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504天 2022-08-30
第一单元: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是判断意识障碍的重要依据
1、 注意减弱(普遍减弱)
患者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致易疲劳、不集中、记忆力受损 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
2、 注意狭窄(局部变强)
患者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
多见于意识障碍、应激障碍、及智能障碍。
二、记忆障碍
记亿的三个阶段:识记、保存、再现和回忆都可能存在问题
1、 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常见于轻躁狂状态和偏执状态。
2、 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早期表现为近记忆减退,可见于痴呆病人、神经衰弱、正常老年人(老年人的三大特征:怕死、爱财、亿当年)。
3、 遗忘——回忆的丧失,病人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
(1) 顺行性遗忘,即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
(2) 逆行性遗忘,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心因性遗忘:心理因素引起
4、 错构(错误的构成)
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进行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
如,对过去事件发生的地点、情节、时间发生错误的回忆,特别是时间易发生错误回忆。多见于酒精中度性精神障碍和脑外伤性痴呆。
5、 虚构(虚拟的构成)
病人以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填补他所遗忘的那段经历,其内容生动,带有荒诞色彩,极易受暗示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三、智能障碍
1、 精神发育迟滞(迟缓停滞,先天)
2、痴呆(后天)
4、 自知力障碍(对自己正常与否的判断能力)
自知力: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自知力是精神科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
1、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 情感高涨
精力过于充沛、感觉过于良好、心境特别愉快、感染力特别强(性欲亢进、食欲增加,易激惹)。特别自信、自负,花钱特别大方。情感变化与环境保持联系,但稳定性差。多见于躁狂发作(单纯的躁狂很少,一般伴随抑郁,形成躁郁症)
(2)情感低落自我评价低,不自信,愉快感缺失(内心体验未缺乏,也就是内心能体验到其他情绪、情感,但没有愉悦感)。言语减少,动作迟钝,缺乏活力,不与人交往。轻者表现为情绪低落;重者悲观失望,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兴趣,自卑自罪,常有自杀观念和行为。多见于抑郁发作。
(3)焦虑(指向未来)
在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患者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心悸、出汗、胸闷、四肢发冷及震颤等(往往很多地担心就是焦虑)。
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精神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濒死感、失控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很多因为怕死,越怕死越有濒死感)
(4) 恐怖(指向现在)
特定的情境下或某一特定事物出现时,产生的与处境不符的紧张、害怕。
明知道不用惧怕,但无法摆脱和自控(通过长期学习,可以让我们遇事情绪越来越安稳、越来越淡定,处变不惊)。
并伴明显的自主神经紊乱症状。正常人有时也会出现此症状。
多见于恐怖性神经症,也可见于分裂症或神经衰弱早期。
2、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意识上)
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2)情感淡漠(反应上)(内心有体验,但没有反应)
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件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3)情感倒错(颠倒错乱)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情绪刺激明显不相称。
3、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 情感脆弱
患者常因一些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件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且无法克制,多见于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2) 易激惹(容易激怒惹火)
患者容易因一些细小的事件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躁狂发作
(3) 强制性哭笑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且患者对此没有任何内心体验,说不出为什么要哭和笑(笑的比哭难看)。
(4) 欣快(“傻乐”)
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患者常面带傻傻的笑。多见于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通常指毅力,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意志影响行为。
1、 意志增强
与精神障碍特点紧密相关的意志活动增加。如,患者在被害妄想的支配,反复上诉控告;在夸大妄想的支配下,日以继夜的从事无效的发明创造;在躁狂状态下,病人终日忙碌,不知疲倦,但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和躁狂状态。
2、 意志缺乏(常不可理解)
表现为病人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个人生活极端懒散,不讲卫生。严重时连本能要求也会丧失。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及痴呆患者。
3、 意志减退(一般可以理解)
指患者意志活动减少。常见于抑郁症患者、意志低下患者身上。前者由于情绪低落,病人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不愿活动。(想做,但感觉自己做不了,感觉没意义,所以不想做)。 后者则缺乏相应的情绪基础。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人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并和周围密切配合。病人的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
常见于躁狂状态。
2、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人的言语活动增多与思维情感不协调,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无目的,不可理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紧张型。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迟滞)
1、木僵(像木头一样僵硬)
病人意识清楚,言语动作受抑制。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僵住不动,对体内外的任何刺激不起反应,流口水,不自动大小便,面无表情。
2、蜡样屈曲(蜡人)
在木僵严重的病人中,病人的肢体可任意摆布,如同蜡塑一样长时间固定不动。如空气枕头,不吃不喝,尿液渚留。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如电影《心灵点滴》《妙手情真》)
3、 违拗(完全不合作或抵抗合作)
病人对别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不仅不执行,反而加以抗拒 主动违拗 被动违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4、 被动服从(绝对服从)
患者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是完成别人所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会使他难受,患者也绝对服从。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缄默(不说话)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人交流。多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
6、刻板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是指病人持久地、简单地重复一种单调的、不具有任何目的意义的动作(或简单重复某一句话)。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7、模仿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发生)
是指病人无动机、无目的、机械地模仿周围人的动作。
多见于分裂症紧张型。
8、 意向倒错(颠倒错乱)
患者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患者的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所理解。如患者吃粪便、喝尿、喝痰盂里的脏水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9、 作态(故作姿态)
指病人做些愚蠢而幼稚的动作和姿态,并不离奇,但使人感到好象是故意装出来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10、 强迫动作(反抗无效)
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患者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没有必要,并努力克服,但没有用,患者因此而感到苦恼。多见于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