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教养》节选

究竟该如何鼓励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呢?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本《优势教养》将给你一个全新视角:换一种思路,或许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

通过它,我们发现,要想让孩子跑赢未来竞争,最好的方法不是全力以赴地去弥补劣势,而是尽可能地发挥他的优势,让优势引领劣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优势教养”。

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天才成长的背后,有一个能看到孩子优势,并着力培养孩子优势的父母。

本书作者莉·沃特斯,是澳大利亚知名心理学教授,墨尔本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创始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同时也是该领域国际公认专家。

沃特斯潜心研究积极心理学30年,她将积极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关注优势的“长板理论”,即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的短板,而是取决于长板,把长板发展更长,就有机会装上更多的水。

本书出版后,沃特斯倡导的“优势教养”和“长板理论”被喻为是最实用的教养方法,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优点,开启了更加积极的、助力孩子成长的新方式。沃特斯也因此被评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评价说:“优势教养是把孩子真正当孩子的教养,是符合人性、道法自然的教养,是真正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心态积极的新时代公民的儿童培育方式。”

说到这,是不是觉得有点相见恨晚了呢?优势教养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接下来,我将送你一个惊喜大礼包,简称为“345优势教养秘笈”,分别是:

3个核心要素,快速找到孩子的优势;

4种核心方法,轻松培养孩子的优势;

5大核心策略,具体应用优势教养;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3个核心要素,快速找到孩子的优势。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给你5分钟时间,写下你能想到的孩子的优缺点,只需写下最先浮现在你脑海里的就行。

好了,现在看看你的答案,在你眼里,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呢?

沃特斯统计发现,多数父母列举孩子的缺点时,信手拈来,很快就能写出一长串,诸如:坐不住、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偏科、贪玩、玩手机、生活习惯不好等等五花八门。

但说到孩子的优点时屈指可数,能写出五六个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这些都是孩子擅长的具体科目或技能,比如,阅读、数学、画画、音乐、运动等。

孩子的优势真的这么少吗?

沃特斯告诉我们,孩子的优势总共有100多种,仅性格优势就有24种。而且优势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技能、能力、兴趣、特点或天赋等。总体说来,可以归纳成两大类:表现优势和特征优势。

表现优势主要是指生理优势和技能,如力气大、个子高、会算术、会画画、会弹奏乐器等,这是我们最容易看到和关注到的。

特征优势,也叫性格优势,主要是指我们性格中的积极面,例如:勇气、博爱、有智慧、有正义感、有自制力等,这些优势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因人而异,从而构成了独特的个性。

另外,沃特斯研究发现,在这两种优势中,性格优势比表现优势更重要,尤其是在解决问题和面对生活挑战时,性格优势起决定作用,但我们经常忽视它,甚至把它当作理所当然,从而错失了帮助孩子利用自己优势走向乐观、坚韧的机会。

我们来看书中一个例子,凯特是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小姑娘,她的人文、艺术课成绩非常好,但化学很糟糕,尤其是元素周期表,怎么背都记不住。每次考试如临大敌,然而越害怕、越紧张,越考不好。

沃特斯建议,与其痛苦地死记硬背,不如发挥她性格优势中的创造力来备考化学,她让凯特用海绵球、彩色管子和布料做一个元素周期表模型。

精美生动的模型做好后,凯特再也没有弄错过晦涩难背的元素周期表,而且生平第一次在化学上得了A,这不得不归功于她的创造性思维。

正如沃特斯所说,“优势教养就是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基于个性的特长和美好的品质,这样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才能更乐观、更坚韧。”

可是,孩子的优势那么多,究竟怎么才能准确地找到孩子的优势呢?书中给了一个非常实用的三要素法:优异表现、充满激情和经常用到。

不过,优异的标准不是完美无暇,而是相比同龄人,孩子超出自己年龄的水平、快速学习的能力或者在某方面有天赋即可。

真正的优势教养就是发现孩子擅长做、经常做而且做的时候满怀激情的事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美的反馈回路:优异表现让孩子对此充满激情,自然愿意多做,而经常用到自然会提高孩子的表现水平,变得越来越优异。

以上是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优势教养,以及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接下来,我们随着沃特斯的笔触,一起来讲解第二部分内容:4种核心方法,轻松培养孩子的优势。

日本女孩福原爱,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她是日本女子乒坛旗帜性人物:3岁练球,4岁比赛,5岁拿下第一个日本全国冠军,10岁成为职业选手,14岁成为日本最年经的世锦赛选手,28岁率领日本女乒在里约奥运会夺得团体铜牌后退役。

在这24年成长过程中,福原爱妈妈的一本练习手册特别引人注目,上面妈妈用心地记录着福原爱的性格特点:非常喜欢乒乓球、不放弃、好强不认输、高度专注力、对胜利的渴望。

可见,福原爱的成功虽有自身天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个能发现她优势,并懂得“对症下药”的妈妈,更好更快地成就了她的非凡梦想。

正如书中所说,发现孩子的优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的优势随着时间不断提升,并创造出更多新的优势。作者沃特斯提出了4种核心办法:

首先,方向正确,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沃特斯认为,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带给人不同的影响。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个性是固定不变的,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变得聪明;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所有的品质均可以改变,只要努力练习,就可以变得聪明。

例如,同样是没做好一项体育运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觉得:“我真是笨死了。”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我学会一项体育活动比学别的东西用时更长。”

碰到挫折和困难,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不断地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会主动想办法,上网查询或给朋友打电话寻求支持,用更多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所以,优势教养,首先要培养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发挥更大的潜力,接受更多的挑战,主动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应对挫折的耐受力更强,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言传身教,家长形成榜样力量。

沃特斯强调,在优势教养中,父母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非常显著,因为孩子一直在观察父母如何运用、培养优势,并用优势应对挑战。

书中讲到了伊曼·纽尔的故事,有一年夏天,他计划带着孩子们去海边旅游,所有的行程都已安排妥当,就等暑期到来。

可是没过多久,伊曼的左脚出了问题,不得不做手术。更恼火的是他刚做完手术,右胳膊又摔断了,手和脚都打上了石膏,行动十分不便,只能坐轮椅。

这一连串的事故对伊曼一家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孩子们沮丧的认为假期计划要泡汤了,因为坐着轮椅去哪都不方便,在海滩上行走更是寸步难行。

但意外的是,伊曼充满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计划不变,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困难总会有办法解决,就这样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出发了,虽然行程比原计划慢了很多,有很多地方无法游玩,但没有一人抱怨,尤其是伊曼用一个手一只脚在沙滩上一步一挪地踟蹰前行时,孩子们被深深感染了。

伊曼的儿子回忆说,每每感到坚持不下去时,脑海里爸爸在沙滩上笑着往前挪动的身影就是他力量的源泉,爸爸坚忍不拔、乐观积极的精神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第三,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发展优势。

书中给出了一种“搭建脚手架”的方法,意思是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并引导孩子把优势用于实现个人的学习成就中,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优势发展更上一层楼。

沃特斯分享了朋友丽莎的故事,丽莎的儿子乔纳森因链球菌性喉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病情进一步恶化成严重的慢性风湿病,心脏和神经严重受损,他每天都在昏睡中度过,腿部痉挛无法站立,就连上厕所都得抱着去。

看着儿子日渐萎靡不振,丽莎开始用各种新奇的方法唤醒儿子积极的一面,她每天做一个标志牌,写上积极向上的运动口号或流行语,挂在儿子床边。

因为儿子的幽默感很强,丽莎就时常加入一些有趣的视频和故事,慢慢地乔纳森能够坐起来、或走上一段较长的路,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看着儿子的变化,丽莎欣喜若狂。

得知乔纳森想骑自行车,丽莎就经常描绘骑上自行车游玩的景象来激励他,经过一年努力,曾经以为要终生吃药的乔纳森奇迹地痊愈了,而且一直都很健康。

恰如沃特斯所说:“搭建脚手架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但不代替他,在他身旁但不包围他,以一种与孩子能力相匹配的方式来推动孩子。”

尤其在面对人生重大挑战时,孩子期待的是父母运用自身优势帮他们变得更强,给予他们明智的、慈爱的助推。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四种核心方法:循序渐进,提高并培养新优势。

书中有位爸爸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有个爸爸的女儿刚上初中,垒球打得一塌糊涂,非常不愿上体育课,她说:“我绝对是个笨蛋,身体毫无协调性。”

爸爸决定亲自教女儿打球,每天放学后,爸爸就带她练习打球。刚开始,他发比较容易接到的球,等女儿可以接住球,有信心后,开始加入一些滚地球。

练习一段时间,再发距离远一点的滚地球,后来距离越来越远,速度越来越快,球在地上弹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最后才发带旋转的滚地球。

经过爸爸循序渐进的练习,女儿的表现让她的队友、体育老师,甚至她自己都大吃一惊,生平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不是天生的笨蛋,她只是需要更多的练习来提高。

这位爸爸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叫“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逐步提高任务难度,让难度保持在孩子能够达到的高度往上一点点的位置,来帮助孩子发展优势,最终达到孩子独立发展时难以企及的高度。

确实,在优势教养中,父母的作用是发现优势,然后积极引导孩子努力练习,最终获得优势发展,取得更高的成就。

用沃特斯的话说,优势发展=能力×努力,二者缺一不可。

仅仅有能力,没有努力的汗水,能力会消磨殆尽;但如果没有能力,仅有努力的汗水,那么留下的不过是汗水。

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相对于着力改正缺点,努力培养其优势的孩子会表现更好,因为一味地在并不擅长的领域努力,希望把不擅长变成拿手绝活,那是难上加难。

以上是第二部分精华内容:4种核心方法,轻松培养孩子的优势,我们知道了优势发展的公式,优势发展=能力×努力。接下来,我们讲解第三部分内容:5大核心策略,如何具体应用优势教养。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风雨、遭遇挫折,教养孩子更是如此。就像有人说的,养育孩子就像是游戏中的升级打怪,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关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挑战的难度究竟都有多大。

尤其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性格和优势都会随着年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更,教养孩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在具体应用优势教养时,应该如何应对呢?沃特斯总结了5大核心策略:

策略一,三思而后行,学会调整情绪

沃特斯再次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8岁儿子尼克特别喜欢骑自行车,但他总是随意地往车道上一丢,不管沃特斯怎么提醒,一连几周他都这样。

这天尼克又把自行车放在车道在,沃特斯非常生气,一进门就严厉批评他,原本见到妈妈回家笑脸相迎的尼克一下子脸色变得很难看。沃特斯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决定换一个方式,去发掘儿子回家后表现出的优势。

第二天,沃特斯装作没看见车道上的自行车,笑着走进家门,她发现儿子把午餐盒打开,放在水槽边,还把球鞋整齐地放在鞋柜里,要知道鞋子的摆放也曾是让她头疼不已的“问题”。

看到这,沃特斯上前抱了抱儿子,表扬他做事越来越有条理了,能把午餐盒清空,把球鞋收好,然后平静地要求他把自行车放好,明天也记得照做。没想到接下来一天,尼克果真做到了。

所以,要想真正地帮助孩子,必须冷静思考、心平气和地处理,这样孩子才会乐于接受,愿意改变。

如果情绪失控,沃特斯建议最好是休息一段时间,做两分钟的呼吸练习,或者花时间回想一下孩子的优点,这样情绪就能慢慢回归平静。

策略二,把握好分寸,合理使用优势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急,优势教养亦如此,父母要巧妙教会孩子把握好优势的使用分寸,根据情况强化或者弱化某一项优势。

我们来看书中一个例子,米娅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姑娘,她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总是不停地问问题,而且总也问不完,让人不胜其烦。

妈妈知道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对不断学习、增长智慧有很大帮助,武断地批评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但如何让孩子掌握分寸感呢?

沃特斯告诉这位妈妈,可以建议米娅换种方式保持好奇心,不用非得说出来,周围还有很多事物让她探究,比如研究人的肢体语言,分辨别人是开心还是不耐烦。

很快,米娅学会了如何分辨人的肢体语言,也学会了与人交往的分寸感,而她的好奇心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问题。

正如书中所说:父母以为的“问题”,实际是优势的反面,只要教会孩子用新的方法来调整或合理运用优势就可以了。

就像米娅,她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问问题,什么时候要保持安静,一旦情形不对,她会选择别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例如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

策略三,多正面鼓励,远离负面行为。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所接受的表扬与取得的成就带给他的愉悦感和他的积极性息息相关。

所以,用优势教养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关注孩子的优势,通过从优势出发的表扬,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来看看从优势出发的表扬与普通的表扬有哪些不同。

例如,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们一般会说:“这次考得很好,干得漂亮,真棒!”

然而从优势出发的表扬则会说:“孩子,你这么努力,而且有好奇心,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这次考试,现在你的努力有了回报,我们要庆祝一下!”

对比两个表扬,你会发现从优势出发的表扬里提到了孩子的努力、好奇心两个优势,还表扬了孩子长时间准备考试的行为,一句话肯定了孩子的行为,又让孩子记住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更明确、更有效。

好了,现在来看看策略四,灵活多变化,巧用优势替代

沃特斯的女儿埃米莉特别活跃、没有耐心,老师批评她在课堂上话多,每次写完作业后,就开始跟同学说话,影响课堂秩序。

起初,沃特斯让女儿学会耐心等待,但不管怎么劝她就是没办法静下来,最后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沃特斯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一再要求女儿克服没有耐心的缺点,只会加剧孩子的反感,沃特斯决定放大她的另一个优势爱学习、善良、愿意与人合作来改变这个不足。

沃特斯告诉女儿,等同学写完作业,让同学感受到成就感,像她一样热爱学习,这是对同学善良的表现;而不扰乱课堂秩序,是对老师表达善良和合作。听完妈妈的话,埃米莉立即就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老师还表扬她进步很大呢。

就像书中所说:“一个园丁在养花时,如果只关注除草,却没有注意施肥,恐怕很难等到鲜花盛开的那一天。”

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长处,用优势巧妙地替代不足,所谓的缺点将不再是缺点。

最后,是策略五,直面劣势,三分法应对缺点

沃特斯强调,优势教育并不是回避或忽视缺点,而是父母用更真诚、更开放的态度与孩子讨论劣势并予以纠正。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法:即事先告知、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

事先告知是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地提前告诉孩子将面临的情况;事中控制是明确地向孩子提出问题,帮助孩子做好准备或直面缺点;事后检查是跟孩子讨论已经发生的事情,理清事情的发展脉络,就以后如何改进达成一致意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沃特斯要带女儿去很远的地方玩,但女儿缺乏耐心,出发前,她就对女儿说:“我们要开一小时的车,路上会堵,我知道这让你懊恼,但着急也没有用,我们还是走不快。”

行驶途中,女儿有点急躁时,沃特斯对她说:“又到了考验你的耐心的时候了,现在深呼吸,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着急不能改变车速,不能让其他挡道的车消失,所以着急只会让你更焦躁、更生气。”

事后,沃特斯问女儿,“今天路途中是什么情况让你有急躁的感觉?你觉得哪种优势可以帮你更好地控制自己?你觉得下一次会有什么改进的办法?”经过多次三分法的探讨后,女儿的耐心越来越好。

沃特斯特别提示,使用三分法可以有效应对孩子的缺点,但不会立即见效,孩子也不可能马上来个180°大转变,很快就把缺点变成优点,但只要坚持,一定会见到成效。

正如电影《林肯》中说的那样:“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但它没有告诉你途中会有深坑、沼泽或其他自然障碍……最重要的是正北方。”

只要一直按照优势教养的方向,就像罗盘一直指向正北方,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总会找到越过深坑、沼泽和其他自然障碍的办法,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正如《优势教养》书中所说:“父母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孩子,而孩子也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当我们眼里都是缺点和漏洞时,满心便充满哀愁和惊恐;当我们关注优势和正面时,全心便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势教养》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