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成不成事,就看他宅的家里做什么?

每年底,单位都要求员工手写年度总结和新年计划,并规定完成的时间。按理说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一件,可还是有人咬文嚼字,艰难的在纸上写了改,改了涂,又扯掉换新的一页重新写,稍微机灵的员工会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和自己比较近的总结稍微修改下草草了事,算是完成任务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地铁上,同事几个计划这周末到哪家饭店喝酒,不知谁突然冒了一句“要不是结婚,才不想上班,更不想写什么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这话马上就得到了赞同。回想起在办公室里这些人写总结时那番痛苦的表情,可以相信他们的话是真实的。

不用问也知道为什么,上班很烦,不自由。每天在路上就要一个多小时,费好大力气从车厢出来还要一路小跑,怕刮风下雨路滑而错过电子打卡时间,如果在遇到一个手笨反应慢的同事在打卡机上耽误时间,旁边在杵着人事总监冷酷的眼神盯着你,和工作精神超强24小时在线的老板,那滋味不比坐牢好多少,就是囚犯在监狱里也可以自由想象,而在公司你的思维都是公司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自由的生活,无穷无尽的时间可随意支配;想去哪里旅游,网上订张票就实现了,想看什么大片可以第一时间占据最好的位置,天冷可以到南方去过年,天热又回到北方,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挣钱,幻想着每天自己账户上的金额不断飙升。想起来这有闲,有钱的,还挺令人羡慕的。

当问到他们怎么才能做到有闲,有钱时,他们中的人开始有些支支吾吾的,甚至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终于还是有人说了,我想去做软件外包,或者学习编程,现在这个比较吃香;我想做新媒体,在家写作轻松月入几万元;我想在楼下的超市开个奶茶店,投资不大,我都做过调查。

别说现在只要有一技之长,手脚勤快就不会饿着自己。夏天时,家里搬家装窗帘,一个小伙子上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的窗帘总共不到2小时就挣走500元钱,母亲问小伙子怎么不去找个正式有保障的工作,小伙子一脸的不屑:“谁愿意到大厂去挣死工资,我给你装完还去另外一家,每个月轻轻松松的不比大厂少,时间还自己安排!”

元旦节刚过,公司里陆续有人提出辞职,对于小公司来说,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不过了,公司人员更迭旧的离去迎来新人就像人身上的泥一样。而在地铁上说想做新媒体的同事,我好奇的是他走后能做什么?

在他打包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后我和他一起出门了,他已经不需要在打卡了,看着我站在打卡机前严肃的样子,他解嘲道:“看到这个就像是默哀,好在以后再也不会了。”

路上,我问他下一步怎么打算,是做新媒体吗?

“是的。”回答的很肯定。

“你辞职和父母商量过吗?”

“他们知道的,我是学理工的,打小喜欢文学,大学期间也写过几遍文章,可工作后偏偏做项目,白白的损失了我几年时间。”

“那你打算先从哪方面入手?”

“我已经报名参加写作辅导班了,下周一就开课。”

"那行,以后咱国家就会多一个伟大的作家,而少一个平庸的计划。”我学着对南唐后主李煜的那样的评语来调侃他。

上周我去附近的超市吃饭,正好遇到了他,他去超市买东西,趁着前面排队的机会我问起他的境况。

“你那个新媒体写作在坚持吗?有什么大作可让我一睹为快?”

“哪里,别提了,是参加写作班了,可也没有学到什么写作技巧或者什么秘籍之类的,感觉这99元钱是白扔了。”

“那你动笔写没有呀?”

“写了,开始时还坚持写,可写后觉得自己不满意,投稿也没有信息,越来越感觉难,前段时间还住院了,这不才出院吗?”

“你怎么了?”

“我想写作,就没有和父母住一起,搬回原来的家住,想安静没有人打扰专心的写作,可吃饭不准时,老叫外卖,或者是泡面,熬夜,自己的文章又不被看好,心急就把胃给伤了。”

“这么说还是有些收获的?”

“哪里,我当初想的也简单,为写作我买好几本写作方面的教材学习,也常看别人的文章,还和爱写作的人微信互相沟通,可我几篇文章下来,感觉越来笔越沉,也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有好的标题吧感觉写出来的没有深意,就没有坚持写了,过几天又想写了,写几行实在坚持不下去,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看来这文学梦离我是很远了。”

“你不是买书可以按书上的方法套路写?”

“那些书我看了几页觉得都差不多,都说写作先要激励自己,我也激励自己呀,可我写作完发我微信朋友们,他们很少评论。我按书上的方法写,总感觉和书本差异很大,我写出的东西口水话就很多,没有什么能打动别人的。”

“那你这段时间没有坚持写?”

“我都不知道写什么,什么题目适合我,写热点吧,有人早写了,有婚姻我是单身没素材,写干货吧?我什么专长也不具备,感觉好难的,我现在就想把身体养好在出去找份工作。”

“那每天在家里锻炼身体吗?”

“哈哈,你是知道我的,我哪会锻炼身体?我现在又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住,这样吃饭规律了,没事就在手机上看看小说,既然咱写不好就看别人的,然后玩玩游戏,一晃就是一天,感觉时间过得老快了,晚上陪父母看看电视,回自己屋里刷微信,看朋友圈,按时睡觉,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这样没有了。”

“反正有时候挺无聊的,说真的,我现在挺怀念咱一起工作时,收入不高至少有个说话唠嗑的。”他补充道。

“那下步什么打算?”

“过段时间在做下检查,身体恢复了就找个工作,总不能老呆家里吃父母。”

听起来挺悲哀的,以为能自由的支配时间来实现对内心自己未来形象身份的华丽蜕变,最终由于自己的不自律,把自己变成了废材一根。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忙的屁都没有时间放时,最想的就是有几天时间置身于一个无人能找到自己的地方安心的玩几天。可一旦自己有时间可以尽情的享受时,却又觉得玩的无聊想工作,人有时就是奇怪的产物。

自由这个东西很贵,你得先问问自己是否配的上。就好比两个人是否合适结婚,出去旅游一次就知道了。

学生时代的一个寒暑假,就能把班上同学分出高下来。有人离开学校,学习这事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拼命的玩,直到开学前几天才开始疯狂的不作业,开学了,玩心还没有收回。有的人,放假时就做好规划,好好的利用假期多读几本书,可缺乏自控力,玩玩看看,书没有看几页,把假期给荒废掉了。

只有那些有只我管理能力的人,就是现在时髦的词“自律”能实现了弯道超车,完成了学生阶段的逆袭,为新学期打下好的基础。

还是去年夏天回家,家里装修完,一片狼藉,偏偏母亲的朋友来新家玩,母亲抱歉的说辞下难以掩饰出对新房的喜爱。

“大姐,我就是来看你这家装修的,我儿子也买一套新房,这不正找人做装修设计,我说简单些就行,可他非要精装!”

阿姨家儿子我知道,原来是一家体制内工作,学自动化搞工业设计的,可在人才扎堆的体制内根本显示不出他的能力。

阿姨儿子打算辞职时和父母协商,父母坚决反对,为此父母和孩子没有少吵架,一度阿姨甚至提出要是儿子辞职,就断绝母子关系。

兴许阿姨家儿子被母亲的话吓住了,一段时间没有提辞职的事,阿姨以为这事过去了,暗自为自己的伎俩高兴。去年春节期间,儿子提着行李箱告诉父母说出去旅游,可能要玩一段时间才回来。

在春节后的一个星期,阿姨从儿子同事那里知道儿子辞职了,联想到儿子走时说的话,这下阿姨相信这是真的了,回到家一番连续的拨打儿子的电话,不停的数落着儿子的倔强。

在电话里,儿子告诉她现在已经不是你们那个年代了讲什么“铁饭碗”了,社会分工也不那么清晰了,雇佣关系早不同以往了。只要你有才,有能力,有资源和人脉,走到哪里都是铁饭碗。而且凭他的专业能力,根本不愁养不活自己,再说以前那个单位,论资排辈的话不知要熬多少年。

儿子的话并没有打动阿姨,阿姨气鼓鼓的要动身要把儿子找回来,老伴坐在沙发上抽着蒙烟,一言不发。阿姨打完电话,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气死我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说一声,还真是长大了!”

“怎么没有说,不是你不同意吗?”老伴说了一句。

看着老伴不帮自己帮儿子,阿姨更来气了“你还好意思说,他在家里你就没有看出什么反常来?”

‘“没有,我还真没看出来。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咱们也不能过分干涉!”

“我干涉什么了?现在找个稳定工作多难,好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他到好说辞就辞了。”

......

阿姨的儿子从小到大就让人省心,话不多,是那种“讷于言敏于行”的人,在原单位业务水平可以碾压不少人,做事情很靠谱的人。

他辞职后到南方同学开的公司做设计,而这家公司不和国内客户打交道,主要是同欧美一些做飞机发动机的企业打交道,开始时由于使用的设计软件不同,阿姨儿子还不能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加之国外客户之间的联系全是英文邮件往来,这对他是一个重新拾起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好在从体制内出来,工作的惯性还在,职业的素养还在,为尽快的熟悉这项工作,阿姨儿子也是够拼的,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态度,学软件,肯英文,一个人在中午午休时躲在会议室里背英文,为提高听力,每天在公交车的通勤时间里不间断的听手机里下载的听力课程。

晚上,他会在家里大声的用英文复述今天的事情,一次,二次,直到把一篇文章说得流利为止。谁都知道学习英语是中国学生最大的苦难,可在半年内,阿姨儿子硬是把自己练就出发音准确,吐词清晰的流利英语。

对于设计本来就是他的专长,因为有原来设计的经验,所以他对新软件驾轻就熟的能力很快就得到同事的肯定。

半年过去了,阿姨儿子从普通职员做到了项目副总,正是由于他的选择和坚持才成就了他,选择大于努力,可首先要有足够的努力才能有选择权,怕就怕你没有这个选择权。

只有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对自己恨一些,让自己选择自由职业成为自己内心永远的目标下的自律精神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废材一根。

鞭策从来不是磨难,自律才是自己最好的完美救赎。

说到底,天道酬勤,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看起来毫不费力。

还是那句话,只由是很昂贵的,选择之前看看自己是否配得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一个人成不成事,就看他宅的家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