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北大博客诗联事件”与格律诗

再说“北大博客诗联事件”兼说格律诗

文/一夫鲁白

先来看一段网文:

昨天(一夫:7.6),北京大学卖弄了一把学问,用两句诗为今年的高考学子打气:“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结果有好事者把这首诗的后两句贴了出来:“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然后,然后北京大学就删了文章  !

[捂脸] [捂脸]

一时间,百度上跟帖无数,查看之,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北大的帖子删了,“好事者”的狗尾续貂兴许还在,百度上的众说纷纭“有图有真相”,感兴趣的朋友自可以一探究竟。

鄙人除坚持昨天临屏所述观点(网络是不可信的;百度也不可全信,特别是“你问我答”;“一乐而已”不是不可以,弄学问比如古典诗词则必须“打破沙锅问【纹】到底”!)之外,这里还想说三点:

1.北大是不好“黑”的,她毕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高等学府,不大可能犯低级错误!至于删帖,我想是为了不引起更大的误会和麻烦“不得已而为之”,这都是“好事者”之图“惹的祸”。

2.所谓的北大引诗句联和续诗联,其实(格律)是很蹩脚的、值不得推敲的!——

须知少时凌云志,

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

依旧名利两无收。

其平仄是:

平平仄平中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仄仄中平中,

平仄平仄仄平中。

你会知道,时、月、跎、旧之平仄都是出律的;况且又多处“用中”,难免会出现用之不当而出错(还好,这里好像不错)!

3.原诗是合辙押韵的,格律是中规中矩的,比如尾联——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我想,“凌云志”绝非北大博客之志,而是“好事者”的想当然和一知半解,或者他跟本就没读过“拏云(手、志)”,其实,“拏(拿)云”在唐诗宋词元曲里都出现过,其意思与“凌云”有相同更有不同,且词的雅更胜一筹。

还好,“好事者”的古风(古体诗)还是有诗意的,是不错的、“有水平的”,比“因律害意”、生造词句,写狗屁不通、令人生厌的某些“诗人”强多啦![呲牙]

2020.7.8am“与你同行”文友群临屏

附:清.吴庆坻《题三十小像》诗全文、释典及检测

食肉何曾尽虎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卅年书剑海天秋。

仄平平仄仄平平

文章幸未逢黄祖,

平平仄仄平平仄

襆被今犹窘马周。

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是汝才难用世,

仄仄仄平中仄仄

岂真吾相不当侯?

仄平平中仄中平

须知少日拏云志,

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许人间第一流。

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原文,通篇用典。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虎头食肉,犹言有富贵之相的人荣华富贵。

宋苏轼《闻乔太傅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马革裹尸真细事,虎头食肉更何人。

唐孟浩然《自洛之越》诗:“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唐代罗隐《游江夏口》:黄祖不能容贱客,费祎终是负仙才。取自三国,江夏太守黄祖杀名士祢衡。

宋代喻良能《古风一首奉送淳叟太博通守豫章》:致君未觉贾谊疏,济时尚嫌马周窘。马周是唐朝宰相,家境贫寒,有唐太宗四请马周的典故。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唐代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宋 · 虞俦《挽吏部石似之 》:材大难为当世用,文高犹有后人传。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唐代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宋代钱惟演《对竹思鹤》: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作者钱惟演,历史上附从权相丁谓,依附刘妃,力拥刘妃为后,并在真宗病重时主张皇帝崩后由刘后听政。在这种利害关系之上,他与丁谓、刘妃结为姻亲。作此诗前后,刘后崩,他又迎合仁宗之意,主张以刘后配祀真宗。因此为正直的朝士所不齿。

从中,我们看不到作者本人的巧思成文,完全是对于各类典故和经典诗句的辗转腾挪,凑成一篇诗文。

这并不是说,作者本人的才情不行。而是说,诗文经历过唐宋两代的反复咀嚼和锻炼,已经耗尽了文言规则中的巧妙意蕴,而难出新意。

诗之用典当合时宜

清朝诗人作诗尤爱用典,这首也是如此。

首联前一句用“虎头食肉”之典,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但无富贵之命。“书剑”代指学业事业,海天之秋,则是一幅凄凉之况,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的黄祖,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

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有“四请马周”的美谈,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马周入朝之后,节节高升,官至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礼部尚书,不过早年他却非常窘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颈联则是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这里也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李广百战而不能封侯,恨道:岂吾相不当侯邪?难道我这个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吗?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有了封侯的功绩,但没有封侯的结果,这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因素。

尾联则是想起自己少年曾立下的大志,上文已经释义。

整首诗就是一首典型怀才不遇的情感,是作者落榜之后的愤懑,诗人也是在光绪十二年中的进士,已经近三十岁了,用这样的诗来祝福高考学子,也难怪网友觉得晦气。北大公众号也是感觉不妥,在第一时间删除更改了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说“北大博客诗联事件”与格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