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然一得】初涉哲学――《中国哲学简史》阅读札记(四)

    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代表了其中理想主义的一派,荀子则是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性善说

      我们已经看到孔子十分重视“仁”,并且严格区分“义”和“利”。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已及人”。这就是“仁”的实践。孔子虽然十分强调这一点,但并未充分阐述人何以应当这样做。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这样做之中,他发展出使他垂名后世的“人性本善说”。

      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一究竟怎样认识人性一 这 是中国哲学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孟子在《告子章句上》第三节到第六节里,曾列举当时除他以外还有另外三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第二种是认为,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这种意见似乎意味着认为人性之中有善因,也有恶因);还有第三种意见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在这三种意见中,持第一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一位哲学家。


    孟子主张人性善,并不是认为,人人生下来便是一位孔圣人。他的理论与上述第二种意见的方面有点相近, 承认人的本性中有些因素,本身无所谓善或恶,但如人不加以节制,它就将导致恶,孟子认为,这是人与野兽共同的地方,它们反映了人他里面有野兽的本能方面。但严格说来,这不是“人性”。

孟子从多友面论辩以支持他的理论。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记载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作见看子将入于井,当有怵惕侧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墙也;羞恶之心,义之墙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是说:德之四端乃是人区别于野兽之所在:人只有发展德之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在这里,孟子回答了孔子未曾遇到的一个问题。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与墨家的不同之处。孟子担当起的一个任务是在《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所说的“言距杨屡”。他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十分明显的一点是,主张仁义的都强调利人,而杨朱所讲的是利己,主张利已,就是反对仁义。问题是墨子讲兼爱,这也是利人,墨子在这方面甚至比孔子讲得更为明确,然则孟子为什么把墨子和杨朱归在一起加以反对呢?


      历来对这问题的回答是:按照墨子的学说,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而按照儒家的学说,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在《墨子》书中已指出了两家的差异。


    《盂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记载孟子的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孟子在同一节里所说的“善推其所为”。这是在“爱有等级”的原则下发展出来的。

      从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就是实践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仁”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因为人的本性就有侧隐之心,不忍看到别人受苦。由这一点善端推而广之,就使人自然地爱别人,而且也同样自然地爱父母多于爱众人。

      这是儒家的观点。墨子则坚持爱众人与爱父母应当没有差别。儒墨两家还有一个更根本性的分歧:儒家认为,人顺乎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的品德;而墨家则认为,兼爱是要靠外力加之于人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菊然一得】初涉哲学――《中国哲学简史》阅读札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