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绘本

图片发自App

书架上有一本书,Jonathan已经冷落了快有一年之久,准确的说是压根没有宠幸过它。

这本绘本叫《家有家规》,我搁段时间给收起来,搁段时间又给拿出来,他都对它视而不见。

我已经对这套(一套3本)绘本放弃了。心里安慰着:本来书的画风就很抽象,我都不怎么喜欢。何况孩子。

今天他随手拿了这本:妈妈,读这个。

我一看,惊诧不已。

读了一遍,他笑的嘎嘎叫,接着又让读了四遍。

预测这本绘本会是近期的红牌。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还没睁开眼,那家伙便爬下床拿这本绘本让我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绘本里教孩子要讲究卫生,做事规则。比如上过厕所要冲马桶,比如妈妈已经很累的时候,不能再缠着妈妈,比如不能在屋里登登登的乱跑。最让我深刻的是这样几句话:不能说:真是个大笨蛋,除非你的狗狗就叫大笨蛋。下一页是: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哪怕他看起来像个好人。哪怕他说他的狗狗走丢了,想请你帮忙一起找。哪怕他的狗狗叫大笨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几句话有着法式的幽默,同时也教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坏人会利用小孩子的善心。

比如以前看过的电影《房间》,一朋友给我推荐的,刚听到这个电影名字,先入为主的感觉它是一个恐怖片。但是看的过程中内心绷的比看恐怖片还紧。

据说这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老男人尼克以自己的狗狗生病了为由骗乔伊,继而绑架了她,把乔伊囚禁在一个小黑屋里七年。女孩后来生下了男孩杰克,在杰克五岁时,她告诉了孩子真实的情况和外面的世界,策划了逃跑计划。最终逃离了那个“房间”。

她在一个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给孩子尽自己所能创造条件,把一切恶都自己承担着。看着都觉得有种密不透风的窒息感。

乔伊在“房间”里生活的目标就是想着怎么逃出去,获得自由。生活有了目标,才不会惶惶终日。而逃出“房间”后的各种后遗症接踵而至。社会舆论、孩子的不适、心理阴影……这些足以压垮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她选择自杀,但未遂。男孩把一直视为能给他力量的长发剪掉,让外婆带给他妈妈,希望长发能带给她能量。

最痛苦的不是在“房间”里的暗无天日,而是自由后的不知所措。

还好,最终母亲在孩子的救赎下,母子俩相互扶持,慢慢的和那个旧房间告别,慢慢接受“房间”外面新的世界。

记得电影里乔伊出来后,情绪一度崩溃,还曾埋怨过母亲从小教她要善良,所以才沦落如此。

这样说就有点牵强,但是我们还是要教给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能让孩子的善心,变成了坏人伤害孩子的武器。

即使那个陌生人的狗狗叫大笨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