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环闲话中医(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本来是用来解释和认识宇宙之间万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方法论,中医学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融入了阴阳学说的内容,用于解释人体治疗疾病,现在我们中医学上所讲的阴虚、阳虚、寒热、水火等概念,都是来自于阴阳学说的具体运用。

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阴阳两面,比如天地、日夜、昼夜、明暗、水火等等,阴阳学说是将温暖的、明亮的、向外的、活动的、兴奋的状态或者物质称之为“阳;,而表现为阴冷的、灰暗的、向内的、静止的状态称之为“阴”。

阴阳,最重要的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解读。

一个是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寒热、水火、阴阳是互相对立的,互相克制,互相制约,这非常好理解,比如身体发寒发冷,属于阴寒,就用温阳药,能起到祛寒温暖的作用。

还有,阴阳是互根互用,没有上,哪有下?没有阴哪有阳?他们是互相依存。人体之中,比如血属阴,气属阳,气血相生,互相促进,不能彼此分开,具体治病也经常用到气血双补的方法,中医的治法,有时候需要“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

阴阳之间,很多时候也是互相转换,相互促进和消长,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可导致气虚,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些都是阴阳之间互相转换的一些具体例子。

所以,阴阳学说在用于解释人体生理和疾病,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阳盛火热证就用清热的药物,阴寒证就用温阳祛寒的药物,阴阳两虚、阴损及阳或者阳损及阴,则阴阳同求,阴阳同补;这些具体的认识,始终贯穿在整个中医的诊疗过程之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以,阴阳也是八纲辩证之首。

这里要强调一下,虽然阴阳看起来非常简单,条条目目也是非常明了的,但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有时候要辨别阴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有上过临床的会有体会,很多患者往往寒热阴阳症状错综复杂,并非只有阴虚阳虚这么简单,所以,一个厉害的中医,往往是要在这些繁杂纷乱的症状之中,找出阴阳的主线,然后沿着这条主线去调理,胜算更大。

相反的,如果阴阳没有辨别清楚,胡乱用药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加重症状,所以古代的医生张景岳就说过一句话“医道虽繁,然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这说明阴阳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显现出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郑芝环 汕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芝环闲话中医(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