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eek的记录变成了Stage
也是最近感到了一丝丝增加的压力
新的技术 新的交互方法 还有新的学习方向
每天都在接触最新 行业内处在最前面的东西
我也思考着如何进行交互创新 以及怎么样真正的找到切入点
就像是Goms模型的理念最近开始贯穿了我做交互的流程中
虽然新的一年受到暴击 但是还是要努力工作
团队:
在week2的这个阶段就大致开始员工培训这种了
这也是一个公司的文化的体现这样
每天还是照常8点半起床 然后打开各类新的咨询了解下目前互联网的发展
在9点去公司的路上就刷刷关于目前自己这个行业的新闻信息 技术这样
week2 开始产出纸质原型 当然同事看到我这个还是很诧异
在我花了半天时间画了大概二十五张图以后 我也慢慢放弃这种教科书的沟通方式了
虽然我的纸质原型还原度很高 细节还是比较完整的
但是我发现跟老大沟通起来 虽然老大能理解 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太适合我表达
一:跳转关系比较混乱,画的页面比较随意
二:可修改性较差,修改成本非常高 如果画的不精细又会缺失很多细节
还有就是USYD里面提到的迭代的部分思想阐述有很大的错误
不管一个产品设计师怎么迭代他自己的设计 自己的思维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现
迭代多少次也就那样了---Ted Lau
当然这句话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
极端的例子就像乔布斯 或者 尼尔森这样的人 他们能缔造一个Kano模型里面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 完整的闭环
一般例子就是 刚入门的交互设计师很多东西想不到
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 自己原型做的一般 还想着 去测测测 只能去 册那 了
没意义的
跟老大沟通完一个模块的设计之后 我是发现我自己在交互上的欠缺
那种欠缺 就是经验的欠缺
我不是眼高手低 我是眼低手低 ahhh
week3-比较愉快的一周
这一整周就是在埋头做原型了 期间还经历了圣诞到元旦
虽然咱们工作压力比较大 但是有些活动还是没落下的
同事之间相互送礼物 我还收到了一个Thinkpad L的鼠标垫 如果是W系列的就更好了
相对来说一开始的产品构建还是比较费劲
不过好在以前我就是做2C电商PM的 在非技术导向的功能性上都是比较了解的
一到了技术导向的功能我就给留出来了 也是算是给我的week4 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week4-自己折磨自己的一周
到节后的这一周开始
放假的时候憋了几天的劲终于得以发挥了
第一天搞定了一整个模块 一口气画了六个小时的图
把这个啃完就开始填坑了
先是发现自己漏下来的页面
补充完一个流程就跳入下一个流程 把这些闭环搞定又发现了新的坑
还有那些算是“迭代“的修改让我瑟瑟发抖
我们组内自测的找出来的bug可能比在学校测自己原型会多个几十倍
我现在只能对我们interface的老师呵呵一声了
真的是把我坑的太惨了 作品集里面因为按照他给的“建议“
被tw怼飞了 当然也怪我太相信老师说的都对 自己没有独立思考
整个第四周都是疯狂抓着头去产出
积累的太少了!!!!!!
虽然以前做过unity开发
也算是精通maya的 还在123D社区拿过模型设计的奖的
C4D用起来也是不错的 真的觉得是现在职能角色不同了 想的东西就不同了
没有同理心 目前是在这个行业对我非专业技能最大的硬伤
week5-铁人一周的开始
今天是week5的第一天
今天大大小小做了3个功能 修改了几个功能之后
产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交互文档
相较于以前写prd还是很不同的
以前规则自己定 线框自己画
现在更侧重于交互层面的描述
我还是听着山口百惠的歌 在改着原型 这样效率还是挺高的
离开上海两年之后都无法相信现在坐在办公室码字
我很喜欢目前的工作氛围跟状态
每天下班回家还着哪天去买个htc vivo上上steam玩
还想是不是要去阅览 跳进知识的海洋
不过每天回去就快十点 好洗洗睡了 后面还是想不仅仅盯着手上的事
不能让自己越做越窄
技术:
整个Stage2是从开始从0到1构建原型开始的
过程当然是异常艰难 自己不仅要想需求 要做原型
还要靠着我以前仅存的一点u3d的知识来支持我做一个较可能实现的方案
最难的点之一就是 如何做到轻量化
把一个看似特别多的功能做到极致简单操作
也就是GOMS模型中能取得较高的操作效率这一点
移动设备这样的X Y两个操作纬度里面
要么砍掉一些功能点限制用户的操作空间
要么就是扩展操作 引入二级甚至多级子操作
在里面达到一定纬度的平衡需要做AB测试 但目前对于我来说
没有技术后援 还在从0起步构想的阶段肯定是不现实的
好在目前敏捷开发的过程中功能可以不断的优化
不得不提敏捷开发,虽然是TW创立的
目前在work flow里面 敏捷开发的模块化优势非常明显
对于UX来说挑战还是很大的 一人应对多个平台不知道会不会出现
就这样慢慢成长 慢慢走完第五周 好好补齐短板更加强知识恶补吧
最后想谢谢跟同事一起过生日
觉得在这个组里面特别幸福
UED大家庭
虽然我不怎么说话a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