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风云录(二)皇位之争

皇太极不仅口号喊得响,还言出必行,即使是对自己的亲戚也毫不手软。

1630年5月,二贝勒阿敏被孙承宗打败,没有守住永平、遵化,滦州等城,弃城而逃。在逃跑过程中,他干了这些事儿:

“遂杀归降汉官巡抚白养粹、知府张养初、太仆寺卿陈王庭”等;“尽屠城中民,收金银缎帛”。皇太极听闻此事大怒,严斥阿敏,列举其数条大罪,像:“深恨城中汉人”,“驱汉人至永平,分给八家为奴”,“尽行屠戮”四城官民等,将其幽禁,并夺所属人口、奴仆、财物、牲畜等。

当然,我知道,皇太极早就对这位堂兄不满了,这些罪状只不过是找个由头杀他就是了,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有阿敏的榜样在前,其他满族贵族再干一些不法的勾当就得当心了。

皇太极的这一系列政策,开始正式将汉人列为清朝的“国人”,也就是公民。随后,皇太极又开始创立汉军旗。

天聪五年,皇太极创建汉旗军,最初是将汉军单独编为一旗;崇德二年,皇太极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崇德四年,他分二旗官兵为四旗;崇德七年,孔有德、耿仲明在山东叛乱失败后率领叛军及家眷一万多人在鸭绿江口投降清军,皇太极仍按其之前自封的职务安排官职,将孔、耿的降军编入八旗,把汉军扩为八旗。

至此,八旗汉军正式成立。

天聪九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满洲并不等于女真。

像佟养真、佟养性兄弟,他们本姓“佟佳”,祖籍在松花江畔,从血缘上讲是个地道的女真人,可是他们却世居辽东,与汉人无异,佟养性还曾在辽东军中服役,又是一个汉化女真人。

后来岳托向皇太极建议满汉联姻,其自己率先与汉人联姻,联姻的对象正是额驸佟养性。所以说,虽然佟养性是女真人,但是在当时的女真人眼中,他却是个汉人。

史上记载这次联姻:

“佟驸马及众官轮番向汗进酒,汗亦少饮。诸贝勒大臣众官皆未戒而畅饮之。此次所以饮酒,汗欲以和睦仁爱之义,俾大凌河新降各官观之,亦使异邦闻讯之,令其在国之佟氏家族人由衷喜悦,众官欣慰耳。”而等到了佟养真的孙辈佟国维、曾孙辈隆科多那个时代,他两又成了地道的满族人。

还有个例子是“三石”,也就是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从名字上看,他们无疑是汉人。明朝万历末年,石廷柱为明辽东军广宁卫守备,哥哥石天柱为辽东军千总。他们用汉名、说汉话、领汉军,但是,其实他们都是满人。

这三兄弟的先世居出自吉林省抚松县,本姓瓜尔佳氏,这个姓氏后来出了一个超级名人,瓜尔佳·鳌拜。后来他的家族举家移居辽东,以“石”为姓氏。按说这不能再汉化了吧?可他们投降后金后却被编入满洲正白旗,成了地道的满族人。

所以说,最早的“满洲”并不是以血统区分族群,辽东地区各族杂居,单以血统根本无法区分。这个“满洲”更像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好啦,回头继续说八旗。

在崇德七年这个节点,也就是皇太极去世的前一年。八旗蒙古共有士兵约2.9万人,八旗汉军共有士兵约3.3万人,原本的满八旗约有士兵5.5万人。以上合计11.6万人,是清朝的全部军力,分属八位旗主。

之前说过,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将自己的正黄、镶黄两旗,也是实力最强的两旗,给了多铎和阿济格。考虑到阿济格、多铎、多尔衮同为一母兄弟,单单不给多尔衮留遗产好像说不过去,同时代善一脉独领两红旗权势太大。于是,在努尔哈赤死的那年,也就是后金天命十一年,他将镶白旗旗主、自己的长孙杜度调往镶红旗,准备把镶白旗交给多尔衮。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努尔哈赤并没有特别看重多尔衮,影视剧中所谓努尔哈赤要传位给多尔衮的内容是没有史料支持的。

以上合计210个牛录。

皇太极能上位,源自代善的支持。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携两红旗全力支持皇太极,加上当时皇太极的正白旗,就是三旗。而杜度是他的侄子,没人望、没威望;莽古尔泰莽夫一个,没脑子;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没资格;阿济格和多铎,当时一个21岁、一个12岁,都是小屁孩,没实力。

而皇太极上位后,却没有过于褒奖代善,而是搞出了四大贝勒并坐的一套,也就是他、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四人并坐。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地位,借此平衡他自己体系中的代善势力;二是为了联合三大贝勒,对付剩下的那几个。毕竟杜度、阿济格、多铎都不是他的自己人却各掌一旗,他很不放心。

皇太极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夺了多尔衮的镶白旗。他借口杜度已卸任、而多尔衮未接任,所以此旗无主,将镶白旗交给自己的长子豪格统领。至于多尔衮,皇太极让他去跟阿济格挤在了镶黄旗。杜度则更倒霉,八旗旗主之中他可谓无依无靠,他爹犯罪被处死,他的辈分又比四大贝勒低,老爷子也不宠他,给了他最弱的一旗。现在,连这一旗都没有了。说起这个杜度,可谓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他爹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可谓是含着金钥匙生下来的。但是跟所有长寿皇帝的嫡长子一样,褚英的人生也很悲惨。

褚英

褚英19岁就开始随父征战,战功赫赫,而他又是嫡长子,所以在他29岁那年,努尔哈赤让他执掌国政。加之他本人没文化,性格骄躁,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这个其他人,就是“开国五大臣”和“四大贝勒”。

褚英是个猛将,而猛将的共同特征是没脑子。但褚英不是单纯的没脑子,他还是有点儿想法的,他想趁着努尔哈赤还在世,一点一点抢夺他一堆兄弟和王公大臣的财富和权力,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叫什么呢?这叫为渊驱鱼。

逐步削弱的方法是对的,但是一股脑全部削弱就很不明智了。他应该拉一拨、打一拨,后来的皇太极就是这么干的。而他对重臣倨傲,对兄弟刻薄,就把这两伙人团结在了一起。

随后,这些人就开始一起搞褚英。

经过紧张的谋划,1613年,五大臣和四大贝勒联手揭发褚英的罪行,一共三条。

第一条,褚英挑拨四贝勒和五大臣的关系;第二条,褚英抢夺兄弟子侄的财物、马匹;第三条,褚英曾经对别人说过,他一旦接班,就会杀了大臣和兄弟。

从这一点看,后金早期朝堂的政治斗争实在是太幼稚,这么多人一起编罪行,才想出了三条。要知道,后来雍正搞人,罪行都是四十条起步的,年羹尧不到三年就能犯近百条罪状,这要是不紧赶慢赶地隔几天一犯罪,都凑不够这么多条。

罪行报给努尔哈赤,他不得不在长子和其他子侄、大臣之间做出选择,最终他抛弃了褚英。

褚英本来就是个孤单派,现在又死了,留下的长子杜度就更孤单了。具体表现是,虽然其为长子长孙,虽然其战功赫赫,虽然他曾发誓要效忠皇太极,但是终其一生的最高爵位即为多罗安平贝勒,至死未升,他在这个爵位上整整呆了十九年。

搞完杜度,皇太极开始敲打剩下的二小,多铎和阿济格。

他先是借口“汗位正统、必用黄旗”,强行把自己的正白旗和长子豪格的镶白旗与阿济格、多铎所统带的正黄旗、镶黄旗对调旗帜、服色,两白换两黄。

换色完成后,他感觉此时已经21岁的阿济格开始有点成熟了,比较难控制,就找了个由头撤了阿济格的旗主,用14岁的多尔衮代替之。

这样一来,既还了多尔衮失去镶白旗旗主的人情,还离间了多尔衮兄弟之间的感情。

需要说明的是,皇太极之所以要还多尔衮的人情,恰恰是因为多尔衮不受他老爹的宠爱。皇太极搞人的原则是,那些前朝边缘化的、不受待见的,我就拉你一把,把你变成自己人;那些前朝受宠、却实力弱小的,我就打压你;那些前朝位高权重、很有实力的,我先拉拢你,再整死你。

三个小的整治完了,就该轮到两大贝勒了。

首先被开刀的是阿敏。

天聪四年,阿敏获罪被罢官幽禁,具体原因之前说过,皇太极趁机夺了他的旗主之位,改由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为镶蓝旗旗主。

很多人可能认为,皇太极囚其兄而用其弟,是很大度的。其实恰恰相反,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铁杆嫡系。

舒尔哈齐跟努尔哈赤闹翻的时候,济尔哈朗还是个小屁孩。他自小就被努尔哈赤接到身边抚养、管教,跟努尔哈赤的关系比他亲爹亲多了。除了跟老头子亲,他跟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也很好,尤其皇太极,两人关系胜过亲兄弟。

然后是莽古尔泰。

天聪九年,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意图谋反,事败遭诛,皇太极又夺了他的旗主之位。皇太极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与自己亲领的正黄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将豪格之前统领的镶黄旗改色为正蓝旗,并从新的两黄旗中分出8个牛录给予豪格。这样,豪格成了正蓝旗旗主,皇太极独领两黄旗。

两黄旗重组后,皇太极将自己的旗籍落到镶黄旗下。自此之后,镶黄旗成为后金汗王、清朝皇帝的“直辖之旗”,成为八旗之首。历任清朝皇帝、后宫嫔妃、未分府子女所属旗分都在镶黄旗内,旗内除皇室成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宗室子弟。

镶黄旗首旗地位贯彻了有清一代。

在摆弄两大贝勒的时候,皇太极还时不时搞一下多尔衮的两个兄弟。

崇德三年,多铎领军攻击关锦防线,途中被祖大寿偷袭了一下,死了9个人,丢了30匹马。这着实是个屁大点儿的事儿,但是皇太极非要借题发挥。

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极召集清室王公大臣在崇政殿开会,共议多铎之罪。

给多铎定罪两条,一是仗打败了,人畜损失合计39;二是多尔衮领兵出征的时候,皇太极亲自送行,多铎借口防疫没去。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两条罪状都是微乎其微,可是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多铎从和硕亲王被降到了多罗贝勒,他之前分管的兵部仍然由其管理,但是重大事务无决策权。多铎直辖的正白旗牛录被削去三分之一,交与旗内其他佐领。

需要说明的是,皇太极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牛录据为己有,并不是他有多大度,而是他自己之前曾经承诺过。在他即位初期,为了稳定人心,他曾当众发誓不能随便没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

而皇太极狠整多铎的首要原因,在于老头子对多铎实在是太好了,多铎统辖的牛录太多了,不管怎么换颜色,多铎到哪一旗,这个旗就是八旗的最大的一旗。

另一层意思是拉拢多尔衮。皇太极对付这三兄弟很有一套,他不断地给予多尔衮好处,打压阿济格和多铎,顺道还离间了三兄弟的关系。

电视剧不是历史,历史上多尔衮三兄弟并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多铎与多尔衮之间,多铎对多尔衮并不太服气,毕竟他自己当年才是最受老爷子宠爱的那一个。

为了继续这种分化手段,在皇太极临死前不久,他将正白和镶白旗混编,重新组合成新的两百旗,基本将旗内牛录平分,然后以多尔衮为正白旗主,多铎为镶白旗主。至此,多铎终于结束了近二十年的八旗最强旗主地位。

经过以上乱七八糟的换色、重组,在皇太极临死之前,八旗的形势是这样的。皇太极的两黄旗和他儿子豪格的正蓝旗,共三旗117个牛录;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合计98个牛录;代善的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有96个牛录。

至此,八旗中皇帝一派的势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豪格、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都是皇太极的铁杆儿嫡系,不太听话的多铎也被严厉敲打过。是的,你们有看错,多尔衮是皇太极的铁杆儿嫡系,皇太极待多尔衮比亲儿子还要亲,后面我将详细说明。

好啦,现在,以皇太极为轴心的八旗终于成型了,然后,皇太极死了。

这就仿佛一个刚刚建成的大房子,却将其屋顶的栋梁抽走。眼看房子就要塌陷,需要找一根新的木头填上。其他支撑屋子的木头都想填补栋梁之缺,接下来,一场争夺皇位的大戏即将开演。

本文出自大鹏人文——《前清风云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清风云录(二)皇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