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只要做到这些,我们也可以走向成功

        近期看了十几本成功人士写的,自我成长的书,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的成功之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者说成功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可能有的人会说了,他们赶上了某某红利期,他们抓住了机会所以才获得了成功,也许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成功可能是抓住了所谓的红利期或者某些机会,但是如果没有修炼好自身的内功,就算机会掉到面前,也不一定能抓得住。

        曾经有不少成功人士分享过他们的心得:如果想成功,自己就要像成功人士一样,去想、去做,去链接他们,但是,对于你我来说也许没有这样直接的机会,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近距离地了解这些成功人士呢?最好的办法,同时也是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去读他们写的,自我成长的书。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观点呢?下面我们就逐一拆解、分析一下。

关于目标

       首先,他们都提出,无论想要做什么,首先得有目标,没有目标就如同没有目的地,自我成长之旅就不可能开始。制定目标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比如,达成什么目的,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也提出,如果有想做的事情,但目标如果不是很清晰,那么可以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目标也会逐渐清晰。

目标的拆解

       如果目标太大,太空泛,也会由于热情减退而放弃。将大目标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那么目标就更容易实现。比如,在《精准努力》中,刘媛媛就提到她会把大目标拆解为几个关键步骤,紧盯这些步骤的实现,关键步骤成功了,那么大目标也就达到了,而这些关键步骤其实就是不同阶段的小目标。

轻重缓急的事该怎么分配?

       我们每天除了工作,学习外,还会有临时增加的其他事项。根据事件的“四象限”法则,所有事件都可以分为: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在《做事的逻辑》中,作者提出四象限中,应该优先完成“不紧急+重要”的事项,因为这个象限里的事情是决定我们与其他人差距的,因此要多花时间和精力。《谁说你不能坚持》的作者,龙兄老师也提出,要从累积和收益两个维度去看所做的事情,我们应该把时间放在能给自己带来累积和收益的事情上,虽然他们表述不同,但却是同一个意思。

       同时,龙兄老师还提出,我们应该跳出舒适圈,去做有难度和有挑战的事,无独有偶,《精准努力》的作者刘媛媛通过报名参加《梦想演说家》并获得冠军并因此而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从而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让你不会中途放弃行动的方法

        学习和成长贵在坚持,能坚持做好一件事,而且不放弃的人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而有的人却很容易就放弃呢?我们暂且抛开自律,动力驱动等说法,先看看大脑是如何处理学习和坚持这两件事的: 

        当我们做轻松的事物时,比如,刷手机,玩游戏等,是不是会觉得很放松,心情很愉快,而我们要开始学习一项新知识时,就会犯困,容易走神,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喜欢轻松、愉快的事情,对于枯燥,有一定难度的新事物大脑是不喜欢的,如果我们定的目标很高,还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这样的话就更不容易坚持了,那么我们该运用什么方式,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微习惯》书中,作者斯蒂芬-盖斯用自己的实践和成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微习惯,大杠杆;作者作为一个一事无成的,爱拖延的人通过实践微习惯,成功战胜了自己,克服了拖延症,而他所运用的方法就是:做具体量化的,缩小版计划,以行动计划的微小版来培养自己坚持做某件事项的习惯,比如,作者要锻炼形体,他的微小计划就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等。

       完成这些看似微小,执行起来毫无压力的行为不仅获得了更加自信的心里,而且成功培养了坚持的习惯。在完成微习惯时,人们往往都会超额完成任务,比如,完成1个俯卧撑时,会再多完成几个,因为我们需要告诉自己,看我多强壮,我能多完成5个甚至更多,慢慢的,我们能完成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当习惯培养起来后,每天做俯卧撑就不再需要我们刻意去想才会去做,而是潜意识会自动让我们去完成它,但是,我们不能调高目标,而是要保持自己最初制定的目标,因为一旦提高目标,那么高目标就会带来心里压力,然后又走上放弃的老路,因此,通过完成每日微计划来保持绝对的自信心和微行动培养起来的习惯就是解决拖延和中途放弃的好方法。

与牛人链接

       都说想要成功,就要像成功人士一样去思考,去行动。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如:《一年顶十年》书的作者猫叔,他除了坚持写作外,就是与牛人链接,猫叔当时以首席采访官的身份采访了当时的不少牛人,对提升自我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可能不少朋友会说,自己没什么资源,无法链接到牛人怎么办?猫叔在他的书中提供了方法:付费参加牛人们的课,或加入他们的社群,也可以通过在行APP 约见你想见的大咖。如果仅仅是浅层次的与牛人链接,那么这种关系也就变成了朋友圈的谈资,无法真正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自身也要具有牛人们能跟自己交换的价值,这样的深层次链接才是值得去争取和维护的。

给自己找个对标的成功人士

       找个自己服气的大咖做模仿对象。可以通过看TA 的书了解他的思维方式,成功的路径,然后去模仿,把他走过的路,用过的方法逐一照做;甚至可以想办法与对方见面,与他面对面交流,感受他的思维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对方,或是参加对方的社群,付费参加他的课程等,让牛人注意到你,才会给与你更多的帮助。

消灭中途的倦怠和松懈

       我们在成长的中途都会遇到倦怠期。付出了努力似乎没看到成绩,天天坚持学习觉得累,想休息等这些因素都很容易让我们放弃,从大脑的原理来说,遇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通过学习和锻炼已经开始脱离舒适区了,但新习惯的神经元还比较脆弱,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不要埋怨自己不够自律,不够努力,其实出现这些现象是大脑已经开始识别这些行为了,很快就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了,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而是想办法给自己补充能量,坚持下去。

怎么补充呢?坚持星球的创始人,龙兄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二社四感法

二社:社交、社群。社交:与自己想成为的人交往,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提升自我认知;社群:加入社群并提高自己的交换价值,主动担任领导,提高自己影响力。

四感:参与感:积极的参与到一些事务中可以收获有趣的经历,或是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将自己的所谓“面子”彻底抛开,坚持不要脸,世界才会给你脸。责任感:参与到事务中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自身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会更加投入,收获更多。成就感:成就感对于坚持更为重要,因此要有输出,输出才能彰显价值,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愉悦感:是把一些看似枯燥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就容易让我们爱上这件事,那么自己就会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运用二社四感法会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有了这些正向的能量,就可以继续在坚持的路上继续前行了。了解了大脑对坚持和习惯养成的机制后,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这些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加强,那么我们就能坚持下去不会别放弃,最终到达目的地。有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只要按照步骤去做,那么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成功标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