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与陪伴+筑基第十六课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五)复习

2021年12月1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335天分享  本周第1次约练  总约练第294次  咨179、观79、来3、朋4、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337次分享

本周第一场  咨询师

面对久久没有改善的生活模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也许也只能好奇的去问一问,是什么让您一直想做而没有做成呢?您理想中的状态实现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可能会带来哪些改变?有没有对您不利的地方?如何做相对会少一些。

筑基第十六课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五)复习

2.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表达真诚应该适度。因为过度的热情和真诚可能会让他怀疑咨询师的动机,反而会损害咨询关系。首先就是你作为咨询师,你就别有动机就好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你有动机的时候,你难免会有一些过度的热情,当你过度的热情和真诚的时候,可能就会让对方感觉到有危险,感觉到不太舒服,是不是有所突兀。 所以,你心中是否有那些改变他的动机或者拉拽他的动机,如果有的话,你在某些地方就会有过度的热情和真诚,就会有更多的停留。当然,我们该停留的肯定要停留,只不过是在有的事儿上,人家本身都不想聊,你也要停留,还没有想好,你都试图让他去做,还要给他讲道理,还要告诉他一小步的原理,滚雪球效应,这都会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他都会怀疑你的动机,感觉到有压力,感觉到不被理解,这些都要注意的。 这是适度这一块,不要太过度,不要太过度的前提,就是你没有那么强的动机。因为当你动机太强的时候,你难免就会过度的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的交流上。

我们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是有非言语。刚才说了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都有非言语。在实际咨询的时候,更多时候都是在用非言语传递,很多时候非言语传递。因为语言传递的信息是很有限的。你想表达的那些东西,关键点上也很有用,只不过不建议更多的语言去表达,非言语去表达你的理解,非言语去表达你的真诚。你的共情,你的热情都在你的非言语上。

非言语背后是啥?非言语背后是他的内心,他是真的内化了那些东西,然后他才能用非言语传递。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作为学心理学,做心理学这块,其实要做的就是来访者到你这,你可能一句话没有说,都是来访者的说,然后他就都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而不是说你的嘴嗒吧嗒吧说了很多,来访者走的时候还很沮丧,感觉对他没有太多的帮助。我们逐渐的往这方面走,这样持续浸泡好久好久之后,才能逐渐的达到那样的一个程度,深挖一口井,然后触类旁通,才能有更多的更好的变化。

3.真诚应该考虑时间因素

在早期,只要不虚伪就行,慢慢咨询关系逐步进展了,当事人的不足,缺点,也是可以适当的表达的,但前提是不损害关系为第一位,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准,你一旦关系还不错的时候,你可以适度的表达一点点,别多了,多了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适度,啥关系都如此。一开始俩人关系没那么好的时候,在生活中可能我们很多东西不能说,但后来关系好了,你也要适度,你能说,但是也要适度注意边界,这样的关系才会长久,只有关系更为长久,才能在更长的时间里去陪伴他逐步的成长与变化。

实际中的时候来访者他可不是啥都准备好了,他可能有很多的顾虑担心,然后你们需要逐渐的磨合,慢慢的建立关系,几次乃至好多次,才能逐步的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能够信赖的、安全的、温暖的、稳定的、稳固的关系,才能逐步的建立。有了关系,咨询已经好了一大半了,但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有做长程的意识,一个咨询做十次给你带来的成长远远超过你做十个咨询各做一次带来的成长。

4.真诚体验

在咨询的坦诚上,咨询师自己是坦诚的,其实自己的状态是不错的,很重要。如果咨询师自己还有很多的卡点,自己本身活的就很忧郁,就不接纳自己,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处理。你做咨询的时候难免就会有很多自己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做咨询师,我们学心理学,哪怕你是作为家长角色,为了孩子,你都需要不断的去成长。不是说只是解决你的问题,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自己人生中很多的卡点。那些特别容易有情绪的地方,特别容易有波动的地方,特别hold 不住的地方,都需要花比较多次去处理这些地方去聊,去看咋处理,去做咨询,去聊去看,聊着看着的过程中慢慢的就会能看清楚更多东西,就更清楚内在的背后的模式,很多的变化可能也就能出现了。最怕的是我们没有这些意识,我们就感觉我是助人者,我是家长,我怎么能当来访者呢?我可没有啥问题,我可没有病之类的。精益求精。其实一块铁已经纯度很高了,你再去锤炼的时候,它仍然可能会有杂质出来,所以不断的去锤炼自己,让自己这个容器完善的越来越好,卡点越来越少,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注意的地方。

共情(共情可不是讲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共情可不是讲出来的。再次强调一下,共情是练出来的,不断的感同身受,换位理解。你不能很好的进入对方世界的时候,你说啥都没用,你的技巧再多,你进入不了他的世界,你咋去帮他呢?你也帮不了他。进入到他的世界至关重要。能不能很好的进入他的世界,怎么样才能很好的进入到他的世界呢?第一人称去感受,我是他我会有什么感受,或者你们在专门练的时候也可以角色扮演。

感受他是什么样的感受。虽然你的感受可能不一定就是完全的真实,完全真实的共情或者真实的感受是不存在的,只是说可能更接近最真实的感受。 虽然不能完全的真实,但最起码你能相对的给他同频,同频才能共振。只有同频才能更好的共振,才能更好的去帮到他。

共情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以及体验

共情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以及体验,你能不能很好的理解他。看一个人共情的能力,不是看他在那个常规事情中的共情,就跟看你学的咋样,不是说看你心平气和的时候咋样,而是说你遇到那些突发状况的时候,你的稳定度,你的应对咋样,需要看这些的。所以如果他讲的跟你的价值观念不一样的时候,你也能共情吗?你还能进入吗?

因为大多数人在常规的这些里边都还o k ,在那些非常规里面,在咨询里有很多都是非常规的,这些事情里你还能进入他的世界吗?还能更好的去体验吗?去同频吗?感同身受吗?这都要练的,否则你做咨询的时候是进不去的,或者说在这些里是进不去的。 咨询中有很多都是非常规的,我们一不小心做不下去了,其实就是因为你的东西出来了,你的东西出来你不能很好的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了。

所有你特别想说的都别说,或者都先别说,越是你想说的,往往越说明这些地方是你的东西要出来,你已经不中立了,要不然你怎么就那么想说呢,在这些地方是什么让你如此想说呀,你怎么就那么想说,这一块你想到了啥,这些都要去看一看。

共情有7个名字,共情、投情、深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注意这七个名字都一个意思,都是感同身受的意思。 一定要具体的练这块。这个不是讲出来的,这块是要真正的在实际事上去练的。你们去讲一些个案,讲一些具体的事,然后亲自去体验。 我是这个来访者,我有啥感受?我是这个来访者的妈妈,我是什么感受?真正的去体验,体验多了就会好多了。必须大量的去体验才行,这个是无止境的。不管你体验多久都不为过。体验多久有意识的觉察多久都不为过,这是一个终身去练习的东西,绝对不是你知道就行,就是共情的含义。人文主义三大流派里第三大学派就是人本主义。两个代表人物,罗杰斯是其中之一,罗杰斯提出来,体验式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能不能很好的体验到他的内心世界,或者你就感觉那有啥那算啥。如果你感觉那有啥那算啥的时候,往往说明你没有办法很好的去体验到。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去体验到的话,你在帮他的时候就会有困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体验,理解、表达,并且取得反馈。

罗杰斯体验式共情,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其实就是体验并且理解,第二个是表达,第三个是给他反馈。

1.第一个体验理解是最难的。我们首先要体验并理解到他在说什么,他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然后可以表达出来。但是也不一定非得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可以表达共情,2.可以用嘴,用语言去共情,也可以用非言语去共情。

要根据实际情况该多一些要多一些,该有语言的还是要有的,我们感受到之后,我们要去表达出来,怎么表达,其实就是表达你感受到的他的情绪就好了,感受到的他的情绪表达出来,你感受到他的什么情绪,能感觉到他在这件事情上是有些紧张的,你要表达给他,我能感觉到你在这件事情上是有些紧张的,或者你能理解到他这样的一个有些焦虑的心情。这就是在共情,这就是在表达。表达之后怎么样3.取得反馈,看看他什么反应,他可能会跟你说,也许吧,啥意思,也许吧,说明并不太赞同你所说的,对吧?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问他,所以你的感受呢,你要请他来说他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他说差不多吧,差不多的意思是什么?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还差点儿呗,你要能听到他背后的意思,要跟他再去做探讨,然后再跟他去具体化,这就是反馈这一块,体验理解表达,然后取得反馈。

共情的意义(把握求助者的内心共情,是与之同在的一个状态)共情有什么意义?一直在强调的基本功,倾听、共情、具体化、重新建构,至关重要。你能不能很好的去倾听他,能不能很好的去共情,尤其是感同身受,或者你知不知道在哪些点上要去更好的共情、具体化,以及具体化到什么程度,能不能保持一颗欣赏的心,去更多的看到他的积极面,这些都至关重要,这些就是基本功,共情什么意义?把握求助者的内心共情,是与之同在的一个状态,能不能与之同在。 当你与他同在的时候,你不说话,他能感觉到,他也会感觉到很疗愈。就像两个恋人,真正的心心相印,反正其中一方不说,看对方一眼,对方立马就明白了,你懂他啊,咨询的时候,好多时候都能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同时仅限在咨询室,所以咨询关系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远又最近的距离,或者最近又最远的距离在一起。最近很多时候都会让来访者感觉咨询师太懂我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咨询师这么了解我,懂我,最远就是出了咨询室,他们可能就不认识了,他们就了无瓜葛。咨询结束没有其他的联系和来往,这是最远和最近的一个关系,就是咨询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去把握内心,然后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促进来访者的自我了解。在我们共情的时候,其实是可以让他对自己有了解的。他会想,是吗?我是焦虑吗?老实说我能体验到感受到我的焦虑,我是焦虑吗?他开始对自己会有这些思考,或者他虽然说我感觉不是吧,接下来他仍然会受你的影响,会受你目前的影响,他仍然会有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有些焦虑,但他也可能会受你不好的影响。所以后边我们讲共情的时候,一般负面的东西不做更多的共情就在于此,因为容易给对方带来消极的暗示,不做更多负向的共情,也不要比他的状况更多的夸大。 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会让他感觉到失望,感觉到咨询师不了解他,不理解他,其实当共情不到位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想改变他,我们试图让他有变化,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导致我们共情达不到。因为我们很想改变他,我们就忘了共情,我们就忘了要关注他的感受,你心中有个方向,你的东西出来了,你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我咋去改变他,我得试图让他明白是他的错,他这样做不对,我都发现问题的点在哪了,我得让他知道,我能不能讲给他呀,很纠结,想说这个,我记得好像不能说。这个时候你就注意不到给他共情之类的了。其实就是能不能关注他这个人,试着去感受他的感受。

同样,有时候来访者也是,他跟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不需要我们试着引导他,让他明白什么东西。他需要的就是你能理解到他的感受,谁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不舒服,谁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有难受,有担心,有焦虑等等。你理解到他这些感受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话他就能更多的说下去,更多的讲下去,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好的维持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奇与陪伴+筑基第十六课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五)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