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40天,14.40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40天

原文阅读:

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讲解: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丧,三年不讲话。’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啊。老国君死了,新国君都是三年不说话,朝廷百官各守自己的岗位,听命于宰相三年。”

启发思考:

        《书》就是《尚书》,是儒家最重视的经典文献之一,记载的主要是上古帝王的政令、诰命以及事迹等。孔子对《尚书》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诗》,他有关《书》的言论大多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共涉及十几位上古帝王和大臣。

        在本章中,子张直接引用《书》中原文向孔子请教,这种情况在《论语》中比较少见。“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的原文出自《尚书·无逸》,文字不长,内容却很丰富: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yuán)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壅。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高宗是商朝的高宗武丁,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是一位传奇君主。他在即位后,三年不言,即所谓“谅阴”。子张对此有疑问:武丁继位后为什么守丧三年不理政?为什么武丁三年都不说话?

      孔子回答说,“古之人皆然”,国君薨逝,新君继位,在居丧三年期内,新君不理政,宰相管事。三年后,守丧期满,新君才亲政。可以看出,孔子对此事持肯定态度。但何谓“谅阴”以及为何“谅阴”等问题,夫子语焉不详,因此后世学界也有不同的解释。朱熹注解说:“谅阴,天子居丧之名,未详其义。”大概就是父亲去世,守丧的意思。后人考证,“谅阴”,又作谅闇(ān)、亮阴,凶庐,就是搭个茅庐居丧住,也是天子、诸侯居丧之谓。     

        守丧三年可以还容易做到,三年不发一言,的确是太惊人了、太传奇了。所以,有人认为不可信,钱穆也猜测说,是三年不谈政事,并不是一句话都不说。也有人认为,这是确实可信的,“三年不言”,既是忠贞的孝道、坚韧的毅力,又是高超的政治权谋。

          武丁继位后,为什么采取了绝对沉默的策略?一是守孝服丧;二是静思观风,两种解释都有道理。这样做,他既观察评估每一个贵族大臣的立场和能力,观察他们之间的派别关系以及各种政治活动,同时,又避免自己的任何想法和意图,被他们发觉或误解。

        他当太子时遵父之命长期与“小人”(农人)共同生活和劳作,因此对民间的疾苦和稼穑的艰辛有所了解。谅阴三年结束后,武丁亲政,励精图治,任用傅说等贤人,对外开拓疆域,对内革新政治,使商王朝达到鼎盛。武丁在位长达五十九年,开创了史称“武丁中兴”的盛世。

        孔子认可这种始于殷人的“三年不言”的丧礼制度。后来,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他坟前搭茅屋守丧三年,也遵循三年不问政的制度,而子贡独自守了六年才离开。这种居丧三年的制度,在孔门七十子手中加以泛化,成为大家都遵守的制度,如《礼记·王制》云:“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儒家坚持维持三年之丧的传统礼俗,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扬传统的孝道精神,这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后世不断对此有争议,也有所调整变化,但守丧的丧礼制度,后世一直延续到清朝。不管当多大官,父亲或母亲去世,马上就要辞职回家守丧三年。

        如果职责实在是重要,国家离不开你,需要提前回来工作,皇上要反复下诏,称为“夺情”。比如大家熟悉的,曾国藩母亲去世,他丁忧回家守丧三年,因为太平天国战乱,皇上下诏要他提前结束守丧,出山掌兵,这叫“夺情起复”。

        当然,三年守丧的规定,对新君皇上真的很不现实。如果三年不理政,政权都可能被颠覆了,所以后来也有“以日代月”之说,三年是三十六个月,一日代表一个月,守丧三十六天,就该上朝理政了。

      三年之丧在现实生活中确实难以实行,在历史发展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面对亲丧的重大变故,每个人需要沉静一段时间,认真反思过去的事情,全面谋划未来的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谅阴”不仅是为了追思逝者,更是为了谋划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40天,14.40高宗谅阴,三年不言)