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台举杯赏月,可是乌云密布,雨水浸湿了纱窗,哪里还有月光。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上片,用对比的手法写今宵中秋无月之遗憾。



  起首二句,逆入,因今思昔。起笔入题,回忆先年中秋之夜,碧霄无云,皓月当空, 桂影婆娑,桂花飘香,伴桂倚花,把酒赏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花在”两句,笔意极工,透显空灵静境,欣喜之情。



  “今宵”三句,折转写今宵中秋楼台赏月,人酒依旧,却不见明月。原因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今晚是个雨夜。曲笔写出赏月而不得月的沉闷而遗憾之情。



  下片写无月之夜的孤寂愁怀。换头紧承上片。



  “浑欲”三句,写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浑欲乘风问化工”写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见其遗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词人被朝廷闲置不用,报国无门之恨,他要“浑欲乘风”去质问皇上,为何如此对待他。“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出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之情状,其怨恨之情显而易见。



  结末三句以景作结,写中秋无月之夜的寂寞愁情。词人在无奈之下,只得以红烛为伴,借酒浇愁,慢歌独饮,聊以自慰,以此来打发这个无月的漫漫长夜。其孤苦之状,历历在目。



  在这首词中,作者明伤“中秋无月”,实则有英雄末路之叹。全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明白晓畅,婉曲蕴藉,韵味无穷。


      这是一首辛弃疾的词。辛弃疾,是宋时伟大的爱国词人。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是在北方的统治下长大。但还是不忘记自己是中原人,所以才会打击北方势力,回归中原的豪情壮举。


      他的词作,都是在这个情形下写成,那真的是,慷慨激昂,气壮山河。


      我也是这样的有志青年,很想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去当兵,服兵役,去报效祖国的养育之恩。


        只是,有些许的遗憾。因为,我在七八岁那年,在浙江乐清那边读书,成绩很突出,但因不知何缘故,出了场意外,走路做事有点行动不便,只能叹息了。


      正所谓,好男儿应当为国效力,为国尽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有来犯挑衅之敌,应当奋力追击,赶出中国领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剪梅,中秋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