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活在别人的认同里

图片来自网络

-1-

白岩松说,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的嘴里。今天为你点赞,明天为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最近在看《我的青春遇见你》,让我有所思考的不是男主陈也和女主李招娣纯真的爱情,以及婚后生活的种种情况,反而是男二,陈也弟弟—陈昆。

电视的开头,就以陈也的独白开始,独白主要是讲述了他弟弟陈也是如何的优秀,从小就乖巧懂事,读书时期更是稳坐班里第一,年级第一的交把椅,高考结束更是直接保送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活出自己。他在美国读书做研究的时候,因涉及学术论文的抄袭,被学校开除,最后灰溜溜的回到国内,觉得自己愧对父母,不敢回家,更加不敢见自己的前女友,窝在一个酒店里,做酒店行李员。当他哥陈也找到他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了一番话:我不想回家,我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不是爸妈的骄傲了,我回去会让他们不高兴。从小到大,我考得好,他们就高兴,我考考得不好,他们就愁眉苦脸。 

-2-

从小到大都活在别人得认同里,是一种没有自我的表现。每一次的考试都希望博得老师和家长的眼球,每一次的排名都希望稳居第一,每一次的研究都希望斐声业界。一旦生活或者工作出现了某些误差,就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又少了一点儿,从而不愿意面对现实。

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谈论到租房子的事情,都觉得不过是租房子而已,简单整理一下就行了。你心里却觉得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但看到大家的言论都如此的一致,害怕自己的意见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保持沉默,迎合了别人的观点。

你戴了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但朋友却说颜色很土,于是你就开始陷入了一种不可调节的状态中,有后悔买了当时这一顶帽子,也有不再戴这个帽子出去的想法。但这个真的很重要吗?这个世界的人都很忙,你无需活在别人的认同里,即便你戴个草帽在大街上,未必会有人多看你几眼,世界很忙,你不是很重要!

罗素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过度关注自我容易陷入空虚,任何需求的满足都会带来新的需求。 

-3-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玛利亚每天都在房前的空地上练习唱歌。一位邻居听了,冷笑着说:「你即使练破了嗓子,也不会有人为你喝彩,因为你的声音实在太难听了。」

可是,当玛利亚听了并没有对别人的言论过分的关注,她回答:「我知道,你所说的这番话,其他人也对我说过很多次,但我不在乎,我是为自己而活,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我只知道我在唱歌的时候我很快乐,所以无论你们怎么指责我的声音难听,都不会动摇我继续唱下去的决心。」

大多数人喜欢窦靖童,除了她的歌,还有她活出了大部分人不敢活出的样子。 

作为王菲和窦唯的女儿,窦靖童从一出生就自带流量,不管是她肉嘟嘟的样子,还是现在个性十足的模样,也不管第一次奶声奶气的开枪,还是现在独立登台,从小到大,她是整个娱乐圈关注的对象。

 网络上关于她的负面信息很多,大家都认为她退学,纹身,染发,就是一个坏孩子。但她从来都不会在乎这些言论,不管外界有多少抨击的言语,她只是一笑而过。

就像她说的一样:我想表达什么,对听众来说不重要,我只想做我自己喜欢的音乐。

一个看似桀骜的19岁少女,却活出了别人一辈子都到达不了的高度。纹身,染发,剃光头,出柜,实在是酷得与众不同,却从不枉费口舌和别人解释,不把感情当儿戏,也从不伤害别人。

能在在万千目光的关注做到保持自我,大概就只有窦靖童和王菲他们一家人人吧。相比渴求别人的认同,讨好自己更加奢侈。

正如歌德说的:「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吓倒,不被他人的观点牵制。」

-4-

你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与认同中,那么你永远都是在为别人而活着,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微乎其微。

就像《我的青春遇见你》里的陈昆,小时候铆足了劲,次次拿第一,成了名副其实“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为了成为父母的骄傲,不惜抛弃自己相爱多年的女友,远赴美国进行做科学研究,在这长达几十年的人生,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别人。

 你战战兢兢地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用别人的认同来支撑自己的生活,一旦这认同与期待美哟了,你就陷入了生活的困局无法自拔。 

你的生活处处有标准,却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 

对于世界来说,你只是沧海一粟,你首先是自己的,才是别人的。回归自我的世界,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的内心,在乎自己的想法,这个世界最高的仲裁者,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无需活在别人的认同里,生命那么短,要为自己而活,不需要标新立异,但至少无怨无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总是活在别人的认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