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因此在这个世界中挤满了狭隘和封闭,世界把存在问题强加给躯体和灵魂。世界是多样的,它的空间、形式、物质和动力有各自的模式,它们在不断地迅速变化着;世界的时间形式同样具有模式,它也在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的状态,在这样的世界中,人难免会产生所谓“孤独症”的永恒空寂的状态。
自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是一个个的孤岛。但我们又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孤单的。我们渴望连接,我们希望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渴望能够在关系中找到温暖与慰藉。
生命是否是虚无的,这取决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渴望的是慰藉温暖连接而不是金钱利益欲望时,深层的关系就在悄无声息中延展开。
那么,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人际交往的有效性原则有哪些呢?
首先是尊重。
我们要尊重人际交往中的责任和有限性。
对于责任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似乎时时都在谈到。在人际交往中尊重责任,就是尊重对方的节奏,分清当下处理这件事情是谁的责任,留出空间来,让对方能够回到自己的生命中,靠自己去成长。比如说当我们的朋友遇到感情危机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陪伴,而不是逼着她分手或者为他做任何决定,逼迫她听从我们的意见。因为感情啊,也是她的情感课题,是她的人生责任。当我们想要为朋友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时,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尊重ta的责任和能力的表现。
另一个是尊重有限性,尊重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当下的真实和当下必须面对的限制,提醒自己记住“小就是美”,不要尝试一步登天也不要追求过度的完美。尊重朋友在当前条件下的选择,相信这是他在有限条件下能够看到的足够好的选择。
其次是共情。
这是在心理咨询中被无数次强调还是可能被误读的一个概念。共情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发展出来的个人品质。我们要做的共情,也不只是因为某种需要表达出来的一个状态,而是对对方的整个生命状态去共情,涉身处地的去理解它。
在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中提到了治疗有效性三条件,分别就是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
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担任一个陪伴者的角色时,不要急着发表自己对事件的意见,我们可以允许自己的想法在心中呈现,但不说出来先放在那里,然后转换自己的视角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并没有固定标准。
第三是陪伴。
陪伴必然不等于高高在上的旁观和指点,而是平等的站在另一个人身旁,制造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空间,创造情绪、感觉发生的可能性。在此时此地,觉察关系中的微妙变化,感受隐而未现的情绪。
第四是信任。
我认为信任是发展深度关系的基础。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关系中,我们才能放心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探索自己在关系中的模式,也能够让自己在关系中被真实的看见。
第五是等待。
这也许是让人迷惑不解但非常重要的一点。等待什么?
有时候当我们情绪不佳或者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比起朋友的陪伴,其实我们更多会选择一个人安静地处理一下这些情绪。同样,我们要允许朋友可以选择不倾诉不表达的自由,而不因此感到失落、甚至背叛。
在关系中每个人的节奏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等待是信任最好的一种表达。
第六是珍惜。
珍惜实际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对方的节奏,不去轻易破坏,加快,打断他们。自然的让事情发生,允许情绪自然的流露。当我们珍惜时,也意味着一种节制。
第七是接纳。
无条件的接纳自我,无条件的接纳别人,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也往往会怀疑,当我某方面不好的时候,会不会还有人来爱我,还有朋友喜欢我,我还是被接纳的?
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和朋友的某些缺点,更加关注人本身的那些特质和关系中流动的能量时,在关系中被浸润的你我都能在这种持久感受到的接纳中获得一种内心的自由感。这种自由感会成为我们抵御生活中的挫折、限制的一把保护伞,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
最后是创造。
这不是去创造发明某样物品,而是去创造意义。我们可以在关系中重新整理和阐释我们或朋友的表述,不同角度的阐述会让已经发生的事情出现新的意义。而作为一种叙事性的动物,我们不是不能接受苦难,而是不能接受没有意义的苦难。当我们尝试给那些痛苦赋予意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多的去允许苦难的存在和已经发生上,就可以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未来,而不是纠结为什么是我。
这八个原则并不是固定的标准,而是我们在成长和关系互动中去发展的能力。
要相信:我们一直拥有建造城池的蓝图和物料,只要我们等到时候满足,等到那个时机的到来。希望你能在你的人际关系中,按照你自己的工序排期,去组织施工队伍,建造属于你的天空之城。
参考:简单心理《走进内心深处的六课:欧文·亚隆共读》张志斌老师领读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