状。

易躁易怒

牙齿生长带来的不适感会让宝宝变得脾气暴躁,爱哭闹,尤其是出牙前一两天,乳牙慢慢顶出牙龈时,宝宝的不安情绪会加剧。父母可以准备一些磨牙棒或牙胶,让宝宝转移注意力,也可以给宝宝做脸部按摩,帮助他放松脸部肌肉,缓解疼痛感。

流口水

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唾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宝宝口周的皮肤不断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会长出皮疹,甚至粗糙皲裂。

到一岁左右,宝宝的口腔吞咽功能逐渐完善,流口水的现象才会改善。父母可以准备一块柔软的棉布,沾上温水帮宝宝擦去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牙龈肿胀

牙齿萌出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宝宝的牙龈会红肿,疼痛或觉得痒痒的,有些宝宝还会咬东西,咬人来释放牙龈内部的压力。

父母可以每天用纱布沾点凉水轻轻擦拭按摩宝宝的牙龈。夏天则可用纱布包一小块儿冰帮宝宝做冰敷。另外多留心宝宝的举动。有些宝宝可能会咬嘴唇或咬舌头,一定要及时制止,防止宝宝受伤。

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吃奶时常变得烦躁不安,他可能因为很想塞个东西进嘴巴而表现得急欲吸奶,而吸吮的动作又带来牙床疼痛,宝宝可能又会因此拒绝进食。

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凉爽的食物,如酸奶或冰水果。对吃奶瓶的宝宝,可以适当为他把奶嘴孔调大,以容易喝到又不呛奶为宜;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吸吮,也可改为用杯子或勺子喂食。

睡眠变差

萌芽影响睡眠的情况最容易发生在宝宝萌出第一颗牙和磨牙时,疼痛会让宝宝在夜间突然醒来,烦躁难眠。

这时不要急着哄她或喂食,要观察宝宝能否自行安定下来,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请保持耐心。

体温升高

出牙会使宝宝的体温稍稍升高,只要体温不超过38度,且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正常,则无需特殊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需立刻就医。

拉肚子

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拉肚子,但宝宝大便的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除给宝宝喂食一些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外,可暂时停止添加其他辅食,并注意餐具的消毒。

父母可以多给宝宝喂水,若宝宝拉肚子严重,腹泻次数每天多于七次,且大便水分较多,应及时就医。

出牙期的护理

宝宝长牙前,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在喂奶或喂辅食后,让宝宝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如有必要,还可带上指套,或用沾水的纱布帮宝宝轻轻轻拭口腔。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料的奶瓶入睡。母乳或配方奶里的糖分会整晚留在宝宝的牙齿上,从而导致蛀牙。

宝宝出牙后,口腔内应继续使用纱布或毛巾沾水来清洁,而牙齿部分则可使用婴儿专用的软质牙刷清理。给宝宝刷牙不必非得按照一定的方向,只要把食物残渣清理出来即可。

3,适合0一1岁宝宝的动作发展游戏

大动作发展游戏

仰卧起坐

适用月龄:从出生开始。

游戏准备:舒适的毯子。

玩法:如果是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让宝宝仰卧在毯子上,爸爸抓起宝宝头部两侧的毯子边缘,轻轻抬起,放下,如此重复。

妈妈在宝宝对面,与宝宝保持眼神的交流,给他安全感。

障碍爬行

扶站与站姿平衡练习

精细动作发展游戏

移动的丝巾

适用月龄:六个月及以上。

游戏准备:丝巾。

玩法:先将丝巾在宝宝面前晃一晃,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将丝巾藏在拳头里,鼓励宝宝找到露在外面的一端,并将其拉出来。

小小搬运工

推倒重来

手眼协调,眼脚协调游戏

抓泡泡

适用月龄:三个月及以上。

游戏准备:成分安全的泡泡液,吹泡泡的工具。

玩法:父母在宝宝面前吹出泡泡。如果是六个月以前的宝宝,他还不会伸手去抓,他会用眼睛盯着泡泡看,这是很棒的视觉追踪练习,可以感知距离,深度等空间概念。

六个月之后的宝宝会兴奋地挥舞手臂,尝试抓泡泡,并且也开始理解因果关系,“我的手碰到泡泡,泡泡破了。”

追球与接球游戏


第三章,开始认识世界

1,通过感官认识世界

小贴士,视觉训练卡

线条轮廓鲜明,色度对比强烈的黑白色卡,如黑白棋盘,靶心图,人脸图等,适合用作最早的视觉训练。

四到六个月时,宝宝对事物的颜色,形状感知越来越强烈,可以开始加入彩色卡。


2,分阶段培养宝宝语言能力

第一阶段(0一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语言技能的最好方式,是抓住每个机会对宝宝说话,即便他可能还听不懂。不管是宝宝听你说,还是听你与他人的对话,都是他扩展词汇量的过程。

第二阶段(4一8个月):连续发音阶段

4个月时,宝宝的发音和呼吸器官发育逐渐成熟,能发出的声音更加多样。

第三阶段(9到12个月):学话阶段

在宝宝12个月左右,你将因为听到了他的第一句话而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接下来,宝宝的词汇量将越来越丰富。

当他不仅能听懂词,还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说出词时,真正的交流便开始了。

描述你们的日常生活

向宝宝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经常使用的家庭用品,帮助他把词同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

比如,吃饭的时候,问问宝宝:“勺子在哪里?”看着他的眼睛,鼓励他找出来。看绘本的时候,找一找最常见的小星星或小动物。看看他能否在下一页再次指出它们。

积极反馈

对宝宝说:“把球给我。”如果他听懂了并把球给了你,马上积极而热烈地给予回应,对他欢笑,给他拥抱。如果宝宝没听懂,重说一遍,然后举起球向他示意。

3,互动游戏

视觉追踪

听力游戏

小毛毯

适用月龄:从出生开始

玩法:让宝宝躺在毯子上,爸爸妈妈分别抓住毯子的头尾两端,将毯子略抬高,左右轻柔晃动,和宝宝保持眼神的交流。对着宝宝说话或唱歌能帮他更快放松。放回地面时,脚先落地。

第四章,不可忽视的情绪养育

1,养育爱笑宝宝

爱笑宝宝养成记

满足宝宝的需要

宝宝只有睡够了,吃饱了,小屁屁舒服了,才有可能开心满意地笑。另外,丰富的刺激也是宝宝快乐的源泉,包括各种视觉刺激,如夸张的面部表情,突然消失的物体;触觉刺激,如吹头发,敲膝盖,轻咬小手等。

听觉刺激,如唇的爆破音、低低的耳语、夸张的声音、好听的音乐等;社会性刺激,如看大龄儿童踢球、跑、跳等。

扩大宝宝的社交圈

别忘了,宝宝也需要适当的外界交往。请带宝宝外出,与一些亲切友好的陌生人接触。如果见到大一点的小朋友会走会跑,会蹦会跳,看见他们踢球,骑车满草坪的转,宝宝会雀跃不已。

你可以将你的宝宝介绍给在小区中玩耍的其他小孩儿,也可以鼓励其他大一点的小孩儿给你的宝宝唱歌或者展示某样玩具的玩法。

观看学步宝宝玩躲猫猫,会给六个月大的宝宝带来很多乐趣。等到他八个月大时,就会自己玩儿了。

你甚至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儿来家里做客,如果能和邻居家的孩子经常来往,让宝宝们共同成长,这会让宝宝感受到兄弟姐妹般交往的快乐。

爱是宝宝最好的快乐源泉

父母可以每天和宝宝玩儿一些适合他月龄的亲子游戏,充实宝宝的生活。比如,你可以和着音乐的节拍,抱着宝宝一起跳舞,让宝宝躲在摇篮里,静静的听一首优美的乐章,或者为宝宝清唱一首童谣,这些都会让宝宝体验到爱与美好。

欢乐亲子小游戏

挠痒痒

照镜子

跳个舞

宝宝的哭声是需要帮忙的信号

在宝宝生命的头四个月里,不可能因为你报或回应他太多而宠坏他。对一个睡眠和进食模式还没有形成规律的活跃宝宝来说,拥抱,回应他的哭声,当她难受的时候安慰他,都只会对他有益。

毕竟,这时候宝宝的哭声更多的是他需要父母帮忙的信号。

积极回应绝不是溺爱

实际上,积极回应宝宝的需求与溺爱完全是两码事。宝宝时期的需求,基本都是生理上的需求。月龄越小的宝宝,对他的需求满足度就应该越高。

当他的需求得到回应和满足时,他就会感到愉悦,进而是对父母无条件的信任与爱。


3,宝宝会认生

认生源于恐惧

一般在六到八个月时,宝宝开始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当陌生人接近时,他会特别警觉并拒绝其接近。在这一阶段,宝宝不仅害怕陌生人,还害怕许多陌生,怪样的物体和没有经历过的情况。

减少宝宝的陌生人焦虑

提早适应,不慌张

一般来说,四个月以前的宝宝不会怯生,父母要抓住这一时间段,多带宝宝到户外走走,让宝宝接受多种多样的刺激,特别是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熟悉男女老少各种面孔。

比如,父母可以带宝宝参加一些婴幼儿活动,增加宝宝的参与意识,扩大宝宝和同龄宝贝的社交范围,让宝宝熟悉各种面孔,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相处,让宝宝不再害怕。

慢慢调整,不强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0一1岁孩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