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爱,再在行动自由中建立规则与秩序 ——记录2 洒水车

题记:我并非完美的母亲,我的孩子也并非完美的孩子,甚至之前的我们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我们逐渐开始走在路上,相互成就,彼此成全,我相信在路上,就不远。所有的记录仅基于现阶段类的认知体验及总结,不具备永久代表性。

秩序感的建立在于她的行动是否是自由的

事件:女儿拿了一件有点脏乱的玩具放进了喝水的杯子中,她觉得很有趣,拿着脏的浸满水的玩具开心地拿给我看。

“妈妈,你看”

“萌萌,妈妈感觉这个小车放进水杯好好玩的样子,你觉得好不好玩呀”

“好玩呀好玩呀妈妈,妈妈也觉得好玩吗?”

“是啊妈妈觉得好有趣的样子,你看,这个玩具是挖土车,都变成洒水车了”

…..我们的笑声

“这么好玩的洒水车,萌萌感觉它有什么不一样吗?”

“好像有一点脏”她拿着瞧了瞧,再次肯定“妈妈,好像是有点脏呢”

“是啊妈妈也觉得有一点脏,那宝贝能不能拿去洗一洗,让它变成一个干净的车再来洒水呢”

“好呀好呀,我最会洗玩具了”

结果:高高兴兴地搬起小板凳,垫着脚放开水龙头,拿起玩具自己清洗,体验了所有过程。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来假想一下另外一种结果。

事件:看到把脏的玩具放进水杯里的大人

处理手段:1、呵斥行为错误;2、直接制止

结果:孩子快乐的情绪不被看见,孩子与家长之间无法产生连接,不允许接触,则彻底失去体验过程,越压抑,越好奇。

总结:在我了解过的许多人群当中,大部分是大人害怕收拾烂摊子,而终止或呵斥了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处理不仅让孩子终止了体验,并会生出需求是不被认可的想法,要么越阻止越好奇越调皮,越要尝试,越贪婪;要么越呵斥,越压抑,越胆小脆弱,表现出“乖”,越不将心中所想与父母分享,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那些孩子表达了需要,第一时间没被用爱去接纳,直接呵斥或阻止的方式中,比如吃东西,不看电视,是不是越阻止越阻止不了,规则并非不能有,但要在孩子的需要先被全情接纳,再去自发建立,这是我观察萌萌及自己很多年自身经历中体验来的感受。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后,孩子会突然反叛,父母会感慨焦虑说为什么从不与我们交流,他小时候不这样的之类的话,却从没想过,当孩子想要与你分享交流时,曾经的我们也是这么对待他们。

那么为什么我们那么对待她们是合理的,她们这样我们会认为她们不懂事不乖不合理呢?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追求自由意志的,本我意识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苏醒,当他们本我的意识越来越强大,会将小时候未能满足的所有欲望一一外求回来,会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去呈现出来。

对待孩子和对待事业一样,应该都需要空杯心态,父母唯一需要学习的,就是让自己“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让父母放下头脑中的想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想法多半源于我们出生后乃至步入社会后的各种改造,经原生及后期处理加工后的我们,曾经父母应对我们的处理方式中很多行为模式就会变成现在我们现在回应这个世界的方式,用加工后的思维去面对空杯的孩子,是不对等的,如果对自己没有勇气去强有力的体验、纠错、自检及总结,惯性思维会轮回一代又一代,因此,摆脱惯性头脑,是极其艰难的一个自我剥离过程,但我始终相信,我们有另一种可能,完全活出自由,成为一个有能力爱自己和爱孩子的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去爱,再在行动自由中建立规则与秩序 ——记录2 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