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阅读:
《极简主义》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瑞安·尼科迪莫默斯(美)
《生活十讲》蒋勋
《孤独六讲》蒋勋
《东京一年》蒋方舟
《日本不思议》鸿上尚史(日)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
《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Rafe Esquith(美)
《You Learning by Living》罗斯福总统夫人Eleanor Roosevelt(美)
《今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
《知识的错觉》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美)
《好好说话》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卢思浩
《回到当下》达妮·迪皮罗(美)
《生活的比喻》陶立夏
《Lagom》Lola A. A'ke'r'strom罗拉·A. 阿克斯特伦(瑞典)
电影:
《寻访千利休》
《无问西东》
《马戏之王》
《太空救援》
《千与千寻》
《放牛班的春天》
《天使爱美丽》
《我不是药神》
《霸王别姬》
《生活十讲》
蒋勋
【1】我们的社会的确已经在走向多元,但同时有一些干扰,例如重商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又会让多元趋向单一。
【2】欧洲一些先进国家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去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3】《新官学》:西方科学已经发现科学的极限,发现科学不够用,反而是老子、庄子有很多思想是非常近于尖端科技的观念。而像作曲家约翰·凯吉(John Cage)这些在西方受高科技影响的艺术家,也都在讲老子和庄子,他们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发现里面有最了不起的观念,如庄子所说的“至大无外,至小无为”,其实就是符合与今日科学的态度跟方法。
【4】孔子的定位在人,老庄的定位在天,即浑沌,天更接近神话。
【5】《新伦理》这是一个富裕的时代,商业的富裕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很容易得到想要的东西,一双鞋子、一件衣服、甚至一个人,拿钱就可以买到了。可中间有一个东西在容易购买容易贩卖的过程中遗失掉了。小时候我们会为一本同班同学忘掉的笔记本翻山越岭……“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所以会渴望、有盼望、有期待,所以到最后有珍惜。
【6】《创造力》我们不能说希腊神话比较文学,《圣经》比较不文学,对我来说,《圣经》是更伟大的文学。文学早于文字:《旧约圣经》是口传文学,如果不把它当成宗教经典来看,就是一部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传说,一套很完备的创世纪的故事,他非常清楚地告诉你宇宙如何被神创造。《诗经》也是民间流传的歌谣,后来才被文字记录。其实我小时候到教堂去,和神父一起读《圣经》时,就一直把它当文学读。在那个年代,读文学作品的机会不多,家里也很少文学性书籍。《圣经》就变成我最早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书,因为里面用的文字非常漂亮,文辞非常美,如“所罗门王最富有时的全部宝藏加起来,不如野地里的一朵百合”。它用的辞藻和希腊神话非常不同,有一种斩钉截铁的“绝对性”。当我们接触神话时,它可能跟宗教有关,也可能跟宗教无关。今天的希腊很幸运,因为希腊的信仰在今天不会被当作一种宗教,大家会很单纯地区的那就是文学了。而《圣经》和佛经,已经被与宗教划上等号,大家就不把它们当文学在读。可是我要说的是,这些经典是真正的了不起的文学!应该要与希腊神话有并驾齐驱的地位。很多宗教教派并不希望如此,教派希望信徒有行为,但不要有思想。他跟根本不希望你透过经典思考,几乎所有教派都把解经视为权力,一般信徒不能解经,必须通过神,所以有了神父、僧侣来扮演权力诠释者角色。只有他人的解释是正确的,一般人没有办法真正去阅读,所以经典的文学性就被扼杀了。另外,也因为语言的问题。我么的文学中,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我相信与周朝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因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以人为本,把神的地位贬低,是进步还是退步?是一个遗憾,因为缺少了神话之后,我们的文明少掉了丰富,少掉了对宇宙更大的好奇,而这个东西又与科学有关系了。幻想跟科学是有关的,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神话的消失对中国发展科学造成影响。
【7】《爱与情》萨特和西蒙·波伏娃的爱情。每个人都需要爱、奉献爱。
【8】《情与欲》上面的感官是高级的,可以说“好吃”,下面的是低级的?我常会建议很多人做自己的身体备忘录,记录下所有会让身体有反应的事物。当你开始描述自己的身体时,你才能开始认识身体,并且用平常心看待你的身体。文字和图像、声音不同,图像、声音都是直接的,不管几岁的小孩都能够吸收到一些东西。所以像电视、电影常会采用分级制来限制孩子阅听。新闻局曾经讨论过是不是要为文学作品分级?我认为,文字本身有阅读的难度,他的能力和成熟度必须发展到一个程度,才有办法吸收文字的内容。凡是能够阅读文字、并理解文字内容内涵的孩子,他绝对已经达到一个可以讨论事情的状态了。
【9】在D.H.劳伦斯的《查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有一段描述我觉得非常感人。就是查泰莱夫人与一个男人在身体上取得一种极高的默契,但他们结束性的动作后,两人眼中都含着泪水,然后他们拥抱着,感到对方的体温。查泰莱夫人说我们同时结束了,这个男人说在世界上很少人如此。为什么他们会流泪?很少有一对男女在性行为时,是真正把身体交给对方的,也懂得对方的身体,同时感觉到对方也在感觉自己。很多性是在发泄自己,很多性是在委屈自己。可是性达到某一个状态时应该是双方彼此的完成。然而,性很容易被低级化成欲望的发泄,或是权力的角力。
【10】《新食代》在新食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缓下自己的脚步,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的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复的手工步骤细心料理。像荷兰人在城市近郊租地,每天骑脚踏车看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只有让等待成为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态,它才会成为生活中的信仰,成为我们作为人的新价值。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卢思浩
阅读感受:真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每篇文章都有BGM,能收藏到歌单中。他写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你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世界上还有人和你一样在迷茫中前进,在尴尬中寻找方向。”
【1】解决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2】我们总是在自信和自卑中寻找平衡点。所谓的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比如我没那么聪明,我需要靠模仿和多次机械操练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励志这东西,是有时间期限的。
【3】没有什么能一下拯救你,就像没有什么能一下打败你。不要期待一个动力就能改变你。你只有换着法子激励自己,直到它变成你血液里的一部分。牛逼来自苦逼傻X样的坚持。
【4】和好友聊未来会去往什么地方的时候,我突然得出一个结论,也许对于现在的我们,不管去什么地方,都会有点儿虚,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关键是如何生活。(我曾经对英国对伦敦无比向往,但经过几个月之后,我发现并不是完全这样的了)
【5】新年愿望,如果真的有的话,那便是,希望你想下楼的时候,电梯就在门口;希望你肚子饿的时候,打开冰箱就有吃的;希望下雨的时候,你的包里准备着伞;希望你难过的时候有首歌给你安慰;希望那个你可以分享秘密的人,也是能够给你安慰的人。
【6】要知道汪峰的歌里说“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7】我们终究要习惯过明天没有课的生活。我们都到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年纪:都不再那么年轻了,却没有足够的成长,不甘心变成大人;都想依靠自己,却发现还差一点儿,自己又靠不住;都想往前走,却发现前路漫漫,前有迷雾后有压力。成长的一部分就是这样,这种尴尬感将很长时间与你如影随形。尴尬感,孤独感,无力感。
【8】有些人后来就真的再没见过。而对还能陪伴至此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
【9】《在云端》里的一段话:“But sometimes it feels like, no matter how much success I have, it’s not gonna matter until I find the right guy.” 其实,人们花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就是有人能陪伴自己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共振。《玛丽与马克思》中说,人无完人,而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有的则充满裂缝。但总有一天,我们的人行道会相遇。等到那时,你的人行道是怎样的,你的过去经历了多少苦,都无所谓了。爱情也是如此,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在尽可能能能够做自己的情况下,在两人共同成长的基础上的情感共振。那些交会的人行道,只有你走到足够远的时候,你才会看到;那些你寻求的共鸣,只有你本身具备了很多东西,你才能够遇到。爱情从来就不是一件可以用等价交换来衡量的事,爱一个人不是以他是否爱你为前提的。你爱他是你的事,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白这或许是没有回报的。如果你去夜店寻找,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十有八九是逢场作戏;如果你常因为寂寞而跟别人谈恋爱,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八成也是因为寂寞跟你在一起;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人过日子,想有个人在意你,那么你遇到的对方大抵也是如此。
【10】谁说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是真的,难道没有想过很多时候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吗?!
【11】人这一本子要做很多事,能够不努力的人又能有多少。能实现梦想的都是少数。如果有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说这样不是一种回报呢?
【12】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13】睡觉以前一定要在脑海里构思一个剧情。
【14】小时候,因为简单,所以美好。
【15】能量守恒定律:有拥有就会有失去,有晴天就会有雨天,有夏天就会有冬天,有天亮就会有天黑。我只是学会了在拥有的时候用力抓紧,下雨的时候为自己打伞,天黑的时候开灯或看部电影,冬天的时候给自己多加点儿衣服。
【16】能接吻就不要说话,能睡觉不要拖延。好的东西不要珍藏。今天能做的事不要等到明天。
【17】愿你如智者一般去选择,如愚者一般去努力,如当局者一般去快乐去痛苦去感受点滴情绪,如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去承认去接纳青春百态。
《知识的错觉》
[美]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loman)[美]菲利普・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
无知-错觉-知识共同体
跨学科论述: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技术、演化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人类的大多数决策都不过是情绪使然和拇指法则的产物,而非来自理性的分析,这种情绪或经验或许更适应石器时代的非洲大草原。”——尤瓦尔·赫拉利
【1】推理的正向和逆向。因果推理是人类认知的基础,也是心智的主要任务,但其各个面向也有难易之分。我们的推理有正向和逆向两种。正向推理是思考如何由因导果。我们用它预测未来,用今日之旧闻预测明日之新闻。我们也用它搞清楚设备如何工作:例如,怎样按下一连串的按钮,就能设置好新时钟上的闹钟。前文提到的逻辑架构中“肯定前件式的假言推理”的例子,运用的即正向推理。现在,请你从参议员的行为出发,推测他将来是否一定会把时间花在筹款上。逆向推理是由果推因的推理。医生用它诊断引发症状的病因,机械师用它判断你的爱车出了什么问题。逆向推理通常涉及解释阐明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对人类而言,正向推理,即由因导果,比诊断式的由果推因更容易一些。例如,医生更容易推测一名胃溃疡患者有腹痛症状,而不是由腹痛得出他患有胃溃疡的结论。逆向推理也比正向推理更耗时。
【2】有些特定价值在我们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经过多少讨论、争辩都无法动摇它们。乔纳森・海德( Jonathan Haidt)认为道德结论很少基于推理,更多的来自直觉和感觉。”其最强而有力的证据源于一个被海德称为“道德错愕”的例子。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给出了下述情境(注意:下面的故事可能会引起不适)。朱莉和马克是一对兄妹。他们于学校放假期间一起去法国旅行。某晚,他们一起住在海滨的一间小屋里。两人都觉得如果尝试做爱一定会好玩又刺激。至少,对他们而言这都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新体验。为确保万无一失,朱莉服下了避孕药,马克也使用了安全套。他们都很享受做爱的过程,但他们决定到此为止。那一晚作为他们的独享秘密,让彼此感到越发亲近了。大多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做出两种反应:首先,他们觉得恶心;接下来,他们指责朱莉和马克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道德败坏。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为大多数社会对乱伦都有所禁忌。更值得讨论的是,人们无法为他们的反应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大家只是支支吾吾地给出“乱伦是不对的”,或者“这是一种禁忌”之类的说法。但这些都不过是对其道德反应的重述而已。除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他们就不会说点儿别的了。在刚才的叙述中,朱莉与马克的行为没有导致任何负面结果,海德以此巧妙地排除了恶果引发道德愤怒的因素。你可能会以近亲生子很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缺陷为理由否定他们的性行为。但由于朱莉和马克已采取了双重避孕措施,这种指责也就不攻自破了。你不能说性行为破坏了他们兄妹的关系,因为他们反而更加亲密了。你也不能指责性行为破坏了兄妹二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因为除了他们自己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并坚持他们的观点。其背后的原因真是令人吃惊。显然,强烈的道德反应不需要理由作为支撑。强烈的政治观点也不用。有时候,我们是否了解政策的后果都无关紧要。这些态度都不是经由因果分析而得出的。我们不在乎某项政策的成败得失,其背后承载的价值观才是真正重要的。Eg.堕胎、安乐死。(如何考虑选择的态度和它的后果)
【3】教育的重点之一即判断某个结论是否可信,谁对它有发言权,以及这个人是否可信。做出上述任何一个评判都绝非易事,但受过教育的人理应做得更好。这不仅仅适用于科学,还包括我们所教授和学习的一切,无论是法律、历史、地理、文学、哲学,或任何其他领域。要教授批判思考的能力,促进沟通与意见的交换。该教育策略让我们成为更称职的科学消费者。对他人的依赖让我们更容易被那些利用这一点而散布谣言的人所伤害。让学生具备科学素养,其意义比写出更好的教学策略论文更深远。化妆品公司给出表面上看上去有凭有据、有模有样的伪科学行话。整个护肤品行业的涌现都离不开伪科学。极具吸引力却毫无临床证据的技术,都是护肤品公司的营销手段。(突然想到早上看到的:“及时行乐,消费至上的生活,并非真是对自己好,那是商家最希望你天天喝的迷魂汤。”)
【4】理财教育:退休储蓄、准备应急基金...
【5】即时教育:这里还有一个想法。科罗拉多大学消费者金融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小约翰·G.林奇( John G. Lynch Jr.)提倡一种他称之为“即时教育”的理财教育观念。其做法是,人们做决策要用到的信息即需即给。在高中阶段开设一门教授债务和储蓄管理的基础课其实没什么意义。正如我们在整本书中多次讨论过的,人们不善于记忆细节。从高中到真正面对重大财务决策,他或她很可能早就把复利的威力和分散投资的好处忘得一干二净了。在人们有需求时提供教育,意味着信息是新鲜出炉的,而且人们还有机会趁热打铁在实践中练习他们学到的东西,使所学更有可能被记住。
【6】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CEO雷伊·达里奥(Ray Dalio):我如何对待未知?(我想学习国画,怎么能学到?)我如何找到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如何确保一件事比如签证能顺利进行?)我们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懂得利用知识共同体。
【7】“校准的”和“不准的”:我们生活在一种高估自身理解力的错觉中。我们非得消除这种错觉吗?我们应该永远努力保持尽可能实际的信念和目标吗?这是电影《黑客帝国》( The Matrix)中基努・里维斯( Keanu Reeves)扮演的尼奥(Neo)所面临的选择:服下红色药丸并活在现实世界或者吞下蓝色药丸,继续待在安逸的幻觉里。如果他选了红色药丸,他必须面对一个与机器霸主相伴,充满悲痛的真实世界。如果他选了蓝色药丸,他将回到人类现存的集体幻觉之中。避开错觉的话,你会更加精准地认识世界。你将对自己的已知和未知都一清二楚,这仅仅有助于实现你的目标。你不会逞强去做项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太可能让别人失望。你将会更清楚自己的位置,踏实地履行承诺。但幻想也是一种乐趣。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会特意把生命中大量的时间沉浸在幻想里。我们在虚构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假装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为寻求欢乐而做的白日梦,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创造力。错觉通过鼓励我们对另外世界、其他目标和不同结局的想象,从而激发创新性的产品诞生。它们能够激励我们探索未曾涉足之事。这难道不对吗?我们真的应该尽可能地减少错觉吗?本书的作者之一史蒂文有两个女儿。就让我叫她们S和L吧。L博学多闻。她很清楚自己知道些什么,甚至连自己的未知都一清二楚。由于她对自己已知与未知的比率非常了解,我们就先称她为“校准的”。她的这种校准就像一台被校验过的体重计能如实反映你的体重一样。相反,S的校准不那么理想。S也尽力地去学习这一切。她也了解不少东西,但坚信她知道得更多。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她倾向于生活在理解的错觉里。L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她说话时总是自信满满。她能够巨细靡遗地说出她所了解的东西,她知道何时该闭嘴,何时该说
“我不知道”。她追求的目标都切实可行,并倾向于尽力达成。她看起来总是泰然自若(虽然没人知道她内心是否也暗潮汹涌)。L会阅读她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几项爱好,但她真正关注的还是其专精的领域。S也很稳重大方,尽管也许没那么从容自在。她没有什么明显异于他人的专长。她会思考那些超越其有限领域之外的东西。她心怀大梦:她想要解决重大的难题,而不只限于她的专长之内,她尽其所能,力图让梦想成真。S勤奋刻苦,且已有不小的成就。但由于她总是盯着更大的愿景,便常常对结果感到大失所望:现实很少能满足她那遥不可及的梦想。相比于L,她经历了更多挫折。S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并乐于讨论任何东西。无论哪个学科,学习都是她最大的乐趣。她也有数种爱好,总是满怀热忱、兴致勃勃。哪种角色模型更胜一筹呢,“校准的”L还是比较“不准的”S?站在一位父亲的角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她们都是最棒的。L角色模型的优点在于她能做到不出差错。由于明确地知道哪些在其理解范围之内,哪些不归她负责,L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确定性。她能够清楚地界定自己的专业范時,因此也有信心并愿意同他人合作。L对于别人的贡献乐见其成,也欣赏他们的知识,因为她了解自己的局限所在。S也是个好榜样。她对遇到的一切都热情满满,并不断开创新领域,寻求新的概念上的新联系,探索未知的世界(有时真要把她父母惹恼了)。S喜欢聊天,因为她满脑子都是主意,而且乐于参与到任何话题当中。她倾向于相信自己见多识广,这意味着她可能会争强好胜,也一定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她就是活在那个小小的错觉里。但她的父母也认为,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亦可能让她成就非凡。感谢上苍给了我们一点小小的错觉。无知不可避免,错觉亦有价值。马可波罗、哥伦布、达伽马:意识不到自己何等无知的情况下才拥有的自信。(接纳自己过去的选择,正如承认这两种状态的不同,它们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孤独六讲》
蒋勋
本书讨论了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孤独。
阅读感受:
蒋勋的文章有很多台湾社会文化的背景,内容比较跳跃,我对他说的有些背景知识比较陌生,因为不能马上或者说深刻理解。他是抛出或是摆明或是埋下了一个个问题,没有解答。也觉得他描述的台湾,教育、伦理等方面,和我们闽南真的很像。
【1】中国文化的鳏寡孤独(社会伦理的缺憾和西方语境下的solitude(sol“太阳”、“唯一”),即自我是独立存在的完满个体,两种文化赋予孤独不同生命意涵。
【2】Eros-不完整的自己。柏拉图在他著名的《飨宴篇》(Symposium)里有一段用神话说的故事。远古时代,人类不是现今分类的男性、女性。远古时代,人有三种,一是纯阳性,二是纯阴性,三是阴阳人。后来因为人类得罪了神,被神惩罚,神把三种人都劈成了两半。因此,现今的人类都是不完全的。每一个被劈开的一半,永远都在寻找另外一半。劈开的纯阳性,半个阳性,永远在寻找另外一半阳性。纯阴性被劈开,半个阴性,也在寻找另外一半的阴性。至于原来的阴阳人,劈开成两半,阴性的一半就在寻找阳性的半,阳性一半也在寻找阴性一半。希腊神话充满象征隐喻,使人深思。回忆一下,那曾经有过的紧紧的拥抱,闭着眼睛,沉湎在纯粹的肉身记忆中,呼吸、心跳、体温、气味、触觉,仿佛在回忆没有被劈开前的自己,完整的自己。
【3】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一个文化如果回避了死亡,其实是蛮软弱了。儒家文化固然有乐观、积极、奋进的一面,但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4】家庭、伦理的束缚之巨大,远超于我们的想象。包括我自己,尽管说得冠冕堂皇,只要在八十四岁的妈妈面前,我又变回了小孩子。哪敢谈什么自我?谈什么情欲孤独?她照样站在门口和邻居聊我小时侯尿床的糗事,讲得我无地自容,她只是若无其事地说:“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5】加缪的《局外人》(L'etranger)中,讲述的是在法国发生的真实事件,L'etranger这个词中文译为“局外人”,其实就是孤独者的意思。故事叙述一法国青年对一个阿拉伯人开了六枪,被当成谋杀犯送进监牢,但所有的审判都与他开这六枪无关,而是举证他在为母亲守丧时没有掉泪,在母亲的丧礼后,他未依礼俗反而打了一个花哨的领带,以及在母亲丧礼后,他便带女朋友到海边度假,并发生性关系。诸此种种便成为他获判死刑的罪证。行刑前,神父来了,告诉他要做最后的祷告和忏悔,灵魂还有机会上天堂。这个青年骂了一句粗话,说:“我就是开了这六枪,不要说那么多了!”如果大家有机会再去翻这本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就会发现最后一章写得真是漂亮。青年的囚车在黎明时出发,他看见天上的星辰,他说他从未感觉到生命是如此饱满,他忽然变成整部小说歌颂的英雄一一从儒家和群体文化的角度来看,实在很难去认同杀人犯变成英雄的故事,这部小说在西方会得奖,但若是在以儒家思想主导的东方,可能直至今日都无法获得肯定,因为它的内容违背世俗的标准。
【6】安那其主义Anarchism的创始人: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巴金笔名的由来。
【7】林觉民、徐锡麟、秋瑾、陈天华、邹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现实完全不在意。
【8】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eg.史记和历史上的刘邦项羽。革命者本身包含着梦想的完成,但是在现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可能再是诗。如果你坚持革命者的孤独,就必须是像司马迁写《史记》所坚持的美学意识形态。并不是说不能当刘邦,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刘邦而不是项羽,都想成为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但是在美学之中,留下的符号总是一个一个出走的孤独者、失败者。就像《史记》里的刘邦,成功的人不会可爱,可爱的一定是这些失败和孤独的人。
【9】暴力美学使得 Aesthetics(美学)这个词,不只表达表象的美还包含着人性不同向度的试验。如果暴力是人性的一部分,那么在美学里,如何被传递?如何被思考?如何被观察?如何被表现?这些都变成重要的议题。现代美学的意义和范畴愈来愈扩大,不只是梦幻、轻柔、唯美的怡养性情,反而是人性最大撞击力的实现。Eg.法国野兽派。驯兽员把头放在狮子嘴里,心里却有希望狮子一口咬下的想法,来源于潜意识里的恐怖性和暴力性的念头,这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合法暴力vs不合法暴力。暴力是要争取其合法性,变成更大的暴力。这是蛮沉重的课题,但如果我们希望回到社会去观察各种暴力形态时,能有更冷静的省思能力,就必须去深人探讨。我一直觉得儒家文化对暴力的探讨太少,西方在绘画、剧场、电影里,对暴力的探讨非常多,使他们对暴力有更多的检讨和警醒。尤其在“九ーー”之后你会发现欧洲常常在讨论美国的暴力本质,这在台湾是很少被提出来的问题,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其的依赖关系,使我们不会去检讨美国在全世界的暴力,而一味地怪罪恐怖分子。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オ能有“善”的发扬,所以我直觉得很遗憾,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继续发展,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就像小说里的大学生,变得不切实际。我们一定要知道,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时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辨、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最更深层、更高层次的探讨。
【10】儒家思想影响我们甚巨,而儒家的主张,如孔子的哲学,常常是一种结论式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结论,是可以奉为教条的格言,听了之后不必做太多的思考,照着做就可以了。孔子负责思考,他的七十二弟子遵守他的诫命就好。希腊哲学则恰好相反,把推理的过程、思辨的过程,视为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读柏拉图的《对话录》,在《飨宴篇》里面就针对一个主题:Eros(译为“爱”或“爱乐斯”,即所谓“柏拉图式的爱”),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一一发言的有医生、有戏剧家、有诗人,各自提出对Eros的解释。是否会有结论?柏拉图反而不太关心。(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我经常想看给出结论很多很直白教你怎么做的书)结论是思维的敌人。所有的考试都是立刻要有结论的。可是这个结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就像前面讲的,邱逢甲到邱逢丁,没有意义,没有思辨的过程。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相较于儒家的结论式教条,庄子提供了较多的思辨可能。庄子是个喜欢玩的人;喜欢玩的人,思辨能力都比较强。所以现在西方教育常常要儿童在游戏里学习,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思辨的。解开九连环是一个游戏,游戏的过程非常让人着迷,最快乐的不在最后解开的时刻,而在思辨怎么解开的过程里面。这种让小孩在玩游戏的过程里,培养思辨能力的教育方式,也是我们所缺乏的。给孩子结论不见得不好,可是当结论太过急迫的时候,这个结论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的比喻》
陶立夏
阅读感受:很文科生的写作风(这的确是我高中写作会用的文风:在抹香鲸晃动尾巴打破北冰洋寂静的那个午后...)。有各种展露生活方式的标签。
【1】伦敦地点:Piccadilly Circus皮卡迪利大街,Liberty自由百货,Bond Street邦德街
Fortnum&Mason福特南美森 买糖果茶叶
【2】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想了一会儿回答:即使很难过很低落的时候,我都能好好吃饭,不知道茶饭不思的滋味。人到最后,不是都应该在食物中找安慰吗?因
为食物最简单实在,不会跟你周旋废话,好吃就是好吃。吃饱之后人会分外淡定,要杀要別也没那么在意了。
【3】Even this late it happens: the coming of love, the coming of light.— Mark Strand 马克·斯特兰德
【4】我们并不那么孤独,书里书外,多的是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