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第一部分:《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执教者:吴漪婷  班级:四(六)班

一  激趣导入

1.  游戏导入,盲盒拆拆拆

根据图片来猜人物,分别是夸父,嫦娥,后羿

2.  这些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呢?

都是神话人物,引出课文的主角夸父。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盘古开天地》,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课题?

从题目就可以读出故事的人物和地点。

2.  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组:睁开   翻身   劈过去     强调“睁开”的后鼻音和翘舌音    和动作有关的词语

第二组:四肢  躯干   血液      读准多音字“躯干”“血液”  和身体部位有关

第三组:混沌   黑乎乎     描写开天地前的景象

出示图片,读出画面感

3.  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找到依据,概括出两个四字词语:宇宙混沌  盘古沉睡

(方法教授:根据信息,就可以把长长的一段话概括成短短的八个字)

4.   请学生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48页,把相应的段落标到插图的旁边

5.   这沉睡的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开天地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学着用刚才的方法来概括每张图片

5.1总结方法:划句子,圈关键词,概括词语

5.2要求:默读课文,将盘古做了什么,宇宙或天地有什么变化用横线画出来,并圈出关键词,筛选概括成两个四字词语

学生圈画,老师巡视。将黑板贴给几个概括得较好的学生,用粉笔写到黑板贴上,张贴到黑板上。

6.  交流

图二  学生比较“盘古醒来,天地分开”“鸡蛋劈开,天地分开”,说说醒来和分开哪个词语更重要。明确劈开更重要,修改成“劈开鸡蛋,天地分开”

图三   顶天立地,天地成形

图四   身体变化,创造世界

学生对照黑板贴上的内容进行修正

7.  总结

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写,宇宙混沌,盘古沉睡是起因,劈开鸡蛋,天地分开和顶天立地,天地成形是经过,结果是身体变化,创造世界。

请学生结合黑板上的内容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三  精读课文

1.  快速浏览课文1-4段,把你觉得神奇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  学生分享

生1:盘古能睡一万八千年很神奇。因为我自己只能睡十个小时,盘古却能睡这么久。

师:这位同学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盘古的睡眠时间进行比较,感受到盘古的睡眠时间之久,很神奇。

生2:我觉得宇宙是有边界的很神奇。

师:这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科学小知识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生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降一丈。我一天长一厘米都很难,盘古竟然每天都在长高,很神奇。

师:一起读这个句子。盘古撑着天和地,仅仅是一天吗?仅仅是一年吗?他可能会经受怎样的苦难?

生:被风吹雨打,不放弃。

师:支撑着盘古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呢?

生:为了后人,为了创造世界的决心。

生4:盘古睡了十万八千年,还能活着,很神奇。

生5:轻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这里面出现了四组反义词。读了这样的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述说画面,请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读。

生6: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你们能用斧头劈断什么呀?

生: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可以掰断铅笔。我可以用斧头劈断铅笔。

生:我可以用斧头劈断泡沫。

师:可是,盘古却能用一把斧头劈开天地,很神奇。一起读出劈的力量,感受它的神奇。

3.  学到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呢?

坚定,有毅力,勇敢地盘古。

4.  拿出课前发的学习单,学习单上有两篇神话故事的选段,比较它与课文中的神话故事的异同之处。

人物的本领都非常神奇。都有共同的精神,都是为后代造福。情节都非常的神奇。


四  推荐阅读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有很多神奇的神话故事,推荐同学们阅读,再次感受神话的神奇。


第二部分:关于这堂课的思考

听完吴漪婷老师执教的这堂《盘古开天地》,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与启发。这堂课,吴老师上的很扎实,层层深入,从字到词再到句,在文字间反复的走,不断地读和品析,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也理解了文本。这趟课,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吴老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堂好课。我从以下五点来分享我的思考:

1. 导入有趣味

精致的ppt上的三个大礼盒,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大礼盒还是兴趣盎然的。吴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好的开始非常重要。并且,导入是与接下来的课文密切相关的,又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相契合,调动了学生相关的学习经验,对于之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2. 词语教学扎实

吴老师将要教学的词语进行分组,分别按照动作,身体部位和开天地前的景象进行分组,重视学生的发音指导,翘舌和后鼻音,多音字,又自然而然的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选取重点词语进行教学,抓住重点,减少学生的记忆容量,增加学生的识记效果。

3. 教学过程重视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重点教给学生概括得方法,教会学生将长长的一段话概括成凝练的四字词语。学生掌握方法后,吴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学生的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方法。

4. 课堂生成有法

吴老师的课堂生成能力很出色。面对学生的回答,吴老师总能用合适的词语进行归纳和总结。吴老师的语言简练雅致,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如其分的总结,比如,“将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盘古的睡眠时间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科学小知识”等等,这样的归纳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是从什么方面回答的,对学生的成长是有意义的。

5.开放性问题激发思考

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吴老师通过提问“把你觉得神奇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一写批注”。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后找到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展开交流。学生的回答丰富多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吴老师会穿插一些教学点,在一些神奇之处深挖,加入理解和朗读,去更深地体会文本,体会神奇之处。学生在发散的回答神奇之处后,吴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集中的问题“你读出了怎样的盘古”,将学生的思考进行整合。

总而言之,吴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优秀的示范课,给了我很多教学上的启示。教学,要扎扎实实的教,要落实听说读写,要在教学中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古开天地》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