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沐浴

作者:俞和江

      现在,可能没人会以洗澡的理由请假,而在古代,请假洗澡是件正常之事,甚至成为制定法定假日的理由。当今的洗澡,古时称沐浴。

      我国自古重视礼仪。在周朝,沐浴是件非常庄重、正式的事情,国家在举行一些重大活动时,都要求臣子们沐浴更衣。但在当时条件下,沐浴更衣可是项大工程:烧热水要小半天,洗净、晾干长头发要小半天,洗澡时间不会短。于是,重大活动前,都会给臣子们留出时间沐浴。久而久之,沐浴就成了比较正当的请假理由。

      历史上流传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意思是: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这故事后来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并留下千古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故事从侧面说明,当时洗发、洗澡和吃饭时是可以不办公事的,周公做到为招揽人才而“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谁能不感动?

      秦汉之际,形成“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沐指洗发,浴指洗身)的良俗。汉代皇帝每五日给官吏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洗澡浣衣,并作为法定的假日固定下来。《汉宫仪》记载:“五日以假洗沐,亦曰休沐。”“休沐”成汉代朝廷官员法定假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沐浴为理由而制定的假日。

      综合来看,古时沐浴成为假日或请假的理由,原因主要有三:古人祀神祭祖之前要沐浴净身,以表示内心洁净虔诚;古时沐浴条件落后,沐浴一次花费时间长;整洁的外表仪容也是礼仪要求。

      史学家认为,到宋元时,随着城市发展和商业经济繁荣,城市中出现公共浴堂。苏轼就喜好上公共浴堂沐浴。有一次,苏轼在公共浴堂沐浴后,身心畅快,诗兴大发,专门写了两首《如梦令》词。其一: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其二: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这两首词记述了他沐浴的感受,非常风趣,逗人发笑。词中还反映出当时的公共浴堂服务较完善,已有了专门为顾客而设的揩背服务。

      宋元时,一般人家建房都设有浴室,沐浴更为普及,就连客人远道而来,主人也要先设香汤给客人沐浴,再摆筵席招待,名曰洗尘。成语“接风洗尘”虽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但接风洗尘的习俗宋元时就已兴盛,并流传至今。

      有趣的是,竟然还有因沐浴成癖而载入史册的人。南朝齐人何佟之出身名门贵族,手不释卷,诵读礼论三百余篇,略皆上口,好学有才。而让何佟之名扬的,除了才高,还有沐浴癖。史书称何佟之好洁,往往一天洗浴十几次,几乎是成天不停地洗浴,世上罕见。于是,时人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外号“水淫”。唐人李延寿撰写《南史》为何佟之作传时,突出写他的沐浴癖。明人李贽、冯梦龙在著作中都大谈何佟之沐浴。沐浴癖,让何佟之出尽了风头,载入了史册。

      当然,也有不好沐浴而出名的。北宋窦元宾虽出身宰相之家,翰林院大学士,学问很高,但不拘小节,穿得邋遢,常年不洗澡,体味不雅,和济公差不多。时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叫“窦臭”,后世也把他当作不好沐浴的典型。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沐浴条件已大为改善。热水器,让我们省去烧水的烦恼;电吹风,让我们不再为湿发难干而发愁……就像饥则食、困则眠一样,沐浴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与古人相比,单就沐浴这事,就让我们幸福感满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趣说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