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同事休了一天班,去逛街买衣服。
第二天我问她:“你又买什么东西了?”
“可别提了,我昨天就准备去买个羽绒服,结果又买了一双鞋,最可恨的是,我回到家之后,发现我还有几双新鞋没有穿,我老公又跟我吵架,说我败家,气的我半夜都没睡着觉!”
我笑笑:“你自己有几双鞋你不知道吗?”
同事说:“我哪知道啊,家里的鞋放到哪都是,衣柜里也有,鞋柜也有,就连客房床底下,我都塞了两双!”
“每次我去买东西,都觉得家里没有了,买了一大堆,但是我老公不知道从哪翻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为了这事,老公天天和我吵架,说我乱花钱!”
看这篇文章的你,在生活中会不会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衣柜里的衣服堆满山,但是每到换季的时候,又觉得没有衣服穿;
餐具放到哪都是,厨房都不想进,更别提一日三餐,正常做饭吃饭了;
着急上班,但是没有干净的衣服,无奈,只能从洗衣机里拿出来还没洗的衣服,接着穿。
这一件件看似小事,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家庭矛盾大战,终会爆发,影响家庭关系。
而影响家庭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就是你不会断舍离。
什么是断舍离呢?
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就是说,
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更开心的方法。
“断”,就是物要有用,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之所以我们现在会说到断舍离,是因为家中的东西特别多,但是,如果我们从源头上控制这些不用的东西进入家中,那么我们就做到了“断”。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现象?
原计划出门逛街是给自己买一件外套,但是,旁边的鞋店正在打折,99块钱2双,于是,你一头扎进鞋店,提前备货,春夏秋冬各来一双。
等到第二年能穿这双鞋的时候,你已经不喜欢它了,但是这双鞋在你的家里,占了一年的空间。
“舍”,是指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就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去年,我妈还留着我初中的时候穿的衣服,过年的时候,收拾好了两大箱子,全都送给我的表妹。
这些衣服对于我来说,现在已经穿不了,放在家里就是破烂儿,但是对于我的表妹,她正好能穿,对于她就是有用的。
“离”,是指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展现出它的美感,放下对当下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冬天来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没有过冬的衣服穿,再次买买买,可是衣柜里明明已经塞满了衣服。
这件红色的羊毛绒大衣,是以前结婚的时候买的,现在身材发胖了,没法穿了;
那件白色的羽绒服是前年流行的时候买的,但是特别容易脏,也不敢穿;
还有那件一千多块钱的毛衣,虽然都已经洗变形了,但是买的实在太贵了,不舍得扔。
对于这些衣服,它们的价值并不是收藏在衣柜里,而是穿在人们的身上,展示它们的美丽。
而我们不愿舍弃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多么的留恋,而是我们对这些东西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有一种执念。
我们放不下这些执念,便舍弃不了这些东西。
那么我们为什么无法断舍离呢?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为客观和主观原因。
一,客观上,是因为我们处在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
在这个消费的社会,商家为了劝人买东西,百般花招层出不穷,利用消费者爱捡便宜的心理,做出大量的折扣陷阱,让我们看了就想买。
在我们头脑一热,就决定买的东西,往往买回家之后用的可能性都不太大。
本来你是买件裤子,但是门店做活动,买1件原价,买两件可以打5折,你会不会再挑一件衣服?
我想90%的人是肯定会的!
我们每个人家中的空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控不住入口,任由东西进入家中,那么早晚有一天家中的空间是会被填满的。
二,主观上,是因为我们个人。
每个人对待东西的态度都不一样,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态度,把家里堆满了破烂。
01, 逃避现实型
这类型的人,特别忙碌,几乎没有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不收拾家中。
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留在家里,所以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加上原本家里就是乱七八糟的,所以更不想呆在家里,久而久之,家里就越来越乱!
02,执着过去型
这类型的人即便现在已经不会再用,过去的东西也非得留着。
比如说以前的相册,获奖的奖杯,小时候穿的衣服,初中时读的书等等,这些通通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这类人多半隐含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而这些东西蕴含了这类人对过去的执念。
03,担忧未来型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投资于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
其特点是过分的囤积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例如,原来我经常把一些好看的购物袋留着,想着以后,盛东西的时候可以拿来用,但其实,这些袋子自从我收起来之后就没有再使用过!
知道了什么是断舍离,也明白为什么无法断舍离,那么我们又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让自己更好的断舍离呢?
01,拥有断舍离思维
在收拾物品时,要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自我轴心的窍门是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收拾家里时,遇到以前存着的购物袋,如果想着“这购物袋有用”,那么,这个购物袋极大的可能是不会被舍弃的。
但是如果想着,“我现在用不用这个购物袋?”我想大部分的回答是不用的,是可以丢弃的!
所有的物品是因为,你觉得有用,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断舍离的时候,要把主语放在,“我”身上,而不是放在“物品”身上。
02,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的过程,那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彻底的减少,而减少,要从扔垃圾开始。
一提到从什么开始,大概最先跃入脑海的,是自己最不想扔的东西,爱穿衣打扮的人,就会想到衣柜的衣服,这件衣服是留下来呢,还是,送给他人?还是扔了呢?这样的取舍是非常花时间的。
所以自己在意的东西就留到以后再说,我们可以,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入手。
而判断是否留下来的标准就是,我需要还是不需要?我舒服不舒服?
接下来就是把我们不需要的,我们不舒服的东西移除家中,我们可以送人,可以扔掉。
03,大中小三分法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用扔东西的方式把空间腾出来。
那接下来我们进入整理和收纳环节,最重要的方法是三分法,不断的进行三分法,就能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
运用三分法之前,首先要学会用俯瞰的方法审视所有的物品,接着再对所有的物品进行大中小分为三类。
如果涉及的品类较多,我们可以先分为三大类,再在每一类别下边再分三小类。渐渐的,对物品分的更加详细,不断的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在整理物品所造成的混乱,也会减少我们整理物品的时候的难度。
例如我们在对厨房用品时,就可以按照下面的这种方式来进行分类。
04,“751”总量限制原则
“7”是指在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
之所以要留出三层空间,是因为这会让我们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可以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通道,所以我们才想要把它收拾整齐。
在我们的家里拥有特别充裕的收纳空间,有一部分是在壁橱,衣柜,抽屉等看不见的收纳空间里。
对于看不见的收纳空间,不管里面放了什么,放成什么样子,从外面都不会被发现,我们自己也看不到,所以多数人都会把这种收纳空间塞得满满的,眼不见为净,但是当我们打开它的时候,就会发生“天崩地裂”的残相。
所以对于看不见的收纳空间,采取七层原则,可以让我们把看不见的地方, 收拾的整齐。
“5”是指在能看见的收纳空间中,放置东西的限量占五成。
我们在逛街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便宜的服装店,衣服会挂的哪都是,满满当当的,但是当我们去逛一些高档品牌服装店,这些门店陈列的衣服会非常的少。
即使是同一件衣服,放在这两个店里面,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对于能看见的收纳空间里,我们只占五成,会给人一种整洁舒适的感觉。
“1”是针对于,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这种收纳空间里就只能放一层东西,也就是最低限度的放东西。
例如我们在家里的餐桌上,摆了一束花,很好看,那如果我们把这一个桌子都摆满花,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我们在书房的墙上挂了一幅字,他人看到后,会觉得书房的主人有品味,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面墙都挂满了字画,看过之后就会觉得比较乱。
所以对于展示性的空间,放置出来一成的东西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断舍离是做到,物有所用,将物品放到可以提现它价值的地方,让物品各得其所。
在家里如果能构建这样的生活方式,整个人都会觉得轻松愉悦。
当然,断舍离并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家庭收纳中,也可以穿插在生活和职场里进行自我探索。
一旦开始实施断舍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能慢慢融洽,就能不断提升自我肯定感,自己的心情变得愉悦,与自己一同居住的家人,心情也变得愉悦,更利于自己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断舍离这件事做不好,99%会影响家庭关系,所以,从当下开始,从自身开始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