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

今天回娘家的日子。早饭后,沐浴,涂抹,精精神神回娘家拜年了。

路上真是车水马龙,想起小时候大年初二回姥姥家,那时天总是很冷,套上马车,先铺上麦秸,再铺上席子和厚厚的被褥,敞篷的车厢里坐着几个小娃,缩在被窝里,都是鲜亮的新衣服,妈妈一针一线纳出来的棉鞋,放在席子下,车屁股或者车前头是个竹篮,里面有一块十斤左右的礼肉,一把粉条,一棵白菜,几盒果子,上面用干净的枕巾盖着,为防止被褥等物颠簸下来,车屁股后有一条躺下的长板凳堵着……,大致如此吧。

马车,礼物,大人,小孩儿安置就序,男主人在车前头一边安坐,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扬起鞭子,嘚儿,就出发了。

一路颠簸,或者泥水坑洼,或者碾实的脏雪,咯吱咯吱响。终于到姥姥村了,姥姥提前安排某个孙子远远迎着,指点我们走哪儿不会被伏击,村里都有闹女婿的习俗,劫路要烟,说笑打闹一番,到姥姥家,舅舅迎过来,骡马卸套下鞍,牵到他家牲口棚里食槽前,喂草料喂水。其他人帮忙把我们从被窝里扒出来,给我们穿鞋子,抱下车,进屋,烤火,烟熏火燎的低矮房子,像垂暮老人。大人们发压岁钱,包饺子,说话,我听不懂,也没兴趣听,柴火冒烟,呛得人直流泪咳嗽。

其实打小就不爱走亲戚,因为怯生。大人说笑,我只能无趣地坐着,但是又觉得作为过年的重要一天,也很期待。因为初二,大家都去姥姥家呀!哪个孩子如果没去,那不知道是犯了啥不可饶恕的错呢。

吃完饺子,大人收拾,表姐表哥们来姥姥家,和他们姑姑拉拉话呀,压岁钱又一波,多少呢,一块?两块?三块?超不过五块吧,转手交给妈妈:妈,给你钱,你放住,开学给我买本儿。这都是来之前训练好的,当然博得大人们的称赞:咦!啧啧,看多懂事吧,真是长大了呀!大人口袋里准备的压岁钱如果够发放,就会让我自己装口袋里放一会儿,如果不够,就接了孩子的钱周转资金。

那时虽然小,也觉得好假,更不喜欢走亲戚。

大人扯半天闲话,该问候的都问到了,就启程返家,竹篮儿里,会有回礼,或者一盒果子,或者蒸的馒头枣花儿馍包子等。和来时一样,套车,孩子们脱了棉鞋缩被窝里,和街坊邻居打招呼,鞭子一扬,走着。

出了村儿,大人开始搜刮孩子全部压岁钱,计算汇总:今天发出去了多少,收了多少,

仍是一路颠簸,我在温暖的被窝里睡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年初二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