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经》之《褰裳》

《褰裳》是某个郑国女子戏谑自己恋人的一首情诗。就像现在的辣妹子撩小哥哥一样。诗中的女主人公用调侃诙谐的语调,提醒着自己的恋人,要是真心喜欢她,就赶紧地采取行动过河来,不然,本姑奶奶的心就要被别人带走了。

诗中的美女似有指责心上人的意味,但更表现出她对心仪男子的感情是真诚的、执着的、热烈的。 并且表达得直白大方、自然朴实而又措辞巧妙。

这首诗很短,以女方独白的方式铺陈其事,叙事中又有抒情,抒情中有含着戏谑,迂回曲折、跌宕多姿,及其巧妙地表现出这位参加“仲春之会”的怀春女子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真是言至简,而情至深。诗中直白的口语描摹,使女主人公的形象富有鲜明的个性,故吟咏之间,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性格、活泼泼的音容笑貌,如接于眉宇之前,触手可得。其描写手法之精妙,简直无与伦比。

仔细品读,你就会发现,《褰裳》的表达风格与之前的其它抒情诗的诗风截然不同。无论是《关雎》中的“窈窕淑女”,《桃夭》中“灼灼其华、宜家宜室”的桃花女子,还是《静女》中“静女其姝”的娴雅女子,你看到的都是一种侧面的安静的柔美。但是《褰裳》中这位郑国的女子,就像一朵怒放的带刺的玫瑰,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火辣辣的、爽朗的、豁达的美。这就是“郑卫诗风”与其他地方诗歌风格的明显区别。

说到郑国的诗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就不得引入另一个概念(或者叫成语更好一些)“郑卫之音”。说到“郑卫之音”,历史上一直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广义的“郑卫之音”则泛指西周及春秋时期一切非官方的民间音乐,及与官方正统雅乐向对应的民间俗乐。而狭义的“郑卫之音”则主要是指春秋时期在郑国、卫国等地兴起的民间音乐。这里我们所说的就是狭义的“郑卫之音”。

郑、卫两国位于今河南的中东部,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这里就成为殷商遗民 的聚居区。这个地区的人们保留了殷商民族的特点,民风强悍、热情、大胆,而且受周朝的礼教影响较小。这些特点从保留在《郑风》、《卫风》的诗歌中就可以明确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说,“郑卫之音”实际上就是传承了殷商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

由于殷商遗民热烈、奔放、大胆的性格特点和礼教约束不严的状况,使郑卫两国诗人辈出,产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至今,郑、卫两国仍然保存了丰富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共有诗歌160篇,《郑风》《卫风》加起来有31篇之多。

“郑卫之音”因为是民间音乐,在内容上是真情实感,在形式上新颖多变,因而具有非常强的情绪感染力,得到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潮流。

正是因为“郑卫之音”来源于民间,直接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具有真实质朴的纯美,尤其显得情真意切。它从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了传统雅乐礼制的束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与追求、痛苦与欢乐。这种植根于广大劳动人民中间的音乐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它突破了雅乐依附礼教,只用于祭祀、庆典、战争和外交的束缚,让音乐从此走向民间。使音乐具备了除教化之外的另一个更伟大的功能——娱乐人民。这也是“郑卫之音”作为新式的诗歌和音乐能够快速流行的根本原因。

“郑卫之音”作为新兴音乐潮流在民间的快速兴起,严重冲击了作为礼教教化工具的雅乐,在春秋末期造成了“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因此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极力反对,更是将其贬为“淫乐”、“亡国之音”等等。至今仍是“靡靡之音”的代名词。

“郑卫之音”之所以不断地招致各种批评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内容涉及男女恋情且过于直白大胆;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褰裳》。相较于《关雎》、《静女》诗中的女主人公还有些装逼的充分,《褰裳》里的美女简直就是直白、泼辣、大胆,令上层社会的贵族们很不爽啊。看过《春秋左传》的人都知道,那个时期的贵族即使手上动刀子要取人性命的时候,嘴上说的仍然是谦和的外交辞令。

(2)“郑声”里面有很多关于反抗内容的作品,这是统治者所不可能容忍的。

(3)“郑卫之音”在表演形式上违背了雅乐的教化规范。

新生的音乐违背了西周礼乐制度长幼有序尊卑之别,违背了周礼和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因此被孔子认为是“郑声淫(过分放纵的音乐)”。

(4)关乎国家存亡的历史教训告诫那些统治者,一旦作为音乐主流的雅正之乐的统治地位被打破,让其丧失了祀神敬天、昭功立德、化民勤民的功能,就会有覆国灭家的危险。

然而,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即使统治者自身也无法抵御这种新生事物带来的巨大诱惑。自己本身就非常精通音乐的魏文侯曾对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此,何也?新乐之如彼,何也?”这位老先生是在找子夏诉苦:“我正儿八经听古典雅乐,却不敢躺着,一躺着就睡着了,而听郑卫之音却不知道疲倦,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而稍晚一些的齐宣王则说的更加直白:“寡人今日听郑卫之音,讴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些评价代表了新兴统治者对清新、活泼的郑卫之音的热爱。即便是“恶郑声之乱雅乐”的孔子,在删述《诗经》的时候,也没有将“郑卫之音”的所有诗篇赶尽杀绝。可见这些新兴于民间的诗歌是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诗经》之《褰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