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演化

      很多很多亿年前,通过微弱的引力,一块又一块的散落在刚刚形成的太阳附近的陨石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然而这时的地球还是熔岩火球,没有任何生命存在。又经过几亿年的时间,一个又一个带有水分子的陨石撞击火球地球,这才终于将地球变成了一颗水球,在之后的又是许久的地壳运动,让水球之中冒出了陆地,这便是最早的可以存在生命的地球的模样了。当时虽然已经有了陆地和海洋,可是气候仍然非常恶劣,空气中没有氧气,只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一些没有用的气体,甚至还有因为火山喷发而产生出的有害气体,而且还闪电不断,海洋中也并不澄澈,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分子。

        但是,就是这一种恶劣的环境,成为了所谓的生命大锅炉,海洋里的温度以及空气中的闪电和各种气体让在海洋中的小分子不断地聚合和重组,大部分重组的分子不到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但是由于重组的次数非常非常多,达到几亿次,所以最终出现了出现概率超过亿分之一的有机小分子,而有机小分子又在生命大锅炉中继续重组,又花了很久的时间,一种有有机小分子组成的新的大型分子聚合物出现了,这种大型分子聚合物也就是第一个出现的生命,被叫做单细胞生物(其出现概率为亿亿亿亿亿……分之一),其行为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复制自身,而且结构也非常精妙和复杂。可以说。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的起源其实就是一个机缘巧合,就像大自然在买彩票,虽然抽到中奖(也就是出现第一个生命)的概率非常非常的低,但是人家大自然非常有钱,通过空气中的气体海洋中的分子一次又一次地购买彩票,人家还有时间,连续买了几亿年的彩票,那这个时候就算中奖概率低,也是有可能出现大奖的,出现生命的机缘巧合也就这么被大自然抽中了。

        单细胞生物在海洋静静的生活了很多年,而越来越多的单细胞生物则出现了,这时候,海洋里有限的生存资源和过多的单细胞生物成了问题,海洋里的资源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单细胞生物,那该怎么办?只能互相竞争,争夺食物了,这时候,不太适合某一环境,从而没有在那一环境中竞争过其他单细胞生物的生物可能就会因此灭绝,而在那一环境中竞争过其他单细胞生物的生物就会保留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在某一环境当中竞争不过其他单细胞生物的生物全都灭绝了,但是剩下的在第一轮淘汰之中可以在此环境中生存的单细胞生物很快又需要进入另一场资源争夺战,长此以往,只有最适合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的单细胞生物才能存活下来。

      然而,如果资源争夺战只以这种淘汰的方式展开,那么今天的生物可能只是很久以前淘汰胜利的生物,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天有人类这种高级生物,而那时候只有单细胞生物,所以单方面的淘汰的理论很明显已经被推翻了,如果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淘汰,那还有什么呢?还有的是物种自己的突变进化,其实也就是物种自己的比拼。

      在一个大环境当中,那些不适合这个环境的个体生物终究会被淘汰,而适合这个环境的个体生物则会存留下来,但是接下来这些存留下来的个体生物也会越来越多,终究引发第二次资源战争,但由于第二次资源战争物种的数量变少,但每个物种的个体的数量变多,以至于个体必须要和自己的同类以及其他个体生物进行资源抢夺,和其他的不同物种抢夺资源可能只用凭藉自身的与这个环境的适应性。但,如果与某一物种竞争这里环境的其他任何物种都在战争中失败了,剩下的一种物种随着数量的增加可能也要打响资源争夺战,这时候就需要和自己的同类竞争了,和同类竞争又要靠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凭藉个体发展情况?不,生物体发展出了另一种方式:突变,每一个生物体繁衍下一代的时候,这个下一代的生物体便会发生些微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长此以往,这种生物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变种,对这个环境的适应性各不相同,那么这个时候同类竞争,便只需要靠自己的突变,突变的与这个环境配合的更加合适的存活下来,突变的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灭绝。长此以往的突变,就会导致这个生物体与原来的样子差别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适合生存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里。

      这样一来,我们就将生物体的进化讲清楚了,生物体的进化首先是适者生存,许多种物种,适合在这个环境生存的延续下来,不适合在这个环境生存的被灭绝,而在此之后则是突变进化,通过个体的细微的变化,长此以往积累成很大的变化,而在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个体当中,适合这个环境的个体存留,不适合这个环境的个体灭亡,然后继续进行突变进化,以及适者生存。

      而单细胞生物也是一样,先是在资源争夺战之中淘汰了许多物种,然后再一次偶然的突变之中,某个细胞既然和另一个细胞结合在了一起,便从此战斗力大增,一时间,这种多个细胞聚合体的生物形态越来越多,细胞聚合体中的细胞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慢慢地海洋里出现了多细胞生物,三叶虫等等,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也就是在这一个时候,生物分化出了动物和植物,从此开始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进化之路。海洋里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毕竟有限,慢慢地,生物开始向大陆进发,植物率先走上了大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氧气,直到氧气多的能够让动物生存,动物才逐渐踏上了大陆,开启了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时代,恐龙时代持续了很久,各种恐龙的进化也不断出现,但是在最后有可能因为小行星撞击的原因,所有恐龙灭绝,只有少量海洋中的生物,以及陆地上的微小生物存留了下了下来,并且在漫长的进化之中越变越大,越来越多,终于将恐龙时代灭绝的生物数量补足了,这时候大陆漂移也慢慢漂移到了我们今天的样子。

      那么,现在主宰地球的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那时,已经有猿猴出现,有一部分猿猴生活在当时的非洲西南部,那是一大块森林,水草丰美,资源丰富,可是随着地壳运动,这块地区的海拔逐渐提升,形成今天的东非大裂谷,原先的森林气候也随着海拔提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贫瘠的稀树草原,这样一来,原先生活在树上的猿猴不得不下地行走,逐渐演变成了直立行走,获得了采摘物品更方便,消耗能量更少的便利,从而可以去探索更加广大的世界,并且将双手解放了出来,间接地发展了脑部,并逐渐经过许多年的进化最终进化成人,便是人类的产生过程了,然而,为了直立行走,人类也牺牲了许多,比如让某些身体地区承受的重量过重,导致某些关节病容易发生,而且直立行走导致的骨骼变形又让女性生育时容易难产,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不得不采用一夫一妻制,并且用隐蔽排卵,等等方式,保证自己种族的繁衍。

      从和我们关系深远的人类进化史上,我们又可以看到进化的另一方面:为了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更加搭配,生物体的进化是必须有一些取舍的,想得到某一个便利,以便更好地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可能就得舍弃在之前获得了一个便利,如果这时得到的便利比之前获得过的但是要舍弃的便利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进化,反之,这便是一个很容易灭绝的失败的进化了。

      整个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归根结底是好多年前在分子重组的海洋环境当中,大自然的不断地买彩票,不断地让一个又一个的分子进行重组,并且最终通过极低的概率及其机缘巧合地得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整个进化链条就此越来越长越来越宽,从单细胞生物到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从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到多细胞动物和多细胞植物,再从藻类植物,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从鱼类到爬行类到哺乳类动物。这是一个异常壮烈的进化过程,也是异常美丽的进化过程,而所有这一切,都服务于两个原则:越适合某个环境的物种存活的下来的概率越大。通过突变突变出更适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个体能够有更大概率存活并且繁衍,实在是神奇无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