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29天,11.1先进于礼乐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29天

原文阅读: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讲解: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乡民;先当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启发思考:

      今天开始学习《论语》的下半部分。在《论语》后半部中,《先进篇》具有枢纽功能,相当集中地展现了孔子对他的众弟子的评价,特别是对颜回、子路的评价,如朱熹所云:“此篇多评弟子贤否。”   

      这里出现的礼乐、君子、野人几个关键词,都比较好理解。礼乐是泛指文化。《论语》中君子主要有二义,一是指本义,指统治阶级的卿大夫阶级,是有爵禄地位的世袭贵族子弟;二是符合于孔子树立的理想人格者。此处所谓君子者当是本义。在周代,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在城内外的不同,社会存在着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此处的野人是指朴素少文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本文中的先进和后进,则需要特别注意。我们现在说先进,用来形容一个人进步快、水平高。孔子说的先进、后进,后世学者有过好几种解释。其中比较可靠的一种认为,孔子是用这两个词来指自己不同阶段的学生们。先进指的是早年就跟随他的学生;后进是晚年才入门的新弟子。前者大多数是先学习礼乐才有机会做官,后者更多的是先有官做后学习礼乐的人。

        后人理解孔子,总是习惯把他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大家熟悉的大教育家孔子,主要是他中老年时候的形象,但其实孔子人生也有很多阶段,很难一概而论。

          从孔子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寿命比较长,身份地位有过很大变化,他的教学生涯也很长,收的弟子很多。早年招收的学生,跟晚年的就很不一样;孔子年轻和年老的时候,教授的课程、研究的学问、教学的规模也都不太一样。

        孔子早年的时候,学生都是些底层的“野人”。他们不仅仅穷,还属于世袭的贱民阶级。 从颜家庄的穷学生,到孟孙家的贵族子弟,孔子收的学生越来越显赫,孔子的教育事业也越做越好了。         

        不过,孔子生活的时代,旧贵族的态度大多是等到有位子有职务时,再来好好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例如,和国君及其他卿士该用什么礼仪相处,宴飨时听到什么音乐代表什么意义,又该引用哪首诗来婉转显示自己的态度……

        然而, 孔子认为,那些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并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会世袭或者有直接任用为官的机会。这样的人,可不是孔子心中的首选。

        孔子的政治抱负和所创立的教育事业,使得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一些“野人”抱持积极的精神,主动学习礼乐,让自己做好准备,孔子做的主要教育工作就是提供“先进于礼乐”的准备。他的弟子们也就是一群“先进于礼乐”的人,平日就在孔子的教导下,敬谨学好礼乐规范,当有需要时,他们就可以挺身而出,担起国政、外交的责任来。所以孔子说:如果真的要用在政事上,那我主张用这种“先进”,已经做好自我准备的人。

      时代在变化,完全世袭制的基础已经被历史撬开了一个裂缝,社会生活出现了全新的可能性。孔子时代,士阶层的兴起改变了先秦社会的传统用人方式。孔子去世后不久,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以及驰骋各国游说的纵横家的辩士们,上演了一台台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士阶层的黄金时代很快到来了。

      孔子主张任用这些“先进”的“野人”,是对周代世官世禄制的挑战和突破。孔子的 “举贤才” 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229天,11.1先进于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