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少年犯》之思

近日看电影频道在放老电影,看到了一部《少年犯》,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据说这是一名记者去到少年管教所里看到的场景,以写成的连续报道为题材拍摄的电影。当年这部电影的播出,曾让多少观众为之落泪,也教育了不少人。

还记得最早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八十年代,从现在看,会觉得那时候的人还是很单纯的。这部电影也掀开了我往年的记忆,片中的歌曲很能代表那个年龄阶段人的心理,用脱疆的野马毫不过分,枯枝发新芽的那种渴望新生活的心情。

我不由得想到人真的能受到感化教育吗?仅凭一部电影,好像还远远不够影响人,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转变。人人都需要理解与被爱,在影片中看到的那些孩子都是四肢健康,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反观现实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那些狱中服刑的,有几个是老弱病残,四肢残缺的,大部分都是身强体壮。

为什么他们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像片中记者对儿子说的那番话,每个人都不想犯罪,只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相信如果有重来的机会,人人都会想办法避开那些曾经绊倒过自己的障碍。虽然如此,但是人生也是公平的,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害怕的是那些屡犯屡改,屡次重犯,又屡次说改,转过脸就忘的人,这种人是很危险的。

我见过这样的人,非常聪明,干什么事都是有板有眼,自己也很有主意。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做什么事没有长性,好逸恶劳,见便宜都想占。这种人喜欢炫耀,自信心很强,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他们的人生常以短期为主,享尽自己认为荣华富贵,以物质追求为目标,精神层面匮乏,内心空虚。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切,为了钱干什么都行,他们的价值观主要是以物质依据,缺乏了物欲的生活,他们就如行尸走肉一般。

在影片中记者的儿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她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接到了通知,在赶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坐在带铁窗的警车里。曾几何时港台的警匪片风靡一时,那些饰演匪徒的明星竟然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这说明人们的内心都有一种叛逆心理。

学生时代,那些在班级中有点个性的学生,常会受到不少同学的拥护,人的成长也是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较严重。在电影《少年犯》中,那些犯错的少年,大多是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冷落,转而用犯罪来报复社会。在心理学中,对攻击性有清晰的阐述,人人都有攻击性,当攻击性投射出去的时候,能够被对方接住。而接受者能够把这份攻击转化为爱以回应,就会使攻击者改变原来的攻击,继而转变自己的态度。可以看到,在影片中,表达的是悔悟,给观众展示的是那些少年悔悟的情况。

人生经历中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犯错还真不可怕,怕的是犯错以后,知错不改,破罐子破摔,最后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年龄是他们的资本,有犯错的资本。可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就不能再糊涂犯错了,看一下现在的社会,人们宽已待人的风气日弱,仿佛有一种戾气弥漫在人们心头。

如今已是网络化社会,可以说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暴力事件发生,难道就不可以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来与人相处吗?看那公交车坠江事件,龙哥被砍事件,留学生被砍杀,室友因小事被砍杀……一系列暴力事件频发。那些鲜活的生命就在无知的肆虐中消失了,悔恨已不足以挽回那些生命,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深思。

一部老电影带来的是对过去的回忆,可是那些沉迷物欲其中的人,他们的人生已被毁弃,妻离子散的镜头浮现在现实中。各自的人生都是由自己做主,怎么样在人生终结时来叙述一个完整的人生,待到曲给人散之际,才会看到分晓。

在还未到终点时,给自己一个机会,振作起来,放下曾经的过错,努力活出一个精彩人生。不要再为那些错过的懊悔,懊悔只会让自己陷于虚度光阴的时光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力做好能做的事,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到终点时回看走过的路时能够绽开笑颜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少年犯》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