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终结性评价与课程的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短缺之类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再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本身进一步渗透于社会机构之中,因此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多侧面把握科学的需要日益增长,因此,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在逐渐扩充。

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是改进课程、谋求教学最优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终结性评价与课程的改进,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在该单元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学生所达到的目标,进行单元整体的评价,便是“终结性评价”。不过单元教学是学期、学年的一个过程,倘若联系该单元开始以下单元的教学,那么这种终结性评价可以说是该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要揭示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形成状况。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与理解、能力与态度、情感。作为学生整体水平的评价则要揭示在每个阶段上哪种程度的学生达到了目标,在单元的哪一阶段遇到了障碍等等,把握每一个学生详尽的学习状况。同时从评价结果反思整个单元,可以揭示各阶段的教学及其教学方式的适应性。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成为教师反思和改进下一步教学的有效资料。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可以通过从不同视角设定的评价项目及其成就度,分阶段地揭示学生的进步过程,成为改进教学的有效资料。例如,日本初中的理科课程,从下列四种视角提出了评价尺度:

1.知识与理解的评价尺度。第一领域(物理、化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能理解有关物、质与能量的事物、现象的原理、法则,形成基本概念;第二领域(生物、地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理解生物及其周围的自然事物、现象的原理、法则,形成基本概念。

2.观察与实验技能的评价尺度。第一领域(物理、化学):熟悉有关物质与能量的事物、现象的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琢磨适于解决问题的观察、实验的方法与装置,能进行观察与实验;第二领域(生物、地学):熟悉有关生物及其周围的事物、现象的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琢磨适于解决问题的观察、实验的方法与装置,能进行观察与实验。

3.科学思维的评价尺度。第一领域(物理、化学):能发现有关物质与能量的事物、现象中的问题,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发现规律性,能说明自然现象,掌握方法,在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上把握事物。第二领域(生物、地学):能发现生物及其周围的自然事物、现象,通过发现自然、探究自然的过程发现规律性,能说明自然现象,掌握方法,在一定的时空关系上能动地把握事物。

4.对自然的兴趣、态度的评价尺度。第一领域(物理、化学):对有关物质与能量的事物、现象有兴趣,能主动地展开探究自然的活动,同时形成有效地活用物质与能量的态度;第二领域(生物、化学):对生物及其周围的自然事物、现象有兴趣,能主动地展开探究自然的活动,同时关心环境保护,形成尊重生命的态度。

对于我国教师来说,确立起教学与评价活动一体化的观念恐怕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谓“一体化”,是指借助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相互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探讨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为修正和改进教学服务。就是说,通过评价活动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而不是为评价而教学。借助评价,不仅要测量教学的效果,而且要揭示学生受挫之处,找出问题、改进教学。这原本是一条极其简明的逻辑,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往往被扭曲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五)——终结性评价与课程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