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能“看懂”病理报告

肿瘤检测手段很多,常见的有X片、CT检查、核磁、病理检查等。病理报告在肿瘤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病理医师就是那个给患者下达命运“判决书“的“终审法官”。由于专业性非常强,很多患者和家属拿到病理报告时都会看得一头雾水,普通人如何才能“看懂”病理报告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含哪些信息:

第一部分是患者信息和送检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理号、病案号、接诊的科室、送检日期等。

第二部分是病理标本的肉眼观察:描述切除标本的大小、颜色、形态、质地、距切缘距离等关键信息。

第三部分是描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即镜下所见,对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组织学结构及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比较专业性的描述。

第四部分是病理诊断:判断是否为肿瘤,肿瘤的良恶性;如果是恶性肿瘤,判断恶性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切缘是否干净、有无脉管癌栓和神经侵犯以及病理分期。病理诊断部分还包括免疫组化和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用来确诊某种基因性疾病从而辅助临床诊断并指导治疗和预后。

 

知道了这些常见病理术语的意思,普通人也能“看懂”病理报告

化生

● 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改变而转化为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称化生(metaplasia)。化生的细胞并不是由原来的成熟细胞直接转变而来,而是由该处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

→ 看到这个词请你不要担心,化生是局部组织在病理情况下的一种适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可能是有益的。有时化生的细胞在长期病理刺激下也有可能发生恶变。

第一幅:胃镜:肠化

第二幅:宫颈管:鳞化

 

不典型增生

● 也叫非典型增生,是指上皮细胞异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细胞排列较乱,细胞层次增多,极向消失,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表现。

→ 如果是“不典型增生”需要警惕,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有不典型增生,但是也不需要过分紧张,因为当炎症比较重的时候,机体也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此时需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非典型增生,可预防相应部位肿瘤的发生。

 

胃组织由于中度的急性而引起细胞的反应性的不典型增生,此时及时随访即可。

癌前病变

● 癌前病变,是指癌前的一种特殊病变,此时组织形态往往具有了肿瘤性上皮增生的特点,继续发展下去且具有癌变可能的疾病。

→ 到了“癌前病变”,就需要特别重视了,因为癌前病变有转变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1]。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①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因此不应将癌前病变与癌等同起来。②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③不能把癌前病变扩大化,把一些不属于癌前的病变,如一般的皮肤痣、普通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当做癌前病变。

胃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结合内镜下的观察,如果病变不大且没有浸润依据,临床做ESD局部处理即可

原位癌

● 通俗来讲,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在黏膜或黏膜内,没有突破基底膜,没有侵犯/浸润周围组织,没有转移状态。

→ “原位癌”三个字肯定会让你咯噔一下,比如宫颈原位癌,在原位癌阶段发现,治疗方案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直接切除,一般不需要做化疗。

宫颈原位癌

浸润癌

● 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结构后即进入浸润癌阶段,人体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生浸润、转移的能力。微浸润是肿瘤发生侵袭的第一步[2]。

→ 癌症发展到浸润阶段,就是比较严重了。往往术后需要配合进行放化疗。相比原位癌,预后相对较差。

 胃体腺癌,浸润至固有肌层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 通过标记抗体的显色情况对组织与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研究。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约有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切片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

 

→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②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③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④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

⑤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

⑥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HER-2 3+提示阳性,此时临床根据这个结果可以采取抗HER-2治疗。如果免疫组化为2+,则需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HER-2基因状态扩增的检测,进一步明确HER-2表达的状态

常规的病理标本需经过从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到切片、烤片、染色及封片、阅片诊断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签发病理诊断报告。一般的HE染色3~5个工作日可以出报告;但如果碰到复杂病情,比如恶性肿瘤需要明确病理分型来决定化疗方案,就要做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或分子检测等,同一个病变部位需要通过阅读多张切片才能判断,出报告的时间就会再往后延迟2~5个工作日;或碰到不典型病变,需要重切、深切甚至补取材,又要耽误1~2天。

 而且为了防止误诊、漏诊,病理医师阅片初诊后,还要由另外一名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复验,需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综合判断最后才能签发病理诊断报告。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诊断质量。

 病理医师正是通过在无数病理切片中的“摸爬滚打”练就了“火眼金睛”!

 

一纸病理报告,

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苦与乐。

病理诊断是肿瘤治疗的关键依据,

要真正读懂病理报告,

还是需要专业的医师来讲述

 

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

也是病情的最终“判官”。

岗位的特殊性让病理医师

自然养成了谨小慎微(严谨)的职业病,

致敬这些可爱的“幕后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人也能“看懂”病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