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听曾奇峰讲精神分析

课程名称:

曾奇峰《深入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

平台:看见心理

推荐指数:五颗星

今天周末,抽了半天时间听了曾奇峰老师的课。

感触很大。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在线上听到他的讲授,刷新了我固有的对精神分析的浅薄认知。

每节课主讲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艰涩高深的概念讲深讲透,即便是外行人也能听明白,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是「大家」才具备的功力。

在发刊词里,曾老师说“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淹没的一员”,他在后面的课程中其实也在不断呼应这一点,比如,他在关于「自恋」的解读中,就一再强调,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如果只是跟只是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那么只是就可能成为新的夸大的自我的一部分。

接下来,曾老师在发刊词里着重描绘了他所理解的精神分析是什么。

他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因为它发现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他说,精神分析是一门人格鉴赏学,因为让我们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鉴赏各种症状和人格的风景;

他说,精神分析是一门发掘潜力的学问,因为可以解除被不健全人格所束缚的无限潜力;他说精神分析是关系学,因为人活着的最基本动力,就是要建立和维持跟他人的关系,人对关系的需要,就像人对空气和水的需要一样;

他说,精神分析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因为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的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部分的解读看似朴实无华却又精妙绝伦,我初次听到便为之一振,又翻来覆去反复细读了四五遍。精妙之处在于,曾老师寥寥数语,便破除了长久以来普罗大众对精神分析流派的刻板印象,拉近了精神分析和人们的心理距离,不再让大家觉得精神分析是神秘的、高深的、玄奥的、难以接近的,相反,即便是在心理学流派林立的21世纪,精神分析仍然有其独特的不可被替代的魅力。正如曾老师引用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博士所说的话,“精神分析仍然是理解人类心智的最好模型”。

接下来,课程正式开始。关于精神分析流派的几个关键概念,曾先生逐一做了深入的解读。

第一课,他重点解读了「潜意识」。他提到,“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的让潜意识意识化”。本节内容,他讲解了探索潜意识的四种途径(梦、犯错、自由联想、催眠),没有被意识化的潜意识的特征(1.缺乏时间定向力,不能够分辨过去、现在及未来;2.分不清你我他;3.和意识经常背道而行),本章节结尾的一句尤其美妙,让潜意识意识化的最终结果,“从此世上再无事与愿违”。

第二课,解读的是「自恋」。这一节课很有意思的点,是曾先生阐述了自恋跟抑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身边很多好友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抑郁症,我在听课的时候时常有深刻的共鸣。

曾先生认为,“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病理性的自恋,是在生命早期,孩子跟母亲的关系中,缺乏来自母亲的共情性回应。而在中国,抑郁如此普遍,估计跟文化传统要求孩子必须“成龙成凤”有关,当孩子在竞争中落败,便只能逃入抑郁之中了。最后,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积极和人建立链接,在这过程中,当然有可能会受伤,有可能会感到挫败,但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外界世界的反馈,才能在关系中得到锻炼,得到真正的成长。成长意味着什么?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需要关于心灵的知识的积累,以及人际关系经验的积累。

第三课说的是「退行」;但我着重分享下第四课说的「投射」。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察觉到自己对别人的投射或者别人对我的投射,如果是比较亲密的人,我通常会直接说到,我感受到了投射。破坏性的投射对关系的毁灭是剧烈且致命的,一旦投射之后有了冲突,如果双方无法及时做有效沟通,坦诚的交流,很容易让关系破裂。曾几何时,我都是因为错误投射而让亲密关系陷入到非常糟糕的境地当中,而且结局通常是无法被挽回的。如今,当我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投射行为时,我会及时喊停,跟当事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也放下防备听听对方的解释,很多时候误会就是因为错误的投射而产生的,因此,多沟通、多验证、多修正,是唯一让关系不被投射所毁的最有效办法。

在第五课「情感隔离」,曾老师分享了一个相当有趣新颖的观点。“精神分析是一门让智力和情感互相支持的学问,使一个人能够拥有两者都饱满的一生。”稍微对心理学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情感隔离一般是被看作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的一种方式。

布莱克曼在《心灵的面具》书中,用电路作比喻来解释自我防御机制。电灯泡是人的大脑,如果太危险的情感涌入,灯泡就会被烧坏。而防御机制就是我们自己设置的一个开关。

而曾老师说到,情感隔离的本质,是对智力的压制。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要隔离情感,是因为我们不敢,为什么不敢,是因为智力hold不住,不是因为先天智力障碍,而是智力的使用被赋予了太多象征性意义。他认为,当我们在谈论情感的时候,是在谈论情感中智力的比例,极端情况下,智力缺损,情感表达就是竭斯底里;智力过多,就是情感隔离。

我对于“智力的使用被赋予太多象征性意义”这句话,理解得还不是特别透彻,如果能有具体事例佐证观点可能会更好。

by 凛冬纪事

2019-08-03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课笔记:听曾奇峰讲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