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 养育孩子,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词

       当今世界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才能既满足孩子当下的需求,又能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相信这是很多父母面临的一道难题。带着这些疑惑,我阅读了美国心理学家、亲子关系专家劳伦斯·科恩的新作——《游戏力养育》。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玩商”的书,但它的精彩绝不仅限于“寓教于乐”。《游戏力养育》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不教所谓的“正确”方式。它更像是一套思维模式,一种人生哲学,需要我们在养育途中不断内观与自我修行。


NO.1 

联结

       联结是游戏力养育的核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积极关系,能被彼此感受到的情感纽带。个人通俗的理解:两个人在同一个频道上。对于“蓝牙已连接”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而我们与孩子之间也需要这种“联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联结就像空气、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觉察,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沿用着那些老套的“不管用”的育儿模式,比如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是简单粗暴的打骂等,令我们无奈又沮丧的是,明知道这些方法不好,可又找不到更恰当的应对方式。而“联结”就是打开我们思维僵局的那把钥匙,当你意识到“联结”的真实存在时,大多数育儿难题将迎刃而解

       书中给出了联结的两大方法:游戏和情绪理解。用孩子的母语——游戏,来与孩子“调频”,当你们处在深深的联结之中时,孩子将变得乐于合作、分享、温和、好奇而有趣……一切我们想从他们身上发现的优良品行,或许都能闪现光芒。当然,联结不会随时随地都“在线”,当你或孩子被情绪淹没时,联结会断裂,但这并没有关系,养育的目标不是避免联结断裂,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我们尽早发现联结断裂,并尽快重建联结。

NO.2

向内看

        “如果父母把精力放在纠正问题、改变孩子的行为上,他们是无法看到更深层次原因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每次越是执着于去纠正和改变孩子的行为时,最后往往会酿成一场权利争夺,孩子哭闹,家长焦灼,父母与孩子都没有赢。那我们该如何调整这一固化的行为模式,书中给出的建议是:有意识地“向内看”。

       向内看有两个维度,一是看到自己,需要我们经常停下来,向内看自己的期待、希望、梦想和恐惧。通过反思和自我觉察,发现最深层的养育价值观,通过暂停避免冲动反应,找到内心深处更安静的声音。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下图),帮助自己向内看。二是看见孩子,看到他表面行为下的感受和需求。父母可能永远无法准确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但通过向内看,至少能猜到一些。书中有句话非常打动我:“真实地看到每个孩子原本的样子,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向内看”示例问题


NO.3

轻推

       引导孩子行为改变的有效方式是“轻推”,轻推是指推动孩子或父母向前取得进步,但力度不要太大。轻推不是用蛮力把孩子从情绪里拽出来,而是温和地帮助他从情绪的暴风雨中走出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种方式既坚定又有爱,既有指引又没压力,是在过度放任和严厉逼迫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如果将养育孩子比作种树,“轻推”就是松松土、浇浇水,往你和孩子共同期待的方向扶一扶,引导孩子,而绝非“拔苗助长”。

▲ 游戏力养育三角模型


       轻推的关键点:是把孩子带到情绪临界点。情绪临界点是一个心理位置,在这个点上,有能力面对恐惧,虽然感到害怕,但还能有所行动,至少应再往前迈一小步。轻推有五个重要原则:第一,始终陪伴。每一步都要一起走。第二,速度要慢。就好像你们拥有一生的时光来做这件事情。第三,经常暂停。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后退,但永远不要放弃。第四,保持在情绪临界点上。如果孩子大声尖叫或者完全安静,说明已经越过了情绪临界点;如果孩子只是逃避现状,情绪良好,说明还没有达到情绪临界点,需要轻推。第五,始终给予情感支持。当人处在情绪临界点时,会表现出很多情绪,可能是大笑来释放紧张感,也可能是大哭,轻推的人要欢迎和接受所有这些情绪。

NO.4

共情

       孩子的情绪非常脆弱,有时游戏虽好,但也并非万能。这就需要运用好游戏力养育的两大核心方法——游戏和情绪理解,配合使用,微妙平衡,有点类似于“中西药结合疗效好”。游戏和情绪理解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游戏力养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刻地理解亲密关系、游戏态度和共情之心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已经被情绪控制,不要试图过早玩游戏,否则孩子会感觉到联结断裂。孩子此刻首先需要的是共情,需要的是被看到、被理解。共情意味着: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而不是:我会不遗余力地保证你不再生气。当父母敞开共情之心,向孩子表达共情时,就是蹲下来陪在他们身边,用眼睛看着世界,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分担痛苦,分享喜悦。

       有一个顾虑需要现在消除:父母可能会担心过多的游戏和共情会不会惯坏孩子?作者十分肯定的回答:不用担心,游戏、爱或接纳绝对不会惯坏孩子。真正惯坏孩子的是,父母因为无法应对孩子的情绪而违背自己内心的价值观,不得不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

NO.5

安全感

       所有孩子都需要安全感,如果想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建立安全依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安全依恋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处于安全关系中的儿童感到安全、有保护,知道可以从养育者那里得到安慰,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满足,非常安心。这让他们敢于去探索,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专注能力、合作能力、友谊满足、学业成功、婚姻幸福、工作成功等各方面,都与安全依恋关系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把安全依恋理解为一个循环:需求——需求满足——需求——需求满足,当孩子还是婴儿时期,每次喂养、每次拥抱、每次安慰、每次互动……当需求一次又一次得到满足,成千上万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循环便会内化成安全感。所以,安全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是魔法,想要就有,而是需要不断的回应,反复的积极互动以及镜像反映情绪来慢慢建立。这世界上值得探索的东西太多了!然而探索的前提是有基本的安全感。

NO.6

信任

       成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不需要强迫。事实上,强迫带来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对待孩子成长最好的态度是信任,信任成长的力量。成长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有自己的方向、速度和力量,旁人无法让它流得更直或更快。多花些时间观察孩子,不要总想方设法地去约束他。如果孩子的成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没有必要责怪自己或孩子。更快并不意味着更好,成长有时像一场竞赛,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成长模式。成长不是一列火车,没有预先设计好的停靠点。孩子不可能事事都按计划表来。如果父母能接受这些观点,或许会让焦灼而充满压力的父母如释重负。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对家庭的“养育团队”抱以充分信任。在漫长的养育路途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养育团队里包括配偶、祖父母,可能还有保姆、阿姨和叔叔、老师以及支持你的朋友和伙伴。既然我们是一个“团队”,那么在育儿这件事上,对待彼此就像对待同事一样,你不会苛责同事的弱点,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开放沟通才是通力合作的关键。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相信孩子是有抗挫力的,即使养育团队中有人用“错误的方式”(和你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不会有事的。持有这一观点,能减少许多家庭矛盾,包含敏感的婆媳问题。养育团队成员需要的是温柔的对待,而不是严厉的批评。

NO.7

接纳

       接纳,是如其所是地看到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强求他成为不一样的人。同时,接纳自己的感受,允许自己也有脆弱的时候。许多成年人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控制孩子的情绪,其实控制的只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方式。情绪就像呼吸和消化一样,是一种生理反应。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情绪都会产生,理解和健康表达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情绪),那么孩子会遭受痛苦。

       有时,接纳还意味着不干涉、不改变。看到孩子原本的样子,学会接纳孩子的同时,也要接纳自己。孩子应该得到共情,而非谴责;父母应该自我慈悲,而非自我批评。但是,接纳不意味着不可改变,接纳会促进孩子发生变化。从接纳走向改变,需要的是“轻推”,而不是“猛踹”。孩子需要被如其所是地爱,而不是被迫成为“应该”成为的人。接纳孩子的性格比改变他的性格要容易得多。再说了,你能改变自己的性格吗?

NO.8

倾听

       游戏力养育的许多实践,包括联结、向内看、共情、信任、接纳等等,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过程:真诚的倾听。那么倾听者需要做什么呢?倾听者需要关注倾诉者,在适当的时候点头、微笑,保持眼神接触,不要说太多话,甚至可以不说话,允许倾听者自由表达。倾听者不打断、不批评、不问太多问题、不讲自己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建议。再重复一遍,因为这个非常重要。不打断、不批评、不评判、不建议、不说“我也经历过这种事儿”。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很想找一个人倾诉时,最怕倾听者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救济和同情姿态,滔滔不绝说的比自己还多,而自己却已完全失去了倾诉欲望。

       当然,倾诉者也要理解,健康的表达会帮助对方倾听自己。如果总是唠唠叨叨、批评指责,甚至恶语伤人,对方是不会好好倾听的。使用以“我”开头的句子,而不是以“你”开头的句子。如果发现有些话让对方情绪激动起来,就不要再说了,不要一遍又一遍地企图解释清楚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个时候对方已经根本听不进去了。将争论的目标从获胜转变为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就会更容易倾听他人。

NO.9

陪伴

       有一个最简单的养育方法:父母只要多花点时间,放松快乐地陪陪孩子,就能解决家庭中的大部分挑战和问题。当然,孩子需要的不仅是陪伴的时间,也需要陪伴的质量。高质量的陪伴是指给予孩子充满热情的全然关注。在某个时段,父母能一对一地陪伴某个孩子,不带其他兄弟姐妹,心思全部放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不打电话、不工作、不做家务,就再好不过了,书中把这样的时段称为“特殊时光”。给孩子能做主的特殊时光,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作者分享了三种陪伴方式:眼对眼、肩并肩、心连心。眼对眼意味着除了与孩子进行目光接触外,还要真正看到孩子,共情孩子。肩并肩意味着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一起走过去,不强推,不连拉带拽地强迫孩子独自面对恐惧。心连心意味着父母和孩子都从内心最深处感受到一种深厚的联结。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能彼此理解,感受对方的情绪。

NO.10

慈悲

       很多父母向内看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自我批评、内疚和羞愧。其实,做得好的父母容易对自己有高标准,最爱自我批评。转化自我批评的最佳答案是自我慈悲。自我慈悲意味着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温暖、共情。承认并承受孩子感受的同时,一定要承认并承受自己的感受,童年时期的所有感受都值得共情和接纳。找回内心的平静和耐心,为自己“蓄杯”很重要。这里引出游戏力养育中另外一个形象概念:“爱之杯”。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杯子,需要不断用爱和关心来注满。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往往是“爱之杯”空了的信号,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困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先给孩子“蓄杯”。而对于父母来说,“空杯”也是很常见的状态。不用苛责自己,可以通过安静的活动或游戏的方式释放情绪。身为父母,所有不可避免的痛苦都值得同情和慈悲。当父母的需求得到满足,就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对于游戏、联结和快乐的基本需求。

写在最后

WORDS IN THE END 

      《游戏力养育》是我参加亲子读书会共读的第一本书,线上线下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精读。这个阅读节奏看似缓慢,却极度舒适。虽然每周只有1-2章的内容学习,然而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以致用”,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刻意练习”。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是观念,当观念得以革新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能够十分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和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从前相对“严肃”的我也能展示出“有趣”的一面,就连5岁的老大也会时常在不经意间给到我惊喜:“妈妈你最好了!”“妈妈,我爱你”“我最喜欢妈妈”“谢谢你理解我”“妈妈我会尊重你”……孩子给我的这些正面反馈,让我备受鼓舞。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力养育被定义为是一种思维模式而非一套教养方法。所以我很乐意将书中的精华和干货整理出来,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观点,一句话,打动到你,由此行动,这篇文章已足够有意义。正如作者的愿景所讲:“愿每一个孩子都被倾听,愿每一位父母都被支持。”

       育儿路上,感恩有你同行。

本文插图来源/《游戏力养育》

感谢阅读,期待您的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力》| 养育孩子,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