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之路

假期时看过两部影片《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于青春的回忆,这个假期注定是充满回忆的假期。所以这个假期我整理收拾以前的东西,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他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时代。

初读不识文中意,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中时代,那时候精力无限的充沛,自信心十足,感觉只要自己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情,那时候喜欢所有的运动,那时候憧憬朦胧的爱情。在这个情景下因为语文老师让我们大量的阅读,所以由老师推荐读了平凡的世界,当时的体会是对于孙少平和田晓霞他们之间爱情的赞美,同时对于孙少安和田润叶之间爱情的惋惜,也不断的批判孙少安的懦弱,年少不知生活的艰辛,也不知生活中要更多的为他人着想。生活有时时无奈的,有时候我们是需要向现实和生活低头的,但是那时的我却不知道,那时候对于生活的不理解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二次读这本书是在大学时候,那时候学的是计算机,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当时的课程安排并不是非常合理,初次学习计算机,“希望与失望”、“梦想与现实”充斥着第一个学期,对于这个专业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做什么。当然最后的考试我的电路基础还是不错的。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又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时候读到了:孙少平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断的去学习,不为艰难的生活所压倒,我突然感觉能有时间去读书能不被其他事情所牵绊,专心致志的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回忆起那时候单纯的读书时光是多么的美好,而那时在最好的年华却在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而发愁。现在看来那时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在最美的年华,最好的时光,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一段单纯美好的时光。时光总是短暂而美好,时光易逝在也不回。

再读已经书中人,第三次读这本书是初次参加工作,当时被分到半程的一个村小,那个学校有山有水,树木葱生,而且房子特别大我自己一个人住三间房子,如果功成名就这是一个不错的修生养性的地方,但是对于我来说离家70公里,还没有结婚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夜深人静的时候整个学校只有我自己,说不出是害怕还是寂寞。更让人崩溃的是他们村子里的人在过年和清明的时候会到操场周围烧纸,因为这个学校以前是坟子地,后来将坟头平了,也有很多人的祖宗并没有搬家,当然在后来的3年,我在学校里帮着其他老师种小麦、蔬菜的时候,也常常能见到祖宗们。在这个迷茫和寂寞的时候,我再次读了平凡的世界,并对孙少平的境遇、孙少安的执着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他们不畏生活之苦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认真的工作,一定可以做的到离家更近一些。现在看来生活中的磨难总是好的,当你战胜困难是那将是你的财富,而当你被困难打败时,困难将成为你永远都翻越不过的高山。现在回忆起来特别庆幸当初我选择了坚持,选择了直面困难,年轻时就要多奋斗,多努力,永远忠于年轻时的梦想。

假期时再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也就是12年后了,这时候的生活已经相当安逸,找到了离家比较近的学校,和年轻是想结婚的那个人结了婚,再后来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公主,现在的读书的心境和以前完全不同,而这时我发现有很多书的细节是我以前所没有了解到的。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领导们对于整个国家政策改变后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的一些反应,本书描述的淋漓尽致。82年的土地改革包干到户包产到户,这个政策出来以后,普通百姓的反应,这个政策在民间的反复(执行-批判-执行),我们的教科书中没有告诉我们从78年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开始的包产到户,直到82年土地政策的出台,中间经历的曲折的过程。同时对于孙少安与等等。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平凡人的一生,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勇气,有不甘寂寞和平庸的心态,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的品质,在困难中寻找坚强,在贫困中学会坚持,在困境中永不放弃,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的自卑并不可怕,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转为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自卑里的坚强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战胜自我,自卑也坚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